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无机质和有机质采收率的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26 15:26
页岩油采收率的评价是其开发设计的重要基础,为了研究有机质和无机质中页岩油的动用对总产油量的贡献,结合油水饱和-离心方法和核磁共振技术,建立了有机质和无机质中页岩油采收率的评价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鄂南长7段页岩油的采收率进行了评价。首先,分别对页岩岩心饱和油和水进行离心,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确定页岩油的总采收率和无机质采收率;其次,进行数据处理,建立采收率随最小可动半径的变化曲线,得到相同最小可动半径时的总采收率与无机质采收率,计算得到有机质采收率;最后,得到鄂南长7两块页岩岩心的采收率随驱动压力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可用于分析有机质和无机质采收率对总采收率的贡献。
【文章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10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页岩岩心在完全饱和十二烷及在不同转速离心后的T2弛豫时间谱图
拢?罂字械挠透?容易流出。根据图1中的T2核磁谱图,采用式(4)可以计算得到岩心的总采收率,计算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岩心I的总采收率要略高于岩心II。图1页岩岩心在完全饱和十二烷及在不同转速离心后的T2弛豫时间谱图表2不同离心力下十二烷的最小可动半径和页岩总采收率总采收率/%转速/r·min–1离心力/MPa最小可动半径/nm岩心I岩心II30000.179312.855.26.760000.71678.219.07.890001.61834.7812.29.6120002.86219.5713.511.43.2页岩岩心无机质采收率的确定图2为2块页岩岩心完全饱和KCl溶液的第三T2弛豫时间谱图以及在不同转速下离心后的第四T2弛豫时间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饱和KCl溶液的T2弛豫时间谱图与饱和十二烷的情形基本相同,只不过0.3ms处峰的强度要比十二烷低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主要进入无机质微孔中。根据图2中的T2核磁谱图,采用式(5)计算,可以得到页岩岩心中水的无机质采收率,计算结果见表3,从表中无机质采收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岩心II在相同离心驱动下的无机质采收率要高于岩心I,通过核磁谱图也可以发现,岩心II中的水在大孔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岩心I,所以岩心II中水的采收率要更高一些。图2页岩岩心在完全饱和KCl溶液及在不同转速离心后的T2弛豫时间谱图表3不同离心力下水的最小可动半径和页岩岩心的无机质采收率无机质采收率/%转速/r·min–1离心力/MPa最小可动半径/nm岩心I岩心II30000.235438.9911.421.360000.938109.7517.729.090002.11148.8124.936.0120003.75427.4627.541.43.3页岩岩心有机质采收率的确定从表2和表3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十二烷和KCl水溶液,由于物性的
?率贡献如表4所示。同时,根据十二烷的物性参数和最小可动半径,可以计算得到离心力。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离心力的增加,无论是总采收率、无机质采收率还是有机质采收率都呈现出减弱的趋势。有机质采收率对总采收率的贡献随着离心力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岩心I在27.9%~32.8%,而岩心II则在16.0%~31.7%。可见,在离心的条件下,有机质采收率对总采收率的贡献仅占1/3,主要的贡献来源于无机质。因此,在页岩油藏的开发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有机质采收率,以尽可能地提高页岩总采收率。图3页岩岩心的总采收率和无机质采收率随最小可动半径的变化曲线表4不同最小可动半径时页岩岩心的采收率最小可动半径/nm3050100200300400离心力/MPa1.971.120.560.280.190.14岩心I12.610.27.86.05.45.0/%岩心II10.39.07.67.06.86.6岩心I30.225.619.314.512.811.71/%岩心II40.336.430.625.222.821.7岩心I5.54.03.22.62.42.32/%岩心II2.41.81.62.22.62.6岩心I31.227.928.930.631.932.8/%岩心II18.716.016.325.230.331.7根据表4中的数据,可以得到采收率随离心力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页岩岩心的采收率受岩心性质影响较大,由于干酪根对油的吸附溶解作用,有机质采收率相对较低,有机质内页岩油可动用性的提高,对于提高页岩油的总采收率至关重要。图4不同岩心采收率随离心力的变化曲线4结论本文结合油水饱和-离心方法和核磁共振技术,建立了页岩油有机质采收率和无机质采收率的评价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鄂南长7页岩油的可动性进行了评价,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为了区分有机质和无机质中页岩油对总可动性的影响,考虑到油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内流体“可视化”评价方法研究[J]. 丁彬,罗健辉,耿向飞,贾辰,贺丽鹏,王平美,彭宝亮. 油田化学. 2018(01)
[2]原油乳化液低场核磁共振测量参数优化与T2谱特征分析[J]. 刘杰,王殿生,崔汪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04)
[3]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水驱油剩余油分布评价[J]. 张新旺,郭和坤,沈瑞,李海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9)
[4]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宋岩,李卓,姜振学,罗群,刘冬冬,高之业.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4)
[5]核磁共振法无损伤测定五峰绿茶中咖啡因含量[J]. 陈连清,陈玉,周忠强,曾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12)
[6]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分析在低孔渗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王振华,陈刚,李书恒,章辉若,黄得顺,杨甫,雷盼盼,刘小伸. 石油实验地质. 2014(06)
[7]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J]. 邹才能,张国生,杨智,陶士振,侯连华,朱如凯,袁选俊,冉启全,李登华,王志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4)
[8]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核磁共振实验研究[J]. 白怀勇,周格,王殿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08)
[9]樱桃水分变化的低场核磁共振[J]. 陈森,孟兆磊,陈闰堃,李赫楠,张师平,吴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8)
[10]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J]. 邹才能,杨智,崔景伟,朱如凯,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吴松涛,林森虎,王岚,白斌,姚泾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1)
本文编号:2939964
【文章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10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页岩岩心在完全饱和十二烷及在不同转速离心后的T2弛豫时间谱图
拢?罂字械挠透?容易流出。根据图1中的T2核磁谱图,采用式(4)可以计算得到岩心的总采收率,计算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岩心I的总采收率要略高于岩心II。图1页岩岩心在完全饱和十二烷及在不同转速离心后的T2弛豫时间谱图表2不同离心力下十二烷的最小可动半径和页岩总采收率总采收率/%转速/r·min–1离心力/MPa最小可动半径/nm岩心I岩心II30000.179312.855.26.760000.71678.219.07.890001.61834.7812.29.6120002.86219.5713.511.43.2页岩岩心无机质采收率的确定图2为2块页岩岩心完全饱和KCl溶液的第三T2弛豫时间谱图以及在不同转速下离心后的第四T2弛豫时间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饱和KCl溶液的T2弛豫时间谱图与饱和十二烷的情形基本相同,只不过0.3ms处峰的强度要比十二烷低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主要进入无机质微孔中。根据图2中的T2核磁谱图,采用式(5)计算,可以得到页岩岩心中水的无机质采收率,计算结果见表3,从表中无机质采收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岩心II在相同离心驱动下的无机质采收率要高于岩心I,通过核磁谱图也可以发现,岩心II中的水在大孔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岩心I,所以岩心II中水的采收率要更高一些。图2页岩岩心在完全饱和KCl溶液及在不同转速离心后的T2弛豫时间谱图表3不同离心力下水的最小可动半径和页岩岩心的无机质采收率无机质采收率/%转速/r·min–1离心力/MPa最小可动半径/nm岩心I岩心II30000.235438.9911.421.360000.938109.7517.729.090002.11148.8124.936.0120003.75427.4627.541.43.3页岩岩心有机质采收率的确定从表2和表3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十二烷和KCl水溶液,由于物性的
?率贡献如表4所示。同时,根据十二烷的物性参数和最小可动半径,可以计算得到离心力。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离心力的增加,无论是总采收率、无机质采收率还是有机质采收率都呈现出减弱的趋势。有机质采收率对总采收率的贡献随着离心力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岩心I在27.9%~32.8%,而岩心II则在16.0%~31.7%。可见,在离心的条件下,有机质采收率对总采收率的贡献仅占1/3,主要的贡献来源于无机质。因此,在页岩油藏的开发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有机质采收率,以尽可能地提高页岩总采收率。图3页岩岩心的总采收率和无机质采收率随最小可动半径的变化曲线表4不同最小可动半径时页岩岩心的采收率最小可动半径/nm3050100200300400离心力/MPa1.971.120.560.280.190.14岩心I12.610.27.86.05.45.0/%岩心II10.39.07.67.06.86.6岩心I30.225.619.314.512.811.71/%岩心II40.336.430.625.222.821.7岩心I5.54.03.22.62.42.32/%岩心II2.41.81.62.22.62.6岩心I31.227.928.930.631.932.8/%岩心II18.716.016.325.230.331.7根据表4中的数据,可以得到采收率随离心力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页岩岩心的采收率受岩心性质影响较大,由于干酪根对油的吸附溶解作用,有机质采收率相对较低,有机质内页岩油可动用性的提高,对于提高页岩油的总采收率至关重要。图4不同岩心采收率随离心力的变化曲线4结论本文结合油水饱和-离心方法和核磁共振技术,建立了页岩油有机质采收率和无机质采收率的评价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鄂南长7页岩油的可动性进行了评价,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为了区分有机质和无机质中页岩油对总可动性的影响,考虑到油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内流体“可视化”评价方法研究[J]. 丁彬,罗健辉,耿向飞,贾辰,贺丽鹏,王平美,彭宝亮. 油田化学. 2018(01)
[2]原油乳化液低场核磁共振测量参数优化与T2谱特征分析[J]. 刘杰,王殿生,崔汪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04)
[3]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水驱油剩余油分布评价[J]. 张新旺,郭和坤,沈瑞,李海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9)
[4]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宋岩,李卓,姜振学,罗群,刘冬冬,高之业.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4)
[5]核磁共振法无损伤测定五峰绿茶中咖啡因含量[J]. 陈连清,陈玉,周忠强,曾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12)
[6]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分析在低孔渗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王振华,陈刚,李书恒,章辉若,黄得顺,杨甫,雷盼盼,刘小伸. 石油实验地质. 2014(06)
[7]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J]. 邹才能,张国生,杨智,陶士振,侯连华,朱如凯,袁选俊,冉启全,李登华,王志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4)
[8]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核磁共振实验研究[J]. 白怀勇,周格,王殿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08)
[9]樱桃水分变化的低场核磁共振[J]. 陈森,孟兆磊,陈闰堃,李赫楠,张师平,吴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8)
[10]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J]. 邹才能,杨智,崔景伟,朱如凯,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吴松涛,林森虎,王岚,白斌,姚泾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1)
本文编号:2939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3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