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油田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形成机制
本文关键词:昌吉油田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形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致密油一般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生油岩中,或者是与生油源岩呈互层状、紧密相邻的致密碳酸盐岩、砂岩等储集岩石中,没有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储集。昌吉油田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始于2010年前后,之前对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二叠系梧桐沟组,芦草沟组只是作为兼探层。2011年9月前后对吉25井的钻试正式拉开了对芦草沟组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序幕。本次研究以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上、下“甜点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岩芯资料、地震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化验等资料的详细分析,对芦草沟组储层沉积体系展开了宏观和微观上的描述,辨明了沉积体系类型及它们之间配置关系。通过岩样薄片镜下观察和鉴定分析,对芦草沟组沉积储层中的岩石颗粒分选、磨圆、大小、孔隙结构、胶结类型等储层特征进行了定量和半定量描述。利用伊/蒙混层的蒙脱石晶层百分比含量划分了储层成岩阶段;通过铸体薄片等储层物性鉴定,查明了储层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类型;通过荧光薄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的鉴定分析,对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描述分析。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致密储层成岩机制,最后分析了致密储层的制约因素,对储层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致密油 芦草沟 储层 成岩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1 绪论6-13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6-7
- 1.1.1 选题的来源6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6-7
- 1.2 海内外研究近况及发展动态7-10
- 1.2.1 海内外研究近况7-9
- 1.2.2 发展动态9-10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0-12
- 1.3.1 储层沉积学特征研究10-11
- 1.3.2 储层孔隙结构与物性特征11
- 1.3.3 储层形成机制11
- 1.3.4 储层制约因素和潜在储层评价11-12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12-13
- 2 区域地质背景13-19
- 2.1 区域构造格架和演化特征13-16
- 2.1.1 区域构造格架13
- 2.1.2 构造演化特征13-16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16-19
- 2.2.1 吉木萨尔凹陷地层特征16
- 2.2.2 芦草沟组地层发育特征16-19
- 3 储层沉积学特征19-27
- 3.1 储层沉积相的识别19-21
- 3.1.1 半深湖沉积19-20
- 3.1.2 滨浅湖相沉积20-21
- 3.2 研究区“甜点体”厚度展布特征21-22
- 3.3 沉积体系建立22-23
- 3.4 沉积组构的定量表征23-27
- 3.4.1 碎屑颗粒结构及分布规律24
- 3.4.2 碎屑颗粒与杂基含量24-27
- 4 储层孔隙结构与物性特征27-33
- 4.1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27-29
- 4.2 储层物性特征29-33
- 4.2.1 不同成因相的储层物性29-31
- 4.2.2 不同岩性的储层特征31-33
- 5 储层形成机制33-46
- 5.1 储层成岩阶段划分33-34
- 5.2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34-40
- 5.2.1 压实作用34-35
- 5.2.2 胶结作用35-38
- 5.2.3 溶蚀作用38-40
- 5.3 储层成岩组构的定量描述40-42
- 5.3.1 胶结物类型及含量40-42
- 5.4 芦草沟组致密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理42-46
- 5.4.1 次生孔隙的成因类型43
- 5.4.2 次生孔隙形成机理43-46
- 6 储层制约因素和潜在储层评价46-55
- 6.1 沉积组构对储层物性影响46-47
- 6.1.1 碎屑颗粒结构组合对储层物性影响46
- 6.1.2 碎屑颗粒与杂基含量对储层物性影响46-47
- 6.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47
- 6.2.1 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47
- 6.2.2 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47
- 6.2.3 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47
- 6.3 储层敏感性分析47-49
- 6.4 储层评价49-53
- 6.4.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49
- 6.4.2 资源量估算49-53
- 6.5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9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云;肖略生;季凤玲;朱小红;李红;;测井解释新方法在致密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8年03期
2 姚海林;魏钦廉;;致密储层改造效果预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30期
3 伊怀建;朱维耀;张明江;张萌;宋洪庆;;低渗透致密储层气体低速非达西渗流地层压力分布及产能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2年01期
4 王亮国;唐立章;邓莉;李学明;;致密储层物性下限研究——以川西新场大邑为例[J];钻采工艺;2011年06期
5 刘永峰;;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1期
6 赵岩;李剑波;;多参数地震属性在大邑地区超致密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1期
7 曾溅辉;杨智峰;冯枭;乔俊程;张忠义;;致密储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6期
8 宋子齐;景成;庞玉东;田新;张景皓;;基于岩石物理相分类确定致密储层孔隙度——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3年08期
9 倪根生;何建军;李琼;叶增炉;;利用小波相干技术检测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02期
10 胡永章,王洪辉,周文,段新国,刘兴德;楚雄盆地北部T_3-J致密储层裂缝分布规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振武;;致密储层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巍娜;天然气产能将超过13亿立方米[N];黑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国锋;长垣西部高台子致密油层储层特征及有效动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3年
2 才博;非常规低渗透致密储层低伤害、高效改造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白玉彬;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7致密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过程耦合机理[D];西北大学;2013年
4 周文;川西致密储层现今地应力场特征及石油工程地质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阳;致密储层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彤;致密油气储层岩石参数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3年
3 李昌峰;川东北元坝地区须三气藏致密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曾驰敏;Q油田致密储层水平井体积压裂产能预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李龙;碎屑岩致密储层岩石物理模量定量表征[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刘男卿;昌吉油田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形成机制[D];新疆大学;2016年
7 陈江;近致密储层产能预测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8 胡景涛;致密储层暂堵转向体积改造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9 王庆鹏;F142区块致密储层人工压裂模型表征[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10 徐鹏晔;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盆充填结构及致密储层预测[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昌吉油田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形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