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志丹-安塞地区延长组下组合方解石与浊沸石胶结物含量变化对储层致密化差异的控制

发布时间:2020-12-17 08:00
  为探讨志丹-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下组合(长8、长9和长10)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和主要原因,运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等手段,通过全区下组合464个储层样品的统计分析发现,方解石与浊沸石纵向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此消彼长关系。在研究区西部,自长8、长9至长10段,方解石胶结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而浊沸石胶结物的含量逐渐增加;在研究区东部,从长91段向上部的长8段和下部的长10段,同样表现为方解石胶结物减少而浊沸石胶结物相对增加。分析表明,方解石与浊沸石胶结物含量变化与烃源岩的分布层段和有机质成熟过程中流体的释放密切相关。在研究区的西部,下组合的油气主要来源于长73烃源岩;在研究区的东部,下组合的油气主要来源于长91烃源岩。烃源岩成熟之前,储层中先发育浊沸石胶结物,形成储层的早期致密化;烃源岩成熟之后,随着有机酸和CO2的大量排出,发生浊沸石胶结物的不断溶蚀、油气充注和晚期方解石胶结物的不断充填,形成储层的晚期致密化。靠近长73和长91烃源岩的层段以先...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胶结物特征与形成时期
    2.1 浊沸石胶结物
    2.2 方解石胶结物
3 胶结物垂向含量变化
4 烃源岩对胶结物的影响
5胶结物沉淀过程与储层致密化差异
6 胶结砂岩孔隙演化差异
7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碎屑岩孔隙演化定量计算方法的改进和应用[J]. 冯旭,刘洛夫,李朝玮,窦文超,郑珊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6)
[2]鄂尔多斯盆地周家湾长6和长8油层组成藏控制因素[J]. 任瑞清,朱静,史立川,王维斌,淡卫东,梁晓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3]特超低渗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成藏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组合为例[J]. 罗晓容,王忠楠,雷裕红,胡才志,王香增,张丽霞,贺永红,张立宽,程明.  石油学报. 2016(S1)
[4]成岩体系中斜长石向浊沸石转变的热力学过程[J]. 黄可可,钟怡江,刘磊,侯典吉,胡中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5]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J]. 张忠义,陈世加,杨华,付金华,姚泾利,喻建,杨智,张文正,邓秀芹.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6(04)
[6]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主控因素[J]. 付金华,喻建,徐黎明,牛小兵,冯胜斌,王秀娟,尤源,李涛.  中国石油勘探. 2015(05)
[7]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渗演化——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J]. 葸克来,操应长,王艳忠,Haile Beyene Girma,张响响,张江华,金杰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04)
[8]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沉积期湖盆迁移演化及沉积响应[J]. 完颜容,李相博,刘化清,魏立花,廖建波,黄思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9]碎屑岩储层地质历史时期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J]. 王艳忠,操应长,葸克来,宋国奇,刘惠民.  石油学报. 2013 (06)
[10]碱性地层水对火山碎屑岩改造作用的实验研究[J]. 郭欣欣,刘立,曲希玉,蒙启安,宋土顺,于淼.  石油实验地质. 2013(03)



本文编号:2921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21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7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