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及其对有利砂体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1-01-05 17:45
近些年来,扶余油层的勘探程度已经变得越来越高,随着勘探程度不断加深,在该地区也获得了很多相关资料,尤其是对于地震资料来说,已经形成了连片和加密的资料群,同时相应的三维工区面积也变得越来越大。不仅在勘探范围上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对于各种油气地质勘探理论技术来说,近些年来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说已经开发出了高分辨率的地层分析技术等,而且相关的技术还会继续完善和提高。基于以上的新资料和新技术,对双城地区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了高频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以及砂体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就可以更加准确的预测该地区储层砂体的具体分布区域,并指示出对应的勘探区带,对于进一步加快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理论方法包括:(1)高精度层序地层学;(2)精细沉积体系分析;(3)地震沉积学;(4)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等,通过这些技术方法的应用对大庆长垣以东的双城地区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了建立该地区高精度层序地层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对该地区的地震沉积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了井-震技术,同时还给出了对应的大比例尺分布图...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于朝阳沟阶地以及长春岭的背斜带,属于它们的三级构共为 2000km2,从该地区的地势上来看,中间位置较低区的目的层就是图中的扶余油层(图 1.1)。宾县—王府部地区,在构造上属松辽盆地东南隆起的一部分,与北d Littke,1999;赵志平等,2010)。凹陷的总体延伸方向要为南部边界断裂——向北或北西倾斜的宾县正断层和。宾县—王府凹陷可以划分为北部的斜坡带、呼兰北次部的宾县凹陷、塘坊镇断隆、王府凹陷 6 个构造单元(毕其中,王府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西北部,朝带,西北部与三肇凹陷相邻,是在晚古生代变质岩、岩型的断凹陷盆地,其发育经历了“隆起、裂谷、坳陷、了下断上坳的双层沉积结构(霍秋立等,1996;蒋兴超精度重力及地震新发现的一个单断式箕状断陷,呈东西向东至木兰县东(崔营滨,2006;白奋飞,2008)。
个双城地区来说,其东部和南部相对较高,而西北方向则相对较两隆一凹这样一种构造格局,整个的构造幅度还是具有很大差异2000m 之间。研究区断裂主要受近东西向区域性张力作用, 因此本与断陷的走向一致均为 NNE 向或近 SN 向。在反转构造形成大规模断裂反转, 呈现出下正上逆的性质。断裂不但是主要的构油气分布与断裂有密切关系, 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 控制着沉积计表明, 断裂的延伸长度一般在 3~8km ;断距一般为 40~75m 面构造断裂走向主要为南北向和北北东向为主。在剖面上断裂的 具体表现为(:1)早期发育的断裂(断穿 T5, T4层)为控陷断裂持续活动断穿了 T3层以上的断裂, 为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裂, 对控制作用。(2)中期发育的断裂(断穿 T3-T2层)形成于青山口, 断裂上大下小, 为青山口组原油向下运移的通道。(3)晚期发育以上)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期及以后时期, 断裂条数少, 比较少别断裂与早期断裂连续。上述 3 类断裂在剖面上的分布情况见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地区泉四段沉积相特征[J]. 林铁峰,胡明毅,蔡全升.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5)
[2]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J]. 白云风,冯志强,程日辉,任延广,唐华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02)
[3]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J]. 刘宗堡,吕延防,付晓飞,付广,李迪,李晓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06)
[4]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移模式[J]. 陈昭年,王永卓,王小敏. 断块油气田. 2009(06)
[5]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气“倒灌”运聚成藏规律研究[J]. 付晓飞,平贵东,范瑞东,刘宗堡. 沉积学报. 2009(03)
[6]源外上生下储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以松辽盆地尚家地区泉二段为例[J]. 付广,李晓伟. 岩性油气藏. 2009(01)
[7]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演化[J]. 陈昭年,王小敏,陈珊,沈旭友. 现代地质. 2008(04)
[8]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及其研究意义[J]. 付广,王有功. 沉积学报. 2008(02)
[9]辫状河道砂体模拟——以苏里格6井区为例[J]. 白全明,樊长栓,李晓茹,陈琰婵.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05)
[10]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J]. 李延平,陈树民,宋永忠,王始波,宋铁星,李如一.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05)
本文编号:2959039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于朝阳沟阶地以及长春岭的背斜带,属于它们的三级构共为 2000km2,从该地区的地势上来看,中间位置较低区的目的层就是图中的扶余油层(图 1.1)。宾县—王府部地区,在构造上属松辽盆地东南隆起的一部分,与北d Littke,1999;赵志平等,2010)。凹陷的总体延伸方向要为南部边界断裂——向北或北西倾斜的宾县正断层和。宾县—王府凹陷可以划分为北部的斜坡带、呼兰北次部的宾县凹陷、塘坊镇断隆、王府凹陷 6 个构造单元(毕其中,王府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西北部,朝带,西北部与三肇凹陷相邻,是在晚古生代变质岩、岩型的断凹陷盆地,其发育经历了“隆起、裂谷、坳陷、了下断上坳的双层沉积结构(霍秋立等,1996;蒋兴超精度重力及地震新发现的一个单断式箕状断陷,呈东西向东至木兰县东(崔营滨,2006;白奋飞,2008)。
个双城地区来说,其东部和南部相对较高,而西北方向则相对较两隆一凹这样一种构造格局,整个的构造幅度还是具有很大差异2000m 之间。研究区断裂主要受近东西向区域性张力作用, 因此本与断陷的走向一致均为 NNE 向或近 SN 向。在反转构造形成大规模断裂反转, 呈现出下正上逆的性质。断裂不但是主要的构油气分布与断裂有密切关系, 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 控制着沉积计表明, 断裂的延伸长度一般在 3~8km ;断距一般为 40~75m 面构造断裂走向主要为南北向和北北东向为主。在剖面上断裂的 具体表现为(:1)早期发育的断裂(断穿 T5, T4层)为控陷断裂持续活动断穿了 T3层以上的断裂, 为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裂, 对控制作用。(2)中期发育的断裂(断穿 T3-T2层)形成于青山口, 断裂上大下小, 为青山口组原油向下运移的通道。(3)晚期发育以上)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期及以后时期, 断裂条数少, 比较少别断裂与早期断裂连续。上述 3 类断裂在剖面上的分布情况见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地区泉四段沉积相特征[J]. 林铁峰,胡明毅,蔡全升.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5)
[2]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J]. 白云风,冯志强,程日辉,任延广,唐华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02)
[3]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J]. 刘宗堡,吕延防,付晓飞,付广,李迪,李晓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06)
[4]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移模式[J]. 陈昭年,王永卓,王小敏. 断块油气田. 2009(06)
[5]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气“倒灌”运聚成藏规律研究[J]. 付晓飞,平贵东,范瑞东,刘宗堡. 沉积学报. 2009(03)
[6]源外上生下储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以松辽盆地尚家地区泉二段为例[J]. 付广,李晓伟. 岩性油气藏. 2009(01)
[7]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演化[J]. 陈昭年,王小敏,陈珊,沈旭友. 现代地质. 2008(04)
[8]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及其研究意义[J]. 付广,王有功. 沉积学报. 2008(02)
[9]辫状河道砂体模拟——以苏里格6井区为例[J]. 白全明,樊长栓,李晓茹,陈琰婵.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05)
[10]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J]. 李延平,陈树民,宋永忠,王始波,宋铁星,李如一.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05)
本文编号:2959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5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