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微观孔隙结构对页岩气吸附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00:36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常规油气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所以对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对页岩气的微观孔隙结构与吸附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二者之间的关系规律,用与指导页岩气的开采。本文以四川盆地彭水区块页岩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地球化学实验方法定量表征页岩的矿物组成、TOC含量和成熟度;通过BET吸附法、高压压汞法定量表征页岩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大小;通过复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定性分析页岩内部的储集空间类型;通过页岩等温吸附实验得到了不同粒径、TOC和温度条件下页岩的吸附量;使用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D-A微孔充填模型和L-F模型对页岩吸附结果进行拟合,探究适合描述彭水区块页岩吸附的模型。结合页岩微观孔隙结构与页岩等温吸附实验的结果,研究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对吸附的影响,其中,TOC含量、成熟度、矿物含量、孔体积和比表面积都可以归结为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建立与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参数有关的模型—DA-LF模型,通过拟合结果得知其更适合描述彭水区块页岩吸附过程;此外,分析其他因素对页...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观孔隙结构对页岩气吸附的影响研究


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分布图

分布图,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分布图


图 1-2 南方地区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分布图.2 页岩孔隙结构与储层特征研究现状1988 年, Soeder D.J[6]通过实验测得页岩储层渗透率在 10-9mD~10-5mD 之dergeld C.H.[7]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页岩孔隙成像,统计后得到页岩样品孔隙15%之间。2008 年,R.M,Bustin[8]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页岩的吸附气与储层的温度,压力,度、成熟度和类型有关。2009 年,F.P.Wang[9]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页岩岩心,发现其内部孔隙较复杂,通常由有机质孔隙、无机质孔隙、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这四种不同类型构,其中无机质孔隙主要包括:粒间孔、晶间孔、粒内孔和溶蚀孔等。2012 年,陈尚斌等[10]使用 BET 吸附法研究页岩孔隙,发现龙马溪组页岩主要积是介于 2nm~50nm 的介孔;页岩中的纳米级孔隙吸附能力极强。钟太贤等理测试和电镜观察对页岩微观孔隙进行研究,发现页岩储层中纳米级孔隙多为米孔、干酪根纳米孔和溶蚀纳米孔,孔隙形状多为弯曲片状,将页岩孔隙分为:孔径小于 2nm 的微孔、孔径介于 2~50nm 的介孔和孔径大于 50nm 的大孔。

龙马溪组,页岩,五峰,四川盆地


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区。本章主要对彭水地区页岩的储层地质特岩的物化参数进行研究,了解彭水地区页岩储层的一些基本特征。 页岩气藏地质背景四川盆地及周缘志留系页岩分布面积为 15.8 万 km2,其中埋深小于 3500m 的页面积为 8.2 万 km2,常压页岩气面积为 6.2 万 km2,地质资源量 19.8 万亿方%。(如图 2-1 所示)彭水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外的川东南褶皱区,包括桑柘坪、武隆、道真、湾地、构造单元,总面积 1.3 万 km2。(如图 2-2 所示)该区龙马溪组与四川盆地同属相,具有相似的页岩气基本地质条件,优质页岩厚 20~40m,TOC 为 2~5%~3%,埋深 1500~3500m。研究所用页岩样品均采自彭水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川东南地区。该区块位于东南部外缘,南与黔北接壤,东与湘西相邻,主要地区有黔江区、彭水县、石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区块。页岩取样样品如图 2-3 所示,页岩样品信息如:


本文编号:2965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65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9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