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滇东恩洪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可采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0-12-28 09:27
  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煤层气地质特征和可采性研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本文以具有高应力、多煤层、复杂煤体结构等特殊煤层气地质特征的滇东恩洪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层气储层特征和含气性特征,分析了主力煤储层煤体结构分布特征,确定了含气量预测方法,揭示了含气性主控因素,计算了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结合研究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选取类比法、等温吸附法和数值模拟法对研究区煤层气采收率进行计算,提出两种煤层气排采方案,结合采收率和可采资源量评价了研究区煤层气资源可采性。分析发现,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厚度是研究区煤体结构分布的主控因素。通过断层分形维值和厚度等值线图预测了主力煤层煤体结构平面分布特征,并根据I+II类煤占比划分了区域煤体结构分区。基于研究区煤层灰分产率和煤级变化,选取等温吸附-含气饱和度法进行了含气量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煤层气地质资源丰度为0.82亿m3/km2,埋深1000m以浅的地质资源量占比79.67%,I+II类煤中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占比约90.24%。表现出较好的资源潜力和煤层气开采条件。通过类比法、等温吸附法和数值模拟法对煤层气采...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滇东恩洪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可采性评价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洪区,构造纲要图,云南,字型


硕士学位论文.2.2 恩洪区块构造特征恩洪区块位于富源~弥勒断裂、平关~阿岗断裂两条北东向压扭性主干断裂之间,构态为轴向近南北、次级褶曲密集展布的“入”字型复式向斜构造;区内压扭与张扭性(入字型)断裂、共轭剪切断裂及走向断裂穿插切割,地质构造较复杂(图 2-2)。

等值线图,洪区,可采煤层,上二叠统


23图 3-1 恩洪区块上二叠统可采煤层总厚度等值线图(云南煤田地质局,2001)Figure 3-1 Contour map of total thickness of permian mining seam of Enhong block体上,煤层结构自上而下由简单变复杂(表 3-2)。研究区煤层间距变化不和 5 煤的煤层平均间距 21m 外,其它煤层的平均间距一般为 1~12.2m,约为上段煤层薄,结构简单,多不可采,中段煤层多数较稳定,下段煤层多不稳表 3-2 恩洪区块可采煤层主要特征一览表(两极值/平均值)Table 3-2 List of main features of minable seam of Enhong block(two pole value / average value)煤层编号煤层厚度 (m) 煤层结构 (层)层间距(m)煤层全层厚 纯煤厚稳定性夹矸层数结论3 0~2.5 0.66~1.07 0~3 简单 16~27 不稳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和开发现状对比及启示[J]. 李登华,高煖,刘卓亚,昝昕,郑志红,贾君,吴家萍.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1)
[2]煤层气开采关键地质影响因素[J]. 冯立杰,贾依帛,岳俊举,王金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6)
[3]我国煤层气勘查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J]. 门相勇,韩征,高白水,任继红,崔宝磊.  中国矿业. 2017(S2)
[4]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模拟深煤层物性临界深度[J]. 郑贵强,吕大炜,李小明,朱雪征.  煤炭技术. 2017(10)
[5]沁中南正断层附近煤储层压力分布特征研究[J]. 李志恒,倪小明,李忠诚.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5)
[6]基于AHP和模糊数学评价地质构造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J]. 张小东,张硕,孙庆宇,杨延辉,杨艳磊.  煤炭学报. 2017(09)
[7]阜康西区煤层气开发水文地质条件评价[J]. 李升,葛燕燕.  煤炭技术. 2017(07)
[8]岩浆热变质作用对临兴区块煤层气含量赋存影响[J]. 陈学立,李久庆,张海锋,刘世界,宣涛.  中国煤炭地质. 2017(05)
[9]煤系非常规气叠置成藏特征研究[J]. 田鹏州.  能源与环保. 2017(04)
[10]基于煤岩脆性指数的煤体结构测井定量判识[J]. 艾林,周明顺,张杰,梁霄,钱博文,刘迪仁.  岩性油气藏. 2017(02)

博士论文
[1]煤层气产能主控因素及开发动态特征研究[D]. 赵欣.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路径研究[D]. 柳逸月.兰州大学 2017
[3]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矿产资源赋存规律的构造控制研究[D]. 徐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
[4]我国煤炭产业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D]. 吴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5]深部软弱围岩流变应力恢复法地应力测试与分析方法研究[D]. 蒋景东.武汉大学 2016
[6]临汾区块煤层气富集及产能影响因素研究[D]. 王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
[7]渭北地区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机理[D]. 邱勇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8]多煤层区煤层气单井压裂/排采模式研究[D]. 姜玮.中国矿业大学 2015
[9]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直井产能的地质与工程协同控制及预测[D]. 刘世奇.中国矿业大学 2013
[10]恩洪向斜煤层重烃浓度异常及其成因[D]. 兰凤娟.中国矿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滇东地区煤储层精细描述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廷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滇东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及选区评价[D]. 李勇.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袁店二井煤矿岩浆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特性的影响研究[D]. 刘浩.安徽理工大学 2016
[4]贵州松河井田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可采性研究[D]. 侯丁根.中国矿业大学 2016
[5]河东煤田中南部煤系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特征对比研究[D]. 李家宏.中国矿业大学 2016
[6]黑龙江东部地区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条件与有利区评价研究[D]. 邵陶阳.浙江大学 2015
[7]无烟煤储层CO2注入过程中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D]. 赵凯.中国矿业大学 2015
[8]不同构造条件下多煤层区煤层气井井型井网优化设计[D]. 李腾.中国矿业大学 2014
[9]淮南谢家集矿区煤层气地质特征研究[D]. 高锡擎.安徽理工大学 2012
[10]黔西滇东地区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流体作用研究[D]. 陈贞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本文编号:2943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43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