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吸效应对裂缝性低渗砾岩油藏开发的影响——以玛湖乌尔禾组储层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4 22:33
玛湖砾岩低渗储层的开发依赖裂缝,裂缝-基质间的渗吸效应对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相关研究还极其薄弱。借助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玛湖乌尔禾组砾岩的渗吸效应孔隙动用特征,并对其裂缝-基质间渗吸规律进行了量化表征,进一步将表征方程考虑到双孔、双渗模型中,在油藏尺度对比了渗吸效应对玛湖低渗砾岩油藏水平井开发的影响。研究发现,玛湖乌尔禾组砾岩岩心主要为中小孔隙(T2<100 ms),渗吸效应平均采收率可达32.43%,其中小孔隙(T2<10 ms)平均采收率为31.27%,中孔隙(10<T2<100 ms)平均采收率为37.11%,渗吸规律较好,符合改进后的MA指数模型。依据实验结果改进双孔、双渗模型后,模拟水平井开发5 a后发现,玛湖低渗砾岩油藏考虑渗吸效应时裂缝采收率下降了24.3%,基质采收率提高了4.6%,平均采收率提高了2.0%。该研究对后期制定合理的提采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岩性油气藏.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核磁共振渗吸瓶
根据岩心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对孔隙孔径的划分方法[12-13],通常分为小孔隙(T2<10 ms)、中孔隙(10~100 ms)和大孔隙(T2>100 ms)等。分析MH-1和MH-2这2块岩心渗吸实验及核磁共振T2谱曲线(图2),其孔隙以中、小孔隙为主。根据饱和油T2谱曲线计算,在这2块岩心中,小孔隙含油量分别为77.8%和79.8%,中孔隙含油量分别为22.2%和20.2%,二者渗吸72 h后扫描的T2谱曲线均不再变化。通过称重数据校正核磁共振油相信号,并量化孔隙渗吸采收率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MH-1和MH-2这2块岩心渗吸速度由快变慢,3 d后基本稳定,MH-1和MH-2岩心渗吸最终采收率分别为34.08%和30.77%,其中MH-1岩心的渗吸采收率高于MH-2,这是由于MH-1岩心的孔隙渗透率比均匀渗透率高,在低渗岩心中利于逆向渗吸的油水置换[14]。2块岩心渗吸平均采收率为32.43%,其中小孔隙平均采收率为31.27%,中孔隙平均采收率为37.11%,中孔隙平均采收率略高于小孔隙采收率,这是由于低渗砾岩岩心以逆向渗吸为主[15]。玛湖砾岩岩心水相润湿且水敏性极强,此时孔隙毛管压力大小的差异已不是控制渗吸程度差异的最关键因素,而孔隙孔径的大小却对渗吸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当水相渗吸进入孔隙使原油逆向析出时,大孔径更利于原油的排出,因此相对小孔隙而言中孔隙逆向渗吸反而具有优势,因此最终中孔隙采收率高于小孔隙。据此可以看出,玛湖低渗砾岩储层渗吸后,小孔隙(T2<10 ms)中应仍含有较高的剩余油储量,是进一步提采措施需要考虑的重要对象。3 渗吸规律量化表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长油田水平井开发模式矿场实践[J]. 石立华,程时清,常毓文,张川希,王仙仙,石彬,冯晓伟,薛颖. 钻采工艺. 2019(05)
[2]致密砂岩油藏动态渗吸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及应用[J]. 刘秀婵,陈西泮,刘伟,王霞. 岩性油气藏. 2019(05)
[3]玛湖凹陷砾岩大油区勘探新突破及启示[J]. 唐勇,郭文建,王霞田,鲍海娟,吴海生.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2)
[4]玛湖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适应性分析[J]. 李建民,吴宝成,赵海燕,承宁,黄佳玲.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2)
[5]地质工程一体化在玛湖凹陷致密砂砾岩水平井开发中的实践[J]. 刘涛,石善志,郑子君,纪拥军,王磊.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2)
[6]玛湖凹陷大型浅水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及勘探意义[J]. 唐勇,徐洋,李亚哲,王力宝. 新疆石油地质. 2018(01)
[7]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J]. 李闽,王浩,陈猛. 岩性油气藏. 2018(01)
[8]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影响因素及定量评价——以玛湖凹陷玛131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J]. 况晏,司马立强,瞿建华,温丹妮,陈猛,吴丰. 岩性油气藏. 2017(04)
[9]砂砾岩储层成因差异及其对储集物性的控制效应——以玛湖凹陷玛2井区下乌尔禾组为例[J]. 庞德新. 岩性油气藏. 2015(05)
[10]玛湖凹陷玛2井区下乌尔禾组扇三角洲沉积及有利储层分布[J]. 张有平,盛世锋,高祥录. 岩性油气藏. 2015(05)
硕士论文
[1]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D]. 姜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2]裂缝性油藏渗吸开采数值模拟研究[D]. 刘浪.西南石油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7126
【文章来源】:岩性油气藏.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核磁共振渗吸瓶
根据岩心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对孔隙孔径的划分方法[12-13],通常分为小孔隙(T2<10 ms)、中孔隙(10~100 ms)和大孔隙(T2>100 ms)等。分析MH-1和MH-2这2块岩心渗吸实验及核磁共振T2谱曲线(图2),其孔隙以中、小孔隙为主。根据饱和油T2谱曲线计算,在这2块岩心中,小孔隙含油量分别为77.8%和79.8%,中孔隙含油量分别为22.2%和20.2%,二者渗吸72 h后扫描的T2谱曲线均不再变化。通过称重数据校正核磁共振油相信号,并量化孔隙渗吸采收率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MH-1和MH-2这2块岩心渗吸速度由快变慢,3 d后基本稳定,MH-1和MH-2岩心渗吸最终采收率分别为34.08%和30.77%,其中MH-1岩心的渗吸采收率高于MH-2,这是由于MH-1岩心的孔隙渗透率比均匀渗透率高,在低渗岩心中利于逆向渗吸的油水置换[14]。2块岩心渗吸平均采收率为32.43%,其中小孔隙平均采收率为31.27%,中孔隙平均采收率为37.11%,中孔隙平均采收率略高于小孔隙采收率,这是由于低渗砾岩岩心以逆向渗吸为主[15]。玛湖砾岩岩心水相润湿且水敏性极强,此时孔隙毛管压力大小的差异已不是控制渗吸程度差异的最关键因素,而孔隙孔径的大小却对渗吸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当水相渗吸进入孔隙使原油逆向析出时,大孔径更利于原油的排出,因此相对小孔隙而言中孔隙逆向渗吸反而具有优势,因此最终中孔隙采收率高于小孔隙。据此可以看出,玛湖低渗砾岩储层渗吸后,小孔隙(T2<10 ms)中应仍含有较高的剩余油储量,是进一步提采措施需要考虑的重要对象。3 渗吸规律量化表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长油田水平井开发模式矿场实践[J]. 石立华,程时清,常毓文,张川希,王仙仙,石彬,冯晓伟,薛颖. 钻采工艺. 2019(05)
[2]致密砂岩油藏动态渗吸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及应用[J]. 刘秀婵,陈西泮,刘伟,王霞. 岩性油气藏. 2019(05)
[3]玛湖凹陷砾岩大油区勘探新突破及启示[J]. 唐勇,郭文建,王霞田,鲍海娟,吴海生.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2)
[4]玛湖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适应性分析[J]. 李建民,吴宝成,赵海燕,承宁,黄佳玲.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2)
[5]地质工程一体化在玛湖凹陷致密砂砾岩水平井开发中的实践[J]. 刘涛,石善志,郑子君,纪拥军,王磊.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2)
[6]玛湖凹陷大型浅水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及勘探意义[J]. 唐勇,徐洋,李亚哲,王力宝. 新疆石油地质. 2018(01)
[7]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J]. 李闽,王浩,陈猛. 岩性油气藏. 2018(01)
[8]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影响因素及定量评价——以玛湖凹陷玛131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J]. 况晏,司马立强,瞿建华,温丹妮,陈猛,吴丰. 岩性油气藏. 2017(04)
[9]砂砾岩储层成因差异及其对储集物性的控制效应——以玛湖凹陷玛2井区下乌尔禾组为例[J]. 庞德新. 岩性油气藏. 2015(05)
[10]玛湖凹陷玛2井区下乌尔禾组扇三角洲沉积及有利储层分布[J]. 张有平,盛世锋,高祥录. 岩性油气藏. 2015(05)
硕士论文
[1]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D]. 姜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2]裂缝性油藏渗吸开采数值模拟研究[D]. 刘浪.西南石油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7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1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