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23:31
奥陶—志留纪之交是地球生命演化和环境变迁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古生产力条件和沉积环境使得这一时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沉积了一套富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同时期我国扬子地区广泛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岩,其具备优质烃源岩的条件,是近些年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发育完整且保存较好,但不同地区的古地理条件、沉积环境和后期改造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其笔石地层划分、储层物性和有机质保存环境不同。目前川东南地区已开展大量页岩气勘探工作,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但川东北地区相关研究较薄弱。本文以川北城口地区厚坪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地层学、低温氮气吸附技术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该套地层泥页岩的笔石生物地层划分、储层特征、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模式,并与川东南地区进行对比,讨论不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笔石带划分、沉积环境类型、泥页岩储层孔径分布和有机质富集的差异,同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对比四川盆地不同地区5个剖面的笔石生物地层划分和富有机质泥页岩段的发育,发现川东北地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层段厚度均...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陆上页岩气储层分布图(邹才能等,2017)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特征及有机质富集隙类型主要是有机质中的纳米级孔隙、矿物颗粒粒间孔及粒内孔,在形态以开放的平行板状孔和狭缝状孔隙为主,孔径分布以介孔和微孔占比最大等,2015)。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总孔隙度在 1.2~12%之间,其中长页岩孔隙度在 3.4~8.2%之间,平均可达 5.4%,威远地区页岩孔隙度在 3.之间,平均可达 5.3%,涪陵一带页岩孔隙度在 1.2~7.2%之间,平均可达这些地区平均含气量可达 3.0~4.5m3/t,其较高的孔隙度同时对应着较高量(邹才能等,2017)。
位论文 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特征及有机学特征分析和泥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研究,并在五峰组—龙带划分、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模式、地层厚度和孔隙发区黔浅 1 井等剖面加以对比,综合分析四川盆地东北缘五的笔石带发育、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情况以及孔隙发育及造成不同地区之间差异的原因,展开的技术路线如下
本文编号:3225482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陆上页岩气储层分布图(邹才能等,2017)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特征及有机质富集隙类型主要是有机质中的纳米级孔隙、矿物颗粒粒间孔及粒内孔,在形态以开放的平行板状孔和狭缝状孔隙为主,孔径分布以介孔和微孔占比最大等,2015)。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总孔隙度在 1.2~12%之间,其中长页岩孔隙度在 3.4~8.2%之间,平均可达 5.4%,威远地区页岩孔隙度在 3.之间,平均可达 5.3%,涪陵一带页岩孔隙度在 1.2~7.2%之间,平均可达这些地区平均含气量可达 3.0~4.5m3/t,其较高的孔隙度同时对应着较高量(邹才能等,2017)。
位论文 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特征及有机学特征分析和泥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研究,并在五峰组—龙带划分、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模式、地层厚度和孔隙发区黔浅 1 井等剖面加以对比,综合分析四川盆地东北缘五的笔石带发育、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情况以及孔隙发育及造成不同地区之间差异的原因,展开的技术路线如下
本文编号:3225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2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