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九点井网加密前后流场变化及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01:53
为了弄清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反九点井网至排状加密后的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基于实际井组物性特征的三维大尺寸物理模型,进行反九点井网加密前后的流场变化及驱油效率实验,研究反九点井网至排状加密后的压力场、饱和度场以及驱油效率的变化。加密前物性越好的区域驱油效率越高,驱油效率增长率越大。加密后,在一定渗透率范围内,由于水窜的影响物性越好的区域驱油效率反而越差;反九点井网排状加密、生产井转注可以有效改善水驱控制程度,提高油藏驱油效率,加密后采收率提高了11.8%。对于有边底水的油藏,加密前剩余油纵向上在中、上部层位富集,平面上分布在物性较差的区域以及边角井之间的区域;加密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生产井排的加密井与原生产井之间的低渗透带。
【文章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准备
1.1 实验装置
1.2 模型参数及实验材料
1.3 实验步骤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加密前后生产数据、压力场与饱和度场分析
2.2 物性和压力差异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3 加密前后水驱特征及采收率
3 结论
符号解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弱胶结三维大尺寸疏松砂岩岩心的制作及评价[J]. 熊钰,刘成,钟浩,徐宏光,周文胜,刘晨. 海洋石油. 2019(03)
[2]国内人造岩心物理研究进展[J]. 熊钰,徐宏光,王永清,周文胜,刘晨,王善善. 天然气与石油. 2018(01)
[3]大尺度物理模型特高含水期流场转换实验研究[J]. 汤连东,陈小凡,乐平,丰妍,李壮. 复杂油气藏. 2017(03)
[4]海上油田聚驱中后期井网加密剩余油分布[J]. 阚亮,王成胜,万禧煌,王锦林,王晓超,陈士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26)
[5]特高渗疏松砂岩人造岩心的制作及评价[J]. 徐宏光,熊钰,王永清,周文胜,王玲,蒋倩. 石油钻采工艺. 2017(04)
[6]弱胶结高渗疏松砂岩人造岩心制作新技术[J]. 熊钰,王帅,耿站立,王守磊,徐宏光.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3)
[7]王窑油田西部低渗透油藏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加密调整物理模拟[J]. 沈瑞,李兆国,段宝江,朱圣举,赵芳,刘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3)
[8]低渗透纵向非均质油层水驱波及规律实验研究[J]. 沈瑞,赵芳,高树生,胡志明,段宝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04)
[9]聚驱中、后期井网加密对聚驱效果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 林涛,李宜强,李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04)
[10]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维物理模拟研究[J]. 王家禄,沈平平,陈永忠,贾旭,张祖波. 石油学报. 2005(05)
博士论文
[1]聚合物驱大平面模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 李宜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06
[2]三维模型几何相似性比较的研究[D]. 章志勇.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5029
【文章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准备
1.1 实验装置
1.2 模型参数及实验材料
1.3 实验步骤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加密前后生产数据、压力场与饱和度场分析
2.2 物性和压力差异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3 加密前后水驱特征及采收率
3 结论
符号解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弱胶结三维大尺寸疏松砂岩岩心的制作及评价[J]. 熊钰,刘成,钟浩,徐宏光,周文胜,刘晨. 海洋石油. 2019(03)
[2]国内人造岩心物理研究进展[J]. 熊钰,徐宏光,王永清,周文胜,刘晨,王善善. 天然气与石油. 2018(01)
[3]大尺度物理模型特高含水期流场转换实验研究[J]. 汤连东,陈小凡,乐平,丰妍,李壮. 复杂油气藏. 2017(03)
[4]海上油田聚驱中后期井网加密剩余油分布[J]. 阚亮,王成胜,万禧煌,王锦林,王晓超,陈士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26)
[5]特高渗疏松砂岩人造岩心的制作及评价[J]. 徐宏光,熊钰,王永清,周文胜,王玲,蒋倩. 石油钻采工艺. 2017(04)
[6]弱胶结高渗疏松砂岩人造岩心制作新技术[J]. 熊钰,王帅,耿站立,王守磊,徐宏光.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3)
[7]王窑油田西部低渗透油藏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加密调整物理模拟[J]. 沈瑞,李兆国,段宝江,朱圣举,赵芳,刘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3)
[8]低渗透纵向非均质油层水驱波及规律实验研究[J]. 沈瑞,赵芳,高树生,胡志明,段宝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04)
[9]聚驱中、后期井网加密对聚驱效果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 林涛,李宜强,李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04)
[10]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维物理模拟研究[J]. 王家禄,沈平平,陈永忠,贾旭,张祖波. 石油学报. 2005(05)
博士论文
[1]聚合物驱大平面模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 李宜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06
[2]三维模型几何相似性比较的研究[D]. 章志勇.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5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2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