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臭氧氧化处理含硫污水工艺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04:09
针对气田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硫污水,且采用传统絮凝沉淀法处理此类污水存在处理周期长、污泥产量大的缺点,首次提出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处理含硫污水。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超重力臭氧氧化处理S2-的实验装置,探究超重力因子、含硫污水pH值、臭氧浓度、液相进口压力、溶液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超重力臭氧氧化处理含硫污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在实验工况下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超重力因子为145.02,pH值为9.0,臭氧浓度为30mg/L,液相进口压力为0.15MPa,温度为50℃。在最优工艺参数下,能够获得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可实现99.2%的脱硫率,污水残留S2-浓度仅为0.64mg/L。
【文章来源】: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逆流旋转填料床实验主体部分
实验过程中所需臭氧由CF-G-3-10g型臭氧发生器制备,以高纯氧为原料气,基本原理为介质阻挡放电法,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臭氧发生器工作过程中,电子加速运动产生极高的能量,氧气与电子碰撞分解为氧原子;通过施加并升高交流电压,在被介电体阻隔的电极和放电空间产生气体放电现象,当干燥的氧气流过臭氧发生器的电晕放电区,与氧原子通过三体碰撞反应生成臭氧[19]。
1.2 实验流程实验过程中配制S2-浓度为80mg/L的含硫污水,进液量设置为100L/h。在超重力臭氧氧化处理含硫污水实验中,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气体入口进入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与来自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液体入口的含硫污水在旋转填料床中发生臭氧氧化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从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气体出口排出,液体则从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液体出口排出至废液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烟气脱硝技术介绍[J]. 周威,华玉龙,孙红丽,孙琛,周裕成,杨江. 广州化工. 2017(15)
[2]高含硫气田水处理工艺优化改造及效果分析[J]. 王增刚,刘涛,彭龙,张中,陈露.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02)
[3]臭氧氧化脱硫及化学动力学研究[J]. 邓优,王震,王寒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6(01)
[4]含硫气田污水三级除硫技术研究[J]. 张海林,向敏,杨毅. 广州化工. 2015(21)
[5]普光气田高含硫污水物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王晶,刘海滨. 硅谷. 2013(11)
[6]含硫污水汽提装置优化生产方案探讨[J]. 吕三雕,陆鹏宇.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2(04)
[7]旋转填充床吸收模拟工业废气中SO2的研究[J]. 师彬,王俊芳,陈建峰,邵磊. 环境工程学报. 2011(01)
[8]克拉玛依油田高含硫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J]. 李凡修,陆晓华,李克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06)
[9]双河油田注水水质不达标影响因素研究[J]. 曾玉彬,黄开勋,傅绍斌,吴仲岿,李性伟,吴大军,赵勇庆,宋家泽. 油田化学. 2000(03)
本文编号:2948934
【文章来源】: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逆流旋转填料床实验主体部分
实验过程中所需臭氧由CF-G-3-10g型臭氧发生器制备,以高纯氧为原料气,基本原理为介质阻挡放电法,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臭氧发生器工作过程中,电子加速运动产生极高的能量,氧气与电子碰撞分解为氧原子;通过施加并升高交流电压,在被介电体阻隔的电极和放电空间产生气体放电现象,当干燥的氧气流过臭氧发生器的电晕放电区,与氧原子通过三体碰撞反应生成臭氧[19]。
1.2 实验流程实验过程中配制S2-浓度为80mg/L的含硫污水,进液量设置为100L/h。在超重力臭氧氧化处理含硫污水实验中,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气体入口进入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与来自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液体入口的含硫污水在旋转填料床中发生臭氧氧化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从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气体出口排出,液体则从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液体出口排出至废液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烟气脱硝技术介绍[J]. 周威,华玉龙,孙红丽,孙琛,周裕成,杨江. 广州化工. 2017(15)
[2]高含硫气田水处理工艺优化改造及效果分析[J]. 王增刚,刘涛,彭龙,张中,陈露.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02)
[3]臭氧氧化脱硫及化学动力学研究[J]. 邓优,王震,王寒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6(01)
[4]含硫气田污水三级除硫技术研究[J]. 张海林,向敏,杨毅. 广州化工. 2015(21)
[5]普光气田高含硫污水物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王晶,刘海滨. 硅谷. 2013(11)
[6]含硫污水汽提装置优化生产方案探讨[J]. 吕三雕,陆鹏宇.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2(04)
[7]旋转填充床吸收模拟工业废气中SO2的研究[J]. 师彬,王俊芳,陈建峰,邵磊. 环境工程学报. 2011(01)
[8]克拉玛依油田高含硫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J]. 李凡修,陆晓华,李克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06)
[9]双河油田注水水质不达标影响因素研究[J]. 曾玉彬,黄开勋,傅绍斌,吴仲岿,李性伟,吴大军,赵勇庆,宋家泽. 油田化学. 2000(03)
本文编号:2948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4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