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响应特性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段塞流作为两相混输过程中的一种较常见而且具有一定危害性的流型,一直以来是两相流动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研究垂直弯管中段塞流通过过程的信号响应特性,本研究进行了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实际流动模拟实验,在内径25mm,圆心角同为90°,弧长分别为500mm、600mm、700mm、800mm的有机玻璃制垂直弯管内对段塞流流动过程中的信号响应特性进行了认真且深入的研究。同时利用各种数学工具对段塞流流动过程中采集到的参数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研究了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信号响应特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本研究系统的研究了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力、压差信号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垂直弯管中液速对段塞流液塞频率的影响远大于气速对其的影响;此外,增大液速或者气速均会带垂直弯管体系内的压力和压差的增大;同时在压力与压差的信号方面,两者表现出了表观上不同的变化特点。在概率密度分布形态方面,压力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呈多样性分布,随着垂直弯管弧长的增大压力概率密度的形态逐渐转变为较稳定的单峰和双峰分布;压差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普遍呈双峰分布,随着垂直弯管弧长的增加,概率密度分布的形态呈逐渐向单峰转变的趋势;此外,增大液速或者气速均会增加概率密度分布的分散性。研究压差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布后表明,增大液速或者气速均会引起功率谱分布函数变化的范围增大、幅度增大;随着垂直弯管弧长的增加压差信号功率谱的波动频率范围呈逐渐变小的趋势。研究以垂直弯管为对比核心,与同工况下的水平直管以及竖直管内段塞流的信号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压力信号方面,垂直弯管内段塞流的压力变化值大小处于其他两种管型内的变化之间(小于水平直管且大于竖直管);垂直弯管内压力数据变化的分散性强于水平直管内的数据,而垂直弯管内压力数据的分散性与竖直管中类似。在压差信号的对比方面,垂直弯管中压差数据的变化整体小于水平直管内的变化,而且整体大于竖直管内的数值变化;同时发现垂直弯管和竖直管中的压差会出现负压差值;此外对比表明,水平直管内压差数据的分散性及其波动的幅度最小,而竖直管内的该系列数据最大,而垂直弯管内的压差数据分散性及其波动幅度则介于上述的两者之间。
【关键词】:段塞流 试验研究 响应特性 垂直弯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7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2 段塞流的研究现状10-14
- 1.2.1 水平管段中段塞流生成机理10-13
- 1.2.2 弯管中段塞流的特性研究13
- 1.2.3 段塞流响应特性的研究13-14
- 1.2.4 严重段塞流的研究14
- 1.3 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16-24
- 2.1 实验系统的组成与主要设备16-19
- 2.2 测量装置19-20
- 2.2.1 压力/压差变送器19
- 2.2.2 气相与液相流量计19-20
- 2.2.3 温度传感器20
- 2.3 数据采集系统20
- 2.4 实验介质及参数20-21
- 2.4.1 实验技术参数21
- 2.4.2 实验介质的物性21
- 2.5 实验过程21-22
- 2.5.1 实验步骤21-22
- 2.5.2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22
- 2.6 实验数据理论分析22-24
- 第三章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波动24-35
- 3.1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信号波动24-29
- 3.1.1 弧长 0.5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信号波动24-25
- 3.1.2 弧长 0.6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信号波动25-26
- 3.1.3 弧长 0.7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信号波动26-28
- 3.1.4 弧长 0.8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信号波动28-29
- 3.2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力波动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29-35
- 3.2.1 弧长 0.5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波动概率密度分布29-30
- 3.2.2 弧长 0.6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波动概率密度分布30-31
- 3.2.3 弧长 0.7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波动概率密度分布31-33
- 3.2.4 弧长 0.8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力波动概率密度分布33-35
- 第四章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差波动35-51
- 4.1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差信号波动35-40
- 4.1.1 弧长 0.5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差信号波动35-36
- 4.1.2 弧长 0.6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差信号波动36-37
- 4.1.3 弧长 0.7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差信号波动37-38
- 4.1.4 弧长 0.8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压差信号波动38-40
- 4.2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40-45
- 4.2.1 弧长 0.5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40-41
- 4.2.2 弧长 0.6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41-42
- 4.2.3 弧长 0.7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42-43
- 4.2.4 弧长 0.8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43-45
- 4.3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布45-51
- 4.3.1 弧长 0.5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功率谱密度分布45-46
- 4.3.2 弧长 0.6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功率谱密度分布46-47
- 4.3.3 弧长 0.7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功率谱密度分布47-49
- 4.3.4 弧长 0.8m的垂直弯管中段塞流压差信号功率谱密度分布49-51
- 第五章 垂直弯管内段塞流的响应特性与其他管型的对比51-69
- 5.1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压力波动信号的对比51-54
- 5.1.1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压力波动曲线对比51-52
- 5.1.2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压力的均值均方根对比52-54
- 5.1.3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压力信号标准差的对比54
- 5.2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力波动信号的对比54-59
- 5.2.1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力波动曲线对比54-56
- 5.2.2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力的均值均方根对比56-57
- 5.2.3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力信号标准差对比57-59
- 5.3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的压差波动对比59-63
- 5.3.1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曲线对比59-61
- 5.3.2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均值对比61-62
- 5.3.3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标准差对比62-63
- 5.3.4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水平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幅度对比63
- 5.4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对比63-69
- 5.4.1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曲线对比63-65
- 5.4.2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均值对比65-66
- 5.4.3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标准差对比66
- 5.4.4 垂直弯管中段塞流与竖直管中段塞流压差波动幅度对比66-69
- 第六章 结论69-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越超,彭汉修,吴大亮,何利民;强烈段塞流消除方法的试验研究进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4年02期
2 顾汉洋;郭烈锦;;水平管段塞流气弹区液膜特性研究[J];化学工程;2006年11期
3 邢志东;;利用节流方法减少管道的段塞流[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11期
4 马华伟;何利民;罗小明;;严重段塞流压力波动特性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何利民;马华伟;罗小明;;严重段塞流周期特性实验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6 龚宁;;海上气液混输管线的段塞流问题[J];中国海洋平台;1993年04期
7 王鑫,何利民,陈振瑜,吕宇玲;空气-水两相段塞流的跟踪模拟及试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罗小明;何利民;陈振瑜;;下倾管段塞流液塞速度波动特性[J];化学工程;2006年06期
9 李国珍;张林东;董守平;;水平管道段塞流段塞频率实验研究[J];石油机械;2008年01期
10 赵越超;宋永臣;何利民;;严重段塞流中压力波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分析[J];化学工程;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夷平;王淑华;张华;王经;;水平气液两相流伪段塞流和段塞流的辨识及其理论预测[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高嵩;尤云祥;李巍;胡天群;;下倾管-立管严重段塞流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忠亮;罗京;卢进良;;BZ25-1油田段塞流影响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应用[A];2012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鞠朋朋;秦家钧;刘培林;;混输管线段塞流分析[A];2012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华伟;组合立管系统中严重段塞流特性及其消除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罗小明;气液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段塞流流动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田;含二氧化碳段塞流管道腐蚀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白鑫;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响应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3 谭练武;组合管线—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特性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方;管道结构对严重段塞流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牛殿国;强烈段塞流消除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李晓坤;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刘新野;海底混输管线严重段塞流的预测与控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邱湖淼;段塞流对线路冲击影响的应力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李文庆;气液两相段塞流流动机理的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10 沈海静;弯管中段塞流的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响应特性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