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不同贯穿程度裂缝气藏底水驱采收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9:01

  本文关键词:不同贯穿程度裂缝气藏底水驱采收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KS气藏属低孔低渗的边底水裂缝孔隙砂岩干气气藏,试井和产能都证明有裂缝的存在,裂缝发育程度高,裂缝倾角较大,多为高角度缝,掌握气藏水侵规律对气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裂缝渗流的多为玻璃模型以及全裂缝岩芯,用储层岩芯在不同裂缝贯通程度条件下进行底水驱的研究较少,对裂缝岩芯的相渗和渗流研究还不成熟,无法较好描述气水复杂流动过程,建立物理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裂缝发育气藏的水侵规律及水侵机理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依托“勘探开发科技条件平台实验新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来研究裂缝不同贯穿程度情景下的水侵规律及采收率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采用储层岩芯制作不同裂缝贯穿程度的岩芯模型,研究驱替压力和不同裂缝贯穿程度对水驱效率的影响,完成了6组不同裂缝贯穿程度岩芯的水驱气实验。然后,建立了不同贯穿程度裂缝储层数值模型,共有子模型61个,以研究水体倍数、单井配产、裂缝高渗带的数量分布、高渗带渗透率、高渗带贯穿程度及方式对气井采收率的影响采收率的影响,得出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裂缝贯穿程度岩芯水驱气实验,相同的裂缝贯穿程度下,驱替压力越大,即水驱速度越快,水驱效率越高。相同的驱替压力下,裂缝贯穿程度越高,岩芯模型水驱效率越低。(2)水体倍数越大,气井采收率越低。单井配产产量较大,气井对应的采收率也较高,但总体相差不大。(3)高渗带的数量、分布以及渗透率,都是气井采收率的影响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裂缝的分布,只有裂缝的分布有利于增大储层与井底之间流体的渗流能力时,气井的采收率才能得到大幅提高。(4)气井衰竭采气,裂缝高渗带自下而上贯穿程度越高,气井采收率越高,但未全部贯穿前,采收率非常较低,采收率均在14%以内。(5)裂缝高渗带与井底连通,由上而下打开储层,气井采收率迅速提高。与同比例自下而上贯穿储层的方式相比,气井采收率提高5倍左右。储层被完全贯穿时,水侵现象严重,气井采收率急剧下降。所以开发这类气藏,应对储层进行压裂作业,但压裂时应防止储层被完全打开而导致底水锥进。
【关键词】:低孔低渗 裂缝比例 贯穿方式 水驱效率 采收率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7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立论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1.2.1 气藏水侵机理研究现状9-12
  • 1.2.2 水侵气藏数值模拟现状12-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5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技术路线14-15
  • 1.4 论文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15-17
  • 1.4.1 论文完成的工作15-16
  • 1.4.2 论文创新点16-17
  • 第2章 水驱气藏的定义及水侵机理17-24
  • 2.1 水驱气藏分类17
  • 2.2 水驱气藏的水侵机理17-20
  • 2.2.1 宏观水侵机理18
  • 2.2.2 微观水侵机理18-20
  • 2.3 水驱气藏的水侵模式20-22
  • 2.4 水侵对气藏生产的影响22-24
  • 第3章 裂缝渗流模型与数值求解方法24-30
  • 3.1 裂缝渗流物理模型及数学描述24-27
  • 3.1.1 等效孔隙介质模型24
  • 3.1.2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24
  • 3.1.3 双重介质模型24-26
  • 3.1.4 双孔双渗模型26
  • 3.1.5 双重裂缝介质模型26
  • 3.1.6 三重孔隙介质模型26-27
  • 3.1.7 分形模型27
  • 3.2 物理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27-29
  • 3.2.1 有限差分法28
  • 3.2.2 有限元法28-29
  • 3.2.3 边界元法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不同裂缝贯穿程度水侵实验研究30-44
  • 4.1 实验原理30-31
  • 4.2 实验岩芯及流体的选取与处理31-34
  • 4.2.1 实验岩芯和流体选取31-33
  • 4.2.2 实验岩芯切割和造缝33-34
  • 4.3 实验装置及流程34-36
  • 4.4 实验步骤36-37
  • 4.5 实验结果37-41
  • 4.6 实验结果分析41
  • 4.7 裂缝岩芯水驱效率对比41-42
  • 4.8 本章小结42-44
  • 第5章 不同贯穿程度裂缝储层单井数值模拟44-67
  • 5.1 数值模型基本参数44-45
  • 5.2 水体倍数对产量的影响45-48
  • 5.3 单井配产对采收率的影响48-49
  • 5.4 裂缝高渗带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49-63
  • 5.4.1 高渗带数量分布及渗透率对采收率的影响51-57
  • 5.4.2 高渗带贯穿程度对采收率的影响57-63
  • 5.5 储层打开程度对采收率的影响63-65
  • 5.6 本章小结65-67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67-69
  • 6.1 结论67-68
  • 6.2 建议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大文;丁桂荣;;辽河断陷气藏开采特征[J];天然气工业;1986年02期

2 李华明;;从川东已开发气藏谈不同类型气藏合理布井问题[J];天然气工业;1996年01期

3 黄兰;孙雷;孙良田;张建业;周岩;;高含硫气藏硫沉积预测模型和溶解度计算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孙家征;王鸣华;;试论四川不同类型气藏的开发程序[J];天然气工业;1990年03期

5 程绪彬;石新;刘仲宣;唐泽尧;汪娟;;一种新的气藏类型——现今风化膏溶洞缝型泥岩次生气藏[J];天然气工业;2007年11期

6 丁传柏;;气藏递减规律的讨论[J];天然气工业;1982年02期

7 李治平;;气藏试井数据计算机自动拟合新方法[J];钻采工艺;1992年03期

8 彭英,弋戈;中坝气田某气藏高效开发经验[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年04期

9 杜志敏;张勇;郭肖;杨学锋;;高含硫气藏中的硫微粒运移和沉积[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徐冰涛;温灵祥;仓辉;郝巍;魏尚武;高建军;韩继凡;;岩性构造气藏气水分布研究[J];吐哈油气;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知盛;尹洪军;刘淑云;;深层高压气藏动态分析方法[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2 范学平;张晓丹;;平湖油气田放一断块气藏增产可行性方案[A];第五次东海石油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通讯员 刘永柯 梁华;水之战:地层深处的博弈[N];中国石油报;2011年

2 朱润忠;平衡罐加注泡排施工日增天然气1000立方米[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乔林;新场须二气藏隔气式气水分布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勇;高含硫气藏硫微粒运移沉积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3 刘正中;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郑军;大牛地老区低渗致密多层叠合砂岩气藏稳产技术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广东;高含硫气藏相态特征及渗流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文亮;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储层伤害实验及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7 杨宇;开发早期岩性气藏动态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纪;SDN气藏气井生产动态分析及合理工作制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何佳林;不同贯穿程度裂缝气藏底水驱采收率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李周;高含硫气藏地层硫沉积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石婷;裂缝性底水气藏水侵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姚长江;二区复合气藏不稳定渗流特征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姚园;M气田主力气藏出水分析及治水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付蓉;苏码头蓬Ⅲ气藏难动用区块开发[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8 文士豪;中坝气田雷三气藏水体活动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蒋和煦;五百梯生物礁气藏精细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百宗虎;异常高压整装气藏水浸动态分析方法改进与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贯穿程度裂缝气藏底水驱采收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5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