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沉积相及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6:23
   论文以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勘探资料并以沉积学为研究指导并综合构造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盆地分析、古地貌恢复等多种理论和方法,通过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以及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等手段的综合分析,研究了银额盆地中北部哈日凹陷沉积地层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展布规律以及研究区储层四性关系特征。研究区地层主要依据生物化石组合、地震、岩性以及测井电性等特征为依据综合研究白垩系由下而上可划分为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K_1b)、苏红图组(K_1s)和银根组(K_1y),以及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K_2w),下伏地层为晚古生界石炭-二叠纪地层。本次论文研究识别出研究区发育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包括河流、扇三角洲、湖泊、冲积扇、近岸水下扇五类沉积相,进一步可分为十三类亚相,二十余种微相。二叠系以海陆过渡相及冲积扇沉积为主,巴一段主要为近岸水下扇或冲积扇沉积,巴二段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苏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苏二段发育扇三角洲或湖泊相,银根组主要为湖泊相,乌兰苏海组主要为河流相沉积。通过对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特征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工区“四性”相互关系,并综合分析得出四类有利储层物性与电性下限:白云岩(孔隙度5%,渗透率0.016×10~(-3)μm~2,声波时差217.2μm/s,电阻率2.7Ω·m);砂砾岩(孔隙度6.9%,渗透率0.086×10~(-3)μm~2,声波时差269μm/s,电阻率2.7Ω·m);碳酸质泥岩(孔隙度4.2%,渗透率0.014×10~(-3)μm~2,声波时差228.8μm/s,电阻率6Ω·m);火山岩(孔隙度3.8%,渗透率0.01×10~(-3)μm~2,声波时差314.4μm/s,电阻率2.4Ω·m)。本次论文最后在沉积相和储层四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四种有利储层岩性的沉积机理及其横向展布进行分析。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剖面形态,地层产状,北东向,凹陷结构


向西达拐东凸起,凹陷北部为中国与蒙古国国界线,整个凹陷呈北东向狭长条状(如图2-1),是发育于海西褶皱基底之上,基底最大深度 3500m。哈日凹陷位于银额盆地的北部偏西,是一个北东向延伸的长轴凹陷,南北长,东西短,凹陷分布范围比较大,在过凹陷的地震测线上,地层产状清楚,剖面形态可靠,整体凹陷结构清楚,形态完整。控制哈日凹陷沉积、生长发育和消亡的同沉积断层上升盘地层产状突变,沉积地层剥蚀殆尽,凸起特征清晰。是一个以下白垩统为主体的不对称5

凹陷构造,盆地,测线


表现为南北双断的特点,凹陷东部的沉积层都向同沉积正断层方向增厚、层次增多、呈发散状,具有断箕凹陷的特征(图 2-2,图 2-3)。下白垩统地层分布面积约620-680km2,东西宽度距离长 20km,南北长度距离为 40-48km。东南边界断层在地壳构造运动的作用力下对盆地凹陷内的地质结构、各地层沉积厚度、沉积的横向展布以及对有效储层烃源岩分布及其热演化程度起到长期且不间断的边界断层。(1)通过综合钻井资料、野外剖面观察及地震剖面资料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基本构造格架有东西向构造(包括近东西向的晚三叠世及其以前的地层和岩体、紧闭与宽缓褶皱、逆冲断层等)、北东向构造(隆起与坳陷、张扭性断层、压扭性断层等)、稀疏的北西向、南北向构造叠置叠加所组成。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以来的构造变形分为俯冲碰撞构造变形(D1 石炭-二叠纪裂谷、裂陷构造演化阶段)、挤压构造变形(D2 晚二叠世-三叠纪挤压隆升构造阶段)、伸展构造变形(D3 侏罗纪-白垩纪陆内小型断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反转构造变形(D4 晚白垩世-古近纪,凹陷盆地演化阶段)和差异升降运动(D5 新近纪-至今,盆地分割与局部断陷演化阶段)五期构造变形[24]。

对比图,凹陷构造,测线,盆地


图 2-3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构造特征(YG14_195 测线)2.2 研究区地层2.2.1 地层纵向对比特征通过钻井地质分层,对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地层展布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单井地层划分及综合柱状图的基础上,编制出银根组、苏红图组、巴音戈壁组、二叠系及石炭系钻遇地层对比图(图 2-4),表明哈日凹陷地层变化较大,岩性复杂,特别是各凹陷之间,可对比性较差,通过地层对比研究,研究区各组大体具有如下特征:乌兰苏海组:钻遇地层厚度在 0-486 米之间,位于哈日凹陷北部的 S1 井缺失乌兰苏海组。乌兰苏海组古生物化石资料缺失,仅见少量藻类、介形类;岩性特征为上段为泥岩、砂砾岩,泥岩呈棕红色下段为灰色泥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底部可见一套泥砾岩[25];典型特征表现为 SP 除只有顶部呈较明显的负异常外,而往下部位则较平直;ILD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多;刘护创;于珺;陈治军;贺晓;李科社;刘涛;韩长春;;银额盆地哈日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及有利区带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36期

2 田涛;任战利;马国福;张睿胜;杨智明;郭科;董欣;;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熟度演化与油气关系[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06期

3 魏巍;朱筱敏;国殿斌;蒋飞虎;谈明轩;吴陈冰洁;张剑锋;宋俭峰;;银—额盆地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12期

4 房倩;国殿斌;徐怀民;;银额盆地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储层特征[J];地层学杂志;2014年04期

5 卢进才;魏仙样;魏建设;牛亚卓;许海红;МИНГАН БААТАР;;蒙古国南戈壁省二叠系岩性组合特征及其与内蒙古银额盆地的对比[J];地质通报;2014年09期

6 何卫红;唐婷婷;乐明亮;邓晋福;潘桂棠;邢光福;骆满生;徐亚东;韦一;张宗言;肖异凡;张克信;;华南南华纪一二叠纪沉积大地构造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7 张瑞;戴霜;张明震;赵杰;汪禄波;张莉莉;张翔;刘海娇;;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乌兰剖面记录的早白垩世火灾事件[J];地质学报;2014年06期

8 左银辉;马维民;邓已寻;郝情情;李新军;郭俊梅;冉庆;汪立蓉;;查干凹陷中、新生代热史及烃源岩热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王跃祥;谢然红;刘苗绘;;基于测井和薄片资料识别岩性——以红山嘴油田白垩系地层为例[J];国外测井技术;2011年05期

10 刘建利;申安斌;陈小龙;;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辉;克拉玛依油田三-2区克下组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董桂玉;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主力含气层段有效储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元伟;北山与银额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沉积背景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张军连;青平川油田十甲区块长6油藏精细描述[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3 林艳波;姬塬油田长2油藏富集规律及开发目标优选[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4 马伟;新疆滴水砂岩型铜矿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体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张翼;卫城油田卫81块沙河街组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易超;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油田长8_1层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俎新许;马市坪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荆国强;银根—额济纳旗地区晚古生代盆地形成与演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葛鹏莉;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万延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系烃源岩及储盖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3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53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7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