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井距确定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9:25

  本文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井距确定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低渗透油田CO_2驱油过程中,因为低渗透油层孔喉小,渗流阻力大,并且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而且伴随着二氧化碳的溶解、相变、混相作用等因素,渗流机理比单纯的水驱油复杂的多。根据国内外多个油田的油田统计,注气(尤其是CO_2驱油)对改善低渗油田的开发效果和建立有效驱动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研究较多,但都没有涉及CO_2驱。目前许多油田开发科技人员通常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低渗油藏CO_2驱油最佳井距,但因输入参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数值效应和CO_2驱油藏数值模拟器的功能的局限性等原因,仅用数值模拟手段,结果可靠性并不理想。通过大量的国、内外的参考文献调研结果表明:运用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低渗油藏合理的注采井距,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手段。本论文通过研究低渗油田CO_2驱油启动压力梯度和有效压力梯度,揭示低渗CO_2驱油非达西渗流规律,分析压力梯度和注采井距的关系。本文将CO_2驱分为非混相、混相、非混相与混相共存三种情况来讨论,并利用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低渗透CO_2驱油注采井距的数学表征方法。综合产能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建立最佳井距的判别标准,最后以某油田为例,运用计算井距的数学方法计算了井距,对驱油过程中原油粘度变化、压力变化、压力梯度变化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将三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到驱替效果最好的应该是混相驱。研究提供了一种快捷的计算井距的方法,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合理井距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低渗透 CO_2驱 井距 非混相 混相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前言10-16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10-11
  • 1.2.2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研究现状分析11-12
  • 1.2.3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井距确定方法研究12-14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技术路线14-16
  • 第二章 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非达西渗流机理与数学表征方法研究16-31
  • 2.1 影响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关键因素16-17
  • 2.2 启动压力梯度与油藏渗流场和流体性质的关系17-23
  • 2.2.1 启动压力梯度与油藏流场的关系17-21
  • 2.2.2 启动压力梯度与流体流动性的关系21-23
  • 2.3 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表征方法23-24
  • 2.4 二氧化碳驱油非达西渗流控制方程的建立24-26
  • 2.5 岩心非达西渗流测试实验26-29
  • 2.6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渗流场表征与井距确定的理论和方法31-49
  • 3.1 流体相态演化及不同流体相带分类31-33
  • 3.1.1 二氧化碳驱油方式31-32
  • 3.1.2 流体相带分析及分类32-33
  • 3.2 不同相带流体的流动性分析33
  • 3.3 二氧化碳驱油压力梯度的关系和分布特征33-38
  • 3.3.1 启动压力梯度和极限注采井距的关系33-37
  • 3.3.2 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的研究37-38
  • 3.4 二氧化碳驱油极限井距的确定方法38-48
  • 3.4.1 非混相驱极限井距39-45
  • 3.4.2 混相驱极限井距45-47
  • 3.4.3 混相+非混相驱共存极限井距47-48
  • 3.5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典型区块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合理井距研究及应用49-69
  • 4.1 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筛选标准49-50
  • 4.2 建立合理井距的判别标准50-56
  • 4.2.1 技术井距50-51
  • 4.2.2 经济井距51-55
  • 4.2.3 合理井距的确定55-56
  • 4.3 计算典型区块的二氧化碳驱油井距56-67
  • 4.3.1 非混相驱井距计算分析57-60
  • 4.3.2 混相驱井距计算分析60-64
  • 4.3.3 混相驱+非混相驱共存井距计算分析64-67
  • 4.4 驱替类型井距对比67-68
  • 4.5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总结与认识69-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3
  • 附录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峰,王新海,王羽,郑振英,田秀霞;裂缝油藏合理井距数值模拟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杨小平;唐军;;动态分析法确定低渗透砂岩油藏合理井距[J];特种油气藏;2006年06期

3 袁新涛;;基于井距分布的多类资料整合砂体建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田冷;何顺利;;一种基于动态储量分级的致密砂岩油藏合理井距确定方法(英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4期

5 袁海军;;徐深气田升平区块火山岩气藏合理开发井距的确定[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解爱华;宋朝辉;;合理选择井距确定打井数量经验谈[J];城市建筑;2013年02期

7 李传亮,李炼民;各向异性地层的井距设计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6期

8 何建华;;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及合理井距分析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王广涛;杨胜来;周锡生;;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藏极限井距的一种确定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3期

10 杨延东;魏红梅;李柏林;;低渗透低品位油藏合理井距优化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强;雷明信;;某地浸矿床抽注液井距研究:Visual-MODFLOW在某地浸矿山井距确定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暨矿山技术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2年

2 赵红霞;王爱景;;埕岛馆上段油藏纵向层间非均质和井距非均匀对水驱规律的影响[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郁民;从“小井距”到大试验[N];大庆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米京博;静17块小井距加密调整方案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袁华娟;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东过实验区层系互补及合理井距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付庆杰;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井距确定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鲁永辉;吴起吴仓堡油田井网井距及有效开发方式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5 姜江;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的合理井网井距与层系组合优化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6 王冕冕;低渗透油藏井网井距及有效动用方式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井距确定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3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7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