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观察黑色生油岩电子探针薄片中的生烃母质特征
发布时间:2021-03-27 20:19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的黑色泥岩、油页岩等黑色生油岩薄片中的生烃母质,因黑色石油、沥青等黑色有机质的覆盖或不透明,导致其在偏光显微镜透射光系统下观察常局部或整体呈现为黑色。因此,建立一种黑色生油岩薄片中生烃母质有效观察的方法,对致密油、页岩油的生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子探针薄片和偏光显微镜的反射光系统观察黑色生油岩中生烃母质特征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黑色生油岩薄片中生烃母质因被黑色有机质覆盖或不透明,而在偏光显微镜的透射光系统下局部或整体呈黑色的弊端,能够对生烃母质的大小、形态、结构、分布和物质成分等特征进行整体且清晰的观察。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利用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观察黑色生油岩电子探针薄片中生烃母质特征的方法,简单有效,易在致密油、页岩油的生烃研究领域推广使用。
【文章来源】:岩矿测试. 2020,39(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黑色生油岩特征
图2a、c、e中的生烃母质主要特征如下。(1)图2a为图1e黑色油页岩电子探针薄片之上部白色方框部分在偏光显微镜的透射光系统下的单偏光特征,不显示任何生物现象,仅可见胶磷矿化生烃母质未被黑色有机质覆盖透明部分的透射光光性特征,因胶磷矿化而呈黄褐色、褐黄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特征[J]. 张晓辉,冯顺彦,梁晓伟,冯胜斌,毛振华,任继胜,陈韶华. 地质学报. 2020(03)
[2]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沉积相分析[J]. 郑庆华,刘乔,梁秀玲,安二亮,张进科,左琴,郑以华,付磊. 地层学杂志. 2020(01)
[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Ⅱ类页岩油风险勘探突破及其意义[J]. 付金华,李士祥,侯雨庭,周新平,刘江艳,李树同.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4]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油页岩沉积条件及沉积模型(英文)[J]. 李得路,李荣西,谭成仟,赵迪,刘福田,赵帮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9(12)
[5]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 icance of organic-rich shale in the Chang 7 member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south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central China[J]. Sen Li,Ru-Kai Zhu,Jing-Wei Cui,Zhong Luo,Jing-Gang Cui,Han Liu,Wei-Qiang Li. Petroleum Science. 2019(06)
[6]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J]. 付金华,牛小兵,淡卫东,冯胜斌,梁晓伟,辛红刚,尤源.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5)
[7]鄂尔多斯盆地张家湾地区长7页岩油气储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孙兵华,张廷山.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2)
[8]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渗特征及分类评价研究[J]. 赵继勇,樊建明,薛婷,吴大全,王冲.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9]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湖盆演化[J]. 郭艳琴,惠磊,张秀能,魏千盛,李文厚,李百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10]陆相页岩气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J]. 冯小龙,敖卫华,唐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3)
博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长7黑色岩系成因及生烃研究[D]. 郑庆华.西北大学 2017
[2]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D]. 邱欣卫.西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特征和形成环境[D]. 邱欣卫.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04153
【文章来源】:岩矿测试. 2020,39(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黑色生油岩特征
图2a、c、e中的生烃母质主要特征如下。(1)图2a为图1e黑色油页岩电子探针薄片之上部白色方框部分在偏光显微镜的透射光系统下的单偏光特征,不显示任何生物现象,仅可见胶磷矿化生烃母质未被黑色有机质覆盖透明部分的透射光光性特征,因胶磷矿化而呈黄褐色、褐黄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特征[J]. 张晓辉,冯顺彦,梁晓伟,冯胜斌,毛振华,任继胜,陈韶华. 地质学报. 2020(03)
[2]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沉积相分析[J]. 郑庆华,刘乔,梁秀玲,安二亮,张进科,左琴,郑以华,付磊. 地层学杂志. 2020(01)
[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Ⅱ类页岩油风险勘探突破及其意义[J]. 付金华,李士祥,侯雨庭,周新平,刘江艳,李树同.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4]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油页岩沉积条件及沉积模型(英文)[J]. 李得路,李荣西,谭成仟,赵迪,刘福田,赵帮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9(12)
[5]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 icance of organic-rich shale in the Chang 7 member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south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central China[J]. Sen Li,Ru-Kai Zhu,Jing-Wei Cui,Zhong Luo,Jing-Gang Cui,Han Liu,Wei-Qiang Li. Petroleum Science. 2019(06)
[6]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J]. 付金华,牛小兵,淡卫东,冯胜斌,梁晓伟,辛红刚,尤源.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5)
[7]鄂尔多斯盆地张家湾地区长7页岩油气储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孙兵华,张廷山.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2)
[8]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渗特征及分类评价研究[J]. 赵继勇,樊建明,薛婷,吴大全,王冲.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9]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湖盆演化[J]. 郭艳琴,惠磊,张秀能,魏千盛,李文厚,李百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10]陆相页岩气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J]. 冯小龙,敖卫华,唐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3)
博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长7黑色岩系成因及生烃研究[D]. 郑庆华.西北大学 2017
[2]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D]. 邱欣卫.西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特征和形成环境[D]. 邱欣卫.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04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0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