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减氧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优化及现场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07 18:59
针对鲁克沁稠油油藏泡沫驱开采存在的气锁、注入参数不合理等问题,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对减氧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水驱突破时开展减氧空气泡沫驱,采出程度增幅最高,含水率明显下降;采用气液交替注入方式替代气液同注方式,可避免井筒内气液分离和腐蚀问题,且当减氧空气和发泡液的单次注入量为0. 1倍孔隙体积时,驱替效果与气液同注效果相当。室内获得的最佳注入参数为:水驱含水率达70%时转泡沫驱,液和气交替注入,单次注入0. 1倍孔隙体积,注入速率为0. 3 m L/min。现场施工参数调整后,试验区日增油为42 t/d,含水率下降28个百分点,累计增油为1. 4×104t,产水量降低2. 65×104m3。现场试验证明,减氧空气泡沫驱优化方案切实可行,该成果为鲁克沁稠油规模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文章来源】:特种油气藏. 2020,27(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时机转泡沫驱对采出程度、含水率和驱替压差的影响
由图2可知,f组气液同注泡沫驱效果最优。这是因为气液同注时发泡最充分,但在现场实施中使用气液同注会出现注入压力过高,泡沫井筒消泡,导致井底泡沫质量分数过低以及井筒腐蚀等问题。换用交替注入方式后,单次液和气的注入体积越小,采出程度增幅越大,转注后含水率降幅越大,驱替压差越高。从实验结果上看,c组的堵水和驱油效果与同注方式相当,因此,选择用c组实验条件讨论后续的注入速率影响问题,即采出液含水率为70%时转泡沫驱,气液交替注,单次注入液和气共0.1倍孔隙体积。2.3 泡沫驱注入速率评价
由图3可知:注入速率为0.3 m L/min时,采出程度最高,含水率降幅较大,驱替压差较高。注入速率较低时,流体与岩心孔隙的碰撞剪切程度降低,导致泡沫发泡较少,封堵压力提升变慢,泡沫封堵效果滞后;提高注入速率虽可实现充分发泡,提升泡沫封堵性能,增加泡沫驱油效果,但注入速率过高泡沫更易突破,影响驱油效果。因此,兼顾驱替压差和采出程度因素,选择最佳注入速率为0.3m L/min。3 现场实施结果
本文编号:2963069
【文章来源】:特种油气藏. 2020,27(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时机转泡沫驱对采出程度、含水率和驱替压差的影响
由图2可知,f组气液同注泡沫驱效果最优。这是因为气液同注时发泡最充分,但在现场实施中使用气液同注会出现注入压力过高,泡沫井筒消泡,导致井底泡沫质量分数过低以及井筒腐蚀等问题。换用交替注入方式后,单次液和气的注入体积越小,采出程度增幅越大,转注后含水率降幅越大,驱替压差越高。从实验结果上看,c组的堵水和驱油效果与同注方式相当,因此,选择用c组实验条件讨论后续的注入速率影响问题,即采出液含水率为70%时转泡沫驱,气液交替注,单次注入液和气共0.1倍孔隙体积。2.3 泡沫驱注入速率评价
由图3可知:注入速率为0.3 m L/min时,采出程度最高,含水率降幅较大,驱替压差较高。注入速率较低时,流体与岩心孔隙的碰撞剪切程度降低,导致泡沫发泡较少,封堵压力提升变慢,泡沫封堵效果滞后;提高注入速率虽可实现充分发泡,提升泡沫封堵性能,增加泡沫驱油效果,但注入速率过高泡沫更易突破,影响驱油效果。因此,兼顾驱替压差和采出程度因素,选择最佳注入速率为0.3m L/min。3 现场实施结果
本文编号:2963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6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