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
发布时间:2021-08-06 00:26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总体呈现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基于岩心常规分析、压汞、试油等资料,对比常用的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确定了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物性下限,并对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细—中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集层物性下限求取方法中启动压力梯度法、分布函数曲线法和含油产状法在研究区更具适用性,综合确定孔隙度下限为10.1%,渗透率下限为1.15 mD;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是影响研究区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控因素,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强溶蚀弱压实弱胶结型储集层的物性下限最低,此外,原油性质、埋藏深度等是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次要因素。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2020,4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莫西庄油田构造位置
(1)孔渗交会法研究表明,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一般呈现三段式(图2a),第1段随孔隙度增大,渗透率略有增加,说明该段孔隙连通性差,基本无渗流能力;第2段随孔隙度增大,渗透率明显增大,说明渗流能力逐渐增强;第3段随孔隙度增大,渗透率急剧增大,说明渗流能力快速增强[9,13]。基于上述特点,利用岩心分析资料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绘制了渗透率与孔隙度交会图,设置渗透率与孔隙度变化趋势线,即可得到渗透率随孔隙度增大开始剧烈变化的拐点,该拐点可视为储集层的物性下限。采用孔渗交会法对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渗透率与孔隙度关系进行分析,图2b中第1段与第2段之间出现明显变化的拐点,以此可以作为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的物性下限。该方法确定的孔隙度下限为10.6%,渗透率下限为0.68 m D。
(3)启动压力梯度法启动压力梯度法是从渗流角度出发,利用动态数据对储集层物性下限进行计算。对于低渗油藏,由于其储集层孔隙喉道细小,边界层效应不可忽略[18]。在孔隙喉道内,边界层所占比例大到一定程度后,渗流将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即渗流将不符合达西渗流,为非达西渗流。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大于孔隙喉道的启动压力梯度时,其中的流体才开始流动,即渗流开始进行。首先根据样品的驱动压力实验数据,计算出启动压力梯度,再通过下式计算渗透率(图4)
本文编号:3324725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2020,4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莫西庄油田构造位置
(1)孔渗交会法研究表明,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一般呈现三段式(图2a),第1段随孔隙度增大,渗透率略有增加,说明该段孔隙连通性差,基本无渗流能力;第2段随孔隙度增大,渗透率明显增大,说明渗流能力逐渐增强;第3段随孔隙度增大,渗透率急剧增大,说明渗流能力快速增强[9,13]。基于上述特点,利用岩心分析资料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绘制了渗透率与孔隙度交会图,设置渗透率与孔隙度变化趋势线,即可得到渗透率随孔隙度增大开始剧烈变化的拐点,该拐点可视为储集层的物性下限。采用孔渗交会法对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渗透率与孔隙度关系进行分析,图2b中第1段与第2段之间出现明显变化的拐点,以此可以作为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的物性下限。该方法确定的孔隙度下限为10.6%,渗透率下限为0.68 m D。
(3)启动压力梯度法启动压力梯度法是从渗流角度出发,利用动态数据对储集层物性下限进行计算。对于低渗油藏,由于其储集层孔隙喉道细小,边界层效应不可忽略[18]。在孔隙喉道内,边界层所占比例大到一定程度后,渗流将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即渗流将不符合达西渗流,为非达西渗流。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大于孔隙喉道的启动压力梯度时,其中的流体才开始流动,即渗流开始进行。首先根据样品的驱动压力实验数据,计算出启动压力梯度,再通过下式计算渗透率(图4)
本文编号:3324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2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