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突破

发布时间:2021-07-13 16:03
  浅层新近系是渤海油田的主力储量、产量层系,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渤海海域浅层规模性储量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通过地质认识和勘探技术的创新,重新认识了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条件,建立了浅层油气富集与深层油气初次、二次运移的关系,明确了浅层油气富集贫化机理,深化了"汇聚脊"控制浅层油气富集模式;在新认识的指导下,开展了基于地球物理方法的高勘探程度区浅层规模型构造-岩性目标探索,成功获得渤中29-6油田、垦利6-1油田等多个浅层大中型油气田的持续发现,保障了渤海油田储量、产量的稳步增长。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突破,不仅对该地区后续勘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其他地区类似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2020,32(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突破


图6莱北低凸起两大汇聚脊特征??Fig.?6?Characteristics?of?two?catchment?ridges?on??Laibei?low?uplift??

口凹,单因素,油田,黄河


18??中国海上油气??2020年4月??0?——■?■?■?■?■——??含油饱和度干涉>?12?m?厚度?泥质含量?孔隙度??影响因素??图3黄河口凹陷渤中34-9油田围区各单因素对??振幅值影响程度??Fig.?3?Influence?degree?of?each?single?factor?on?amplitude??value?in?BZ34-9?oilfield?surrounding?area,?Huanghekou?sag??研究发现*甜点属性、频率.衰减梯度以及最小振??幅属性振幅阈值等方法得到的油气检测结果与实际??钻探情况吻合较好s对该区所有已钻井明下段油气??层进行统计(剔除6?m以下和20?m以上的储层??_得振幅与_縻的对虚.关系,:结果.显::本振幅値:小'管??-?4(K100的储层都是袖层5对该区内的目的績进行??最4、振植提取(.剔除振幅值在〇〇〇以上的储层,??莸得振幅值在-40?00)以下的分布范围(图4),相3??乎油气分布范围。因此,、在全&岩性目标搜索和追??踪时塞础上5塞乎以上多种地球物理方法优选的含??油气概率高、淳度大的有利砂体,并结合油气运移优??势路径等地质认识进行井位部署,渤中34-9油田??及围区钻遇本期砂体的探井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结??为楔形模型模拟发现,当储息厚度在A/8???A/4时,储g厚.度变化所引起的振幅变化率最大约??30?%?同一厚度的油层和水層振幅可以区分;霉储层??厚度在A/8以下及A/2以上时,受地纖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地震晌应不可靠,针对单一变達围岩干涉,??疆于渉的砂体之间:距离太宁1.2.?to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关键要素[J]. 王德英,于娅,张藜,史盼盼.  岩性油气藏. 2020(01)
[2]渤海海域油气运移“汇聚脊”模式及其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J]. 薛永安.  石油学报. 2018(09)
[3]输导脊中转能力定量表征及在渤海东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张宏国,徐长贵,官大勇,刘朋波,苏凯,程燕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4]渤海海域湖盆萎缩期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差异成藏模式[J]. 王德英,于海波,王启明,李龙,李瑾.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03)
[5]精细勘探背景下渤海油田勘探新思路与新进展[J]. 薛永安.  中国海上油气. 2017(02)
[6]渤东凹陷东南斜坡构造变换带识别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张参,牛成民,官大勇,刘朋波,周鑫,肖锦泉.  海洋地质前沿. 2017(01)
[7]浅层油气运聚理论与渤海大油田群的发现[J]. 邓运华,薛永安,于水,刘春成.  石油学报. 2017(01)
[8]油气由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能力定量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留楚构造为例[J]. 王伟,孙同文,曹兰柱,吕延防,付广,鲁秀芹,邓玮,张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6)
[9]渤海海域基底“改造型火山机构”特征及油气成藏意义[J]. 叶涛,韦阿娟,祝春荣,王粤川,高坤顺,曾金昌.  石油学报. 2016(11)
[10]油源断裂古转换带恢复及其输导油气的有利条件——以南堡凹陷2号构造F10断裂为例[J]. 王浩然,付广,孙同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10)



本文编号:3282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82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