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表剂在驱替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E357.46
【部分图文】:
剂主要是以柔性聚丙烯酰胺碳氢链为骨架,其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高天怡[33]对聚表剂大庆某区块三类油层进行了先导试验,发现.05 个百分点,原油增产 2.20 万吨。崔佳兴等率的研究,室内驱油实验表明,聚表剂驱可分点。闫丽萍等[35]进行了聚表剂提高采收率物相同的条件下,聚表剂溶液的注入性较好,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原表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合物的长链(线)状分子结构,聚表剂主要共聚而成,在其碳氢链上接枝共聚了多种功
图 2.1 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与浓度的关系Fig. 2.1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cos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polymer solutio 2.1 中可以看出,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聚表剂和聚合物溶液的聚表剂溶液的黏度始终高于普通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且聚表剂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增幅要大。当溶液浓度低于 1000 mg/L 时,聚Ⅱ号黏度的增幅相近,而当浓度大于 1000 mg/L 时,聚表剂Ⅰ号黏度从 13.4 mPa·s 上升到 50.1 mPa·s,聚表剂Ⅱ号的黏度上升略黏度从 14.2m Pa·s 上升到 37.1 mPa·s。这表明聚表剂溶液的黏度界浓度值,在该浓度值前后聚表剂溶液黏度的变化趋势有所不聚表剂在其柔性骨架上连接了多种不同的功能单体,增强了聚作用,在相同浓度条件下,聚表剂溶液的黏度要大于普通聚合现出更强的增黏效果。老化时间对溶液黏度的影响
图 2.2 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与时间的关系Fig. 2.2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viscosity of polymer solution图 2.2 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聚表剂和聚合物溶液黏度的的。聚合物溶液在配制完成后,就是一个相对均匀的体系,随着发生氧化降解,黏度一直在降低。而聚表剂溶液的黏度随着时间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刚开始的 7 天内,聚表剂Ⅰ号溶液的黏度渐上升到 54.6 mPa·s,而聚表剂Ⅱ号溶液的黏度从 27.6 mPa·s 逐a·s。这可能是因为聚表剂溶液在刚刚配制完成后,溶液内部不断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其分子中表面活性基团结构的抑制作 COO 在溶液中缓慢舒展开来,一段时间后才形成一个相对平衡此黏度逐渐增大[46]。随后在温度、氧气和细菌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氧化降解,黏度逐渐降低,最终黏度值趋于稳定,到第 60 天时聚聚表剂Ⅱ号溶液的黏度分别稳定在 10.5 mPa·s 和 7.4 mPa·s 左右。温度对溶液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斌;柳玉昕;;基于储层非均质性评价二氧化碳驱油效果[J];化学工程师;2017年05期
2 李凌峰;;影响物模实验驱油效果的因素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年05期
3 黄宏度;从烷烃汽相氧化产物直接制备驱油用活性剂——Ⅱ.活性剂吸附性能的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4 袁士义;N. VAN QUY;;注化学剂驱油数值模拟(应用部分)[J];石油学报;1989年03期
5 龙旭;;聚合物驱油动态特征及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化工管理;2017年06期
6 闫文华;吴东莹;汪宁宇;;聚合物和二元驱对稠油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当代化工;2017年08期
7 闫文华;吴东莹;汪宁宇;;注入方式对稠油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7年04期
8 刘尧刚;屈伟平;张俊程;;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盘33-21区块为例[J];甘肃石油和化工;2011年03期
9 王涛;姚约东;李相方;李虎;石俊芳;杨祝华;;二氧化碳驱油效果影响因素与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年24期
10 王洪卫;闫百泉;刘长宝;;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汶锋刚;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CO_2驱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2 董杰;特低渗油藏水驱后调剖-驱油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李永太;弱凝胶驱油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隋军;三元复合体系油水界面张力数量级及动态特征对驱油效果的影响[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王广昀;SF菌驱油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及其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6 何金钢;泡沫物理性能表征和泡沫驱油效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刘新荣;相渗透率改善剂驱油效果的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顺;大庆原油/甜菜碱体系驱油效果对乳化指标的敏感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2 吴璇;聚表剂在驱替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严娇;压裂—驱油一体化工作液研制与应用基础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4 李滢;低渗透油藏CO_2-水交替驱油岩石物性变化及提高采收率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5 戴振华;胜利油田沾3块微生物室内性能研究和现场驱油效果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6 李梅;高含水期油田CO_2驱油效果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任广明;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室内实验及效果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8 王继红;定边区块微生物菌种筛选及驱油效果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张向峰;聚表剂组分分离方法及驱油性能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10 梁书芹;基于有机硅双封端新型驱油用材料设计合成和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4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5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