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PL19-9油田注水过程中损害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23:04
  PL19-9油田是典型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其正式投入开发不久后,与PL19-3设计注水量相比,暴露出注入压力高、油井欠注等一系列问题,原油产量明显下降。本文在深化研究该油田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储层敏感性矿物分析、配伍性实验、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室内岩芯驱替、平台水质调研等手段,明确了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L19-9油田岩石胶结疏松、黏土矿物含量高、层间非均质性强是注水困难的客观因素;储层具有强速敏,注入强度过大是影响注水效果的重要原因;注入水与地层水存在轻度不配伍,不配伍比例在3∶1—1∶3之间;注入40PV时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弱;水质不达标是注水困难的关键外因,注入水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的物质主要为油污、腐蚀产物,其次为少量垢和地层颗粒。针对上述损害机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保证注采平衡,促进高效稳产。 

【文章来源】:地质找矿论丛. 2020,35(0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PL19-9油田注水过程中损害机理研究


注入水悬浮物红外光谱分析图

孔隙结构,岩性,非均质性,渗透率


J44井各层间渗透率突进系数为3.68,变异系数为0.94,极差为26.5,参考标准非均质性参数评价标准,其非均质性较强。在J44井投注初期吸水剖面中,L40、L50为高渗层,其中L40层段渗透率为2800mD,层内渗透率级差为1.7;L50渗透率为1200~2200mD,层内渗透率级差为1.6~2.1(图2)。主力吸水层位为L40层(占71%),而L50—L102吸水量较少(占29%),该井吸水剖面不均匀。这是由于强层间非均质性会使高渗透层对差层造成明显干扰。笼统注水,加之强采强注,使得注水驱替不均衡,在注水初期高渗层为主力吸水层,相对低渗的小层吸水能力差,层间矛盾加剧。图2 J44井吸水剖面

剖面图,剖面,配伍性,孔隙结构


J44井吸水剖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超深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流体敏感性评价[J]. 康毅力,张杜杰,游利军,王哲,田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4)
[2]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油井产能下降潜在因素分析[J]. 唐洪明,朱柏宇,龚小平,陈华兴,熊浩,张轶.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7(06)
[3]JX1-1油田沙河街储层注入水与储层配伍性研究[J]. 刘美遥,李海涛,谢崇文,张雨婷,高建崇,刘义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5(02)
[4]渤中28-2南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分析[J]. 冯于恬,唐洪明,刘枢,王艳玲,陈超.  油田化学. 2014(03)
[5]SZ36-1油田注入水与储层配伍性实验研究[J]. 余焱冰,高建崇,孟祥海,山金城,张岭,邹剑,刘长龙,周法元.  工业水处理. 2012(10)
[6]乌南油田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J]. 宋月,王尤富,冯俊.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05)
[7]绥中36-1油田注入水悬浮物特征及控制措施[J]. 陈华兴,唐洪明,赵峰,刘义刚,高建崇.  中国海上油气. 2010(03)
[8]注水开发中粘土矿物及其岩石敏感性的演化模式[J]. 彭仕宓,尹旭,张继春,李建敏,任继波,王凤刚.  石油学报. 2006(04)
[9]原油中有机质沉积的实验研究[J]. 汪伟英,周克厚,王尤富,吴一慧,张公社.  油田化学. 2002(04)
[10]颗粒与油珠造成地层损害的实验与网络模拟研究[J]. 张宁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02)

博士论文
[1]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及其调堵的随机模拟[D]. 胡书勇.西南石油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结垢含油污水纳滤处理技术研究[D]. 郭敏俊.西安石油大学 2017
[2]纯化油区地层结垢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 庞丽娜.中国石油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09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09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