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礁灰岩稠油油藏注富气混相驱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8 11:02
南海东部礁灰岩L油田原油黏度高、裂缝发育复杂、非均质性强、采出程度低,为提高采收率,选取附近高气油比油田H油田的伴生富气开展了混相驱室内实验研究。首先为明确注入气的驱油机理,对配置的实验用注入富气与原油进行了PVT相态物性测试;然后开展了地层温度不同压力下注入1.2 PV的细管驱替实验、原始地层压力下高倍数注入体积(最大4.0 PV)的扩展细管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气具有较好的增容、降黏效果,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地层原油的膨胀系数增大了1.25倍,原油黏度由50 mPa·s降低至6.7 mPa·s;在原始地层压力12 MPa下,注入体积大于3.0 PV时可以实现多次接触后缘凝析气驱混相;因此原始地层压力下,H油田具备注伴生富气混相驱的条件。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下步长岩心物模、混相数模和矿场实施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2020,3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L油田B井黑油气藏类型拟三元组成对比图
根据PVT实验结果,图2、3为模拟地层压力分别为10、12 MPa注入富烃气多次接触下的地层油三元相图。压力为10 MPa时,注入气组成点与最终平衡液相组成点之间的连线已接近临界点切线(图2),表明注入富烃气与地层原油已接近后缘多次接触凝析混相;压力为12 MPa时,注入气组成点与地层原油组成点之间的连线已不进入油气两相区(图3),表明注入富烃气与地层原油已达到后缘多次接触凝析气混相。注入H油田伴生气是L油田在地层条件下实现混相驱替的最小混相组成。图3 注入气在12 MPa下三角相图
注入气在12 MPa下三角相图
本文编号:3088211
【文章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2020,3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L油田B井黑油气藏类型拟三元组成对比图
根据PVT实验结果,图2、3为模拟地层压力分别为10、12 MPa注入富烃气多次接触下的地层油三元相图。压力为10 MPa时,注入气组成点与最终平衡液相组成点之间的连线已接近临界点切线(图2),表明注入富烃气与地层原油已接近后缘多次接触凝析混相;压力为12 MPa时,注入气组成点与地层原油组成点之间的连线已不进入油气两相区(图3),表明注入富烃气与地层原油已达到后缘多次接触凝析气混相。注入H油田伴生气是L油田在地层条件下实现混相驱替的最小混相组成。图3 注入气在12 MPa下三角相图
注入气在12 MPa下三角相图
本文编号:3088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8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