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台北凹陷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及其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发布时间:2021-08-07 09:07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体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古地貌未能准确确定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印模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确定了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利用残余地层厚度和古水深校正恢复了台北凹陷二叠纪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研究表明,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顶部发育的深灰色泥岩可以作为标志性的最大湖泛面和古地貌恢复的上标志层;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低凸—沟槽相间的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两大凹槽和多个次级沟槽发育区,梧桐沟组二段和梧桐沟组三段沉积充填后,古地貌变得较缓;继承性的古凸起和同沉积断层共同控制扇体的发育,隆中沟控制古水流方向及砂体展布,台北凹陷南部的同沉积断层七深断层和火深断层加剧了隆起与洼陷的坡折程度,构造脊限制了扇体向前推进的距离;低凸—沟槽相间控制扇体的展布;砂体主要沿着古沟槽向前推进,并充填沟槽。梧桐沟组沉积期,研究区总体上呈由早期坡陡水深断陷转向晚期坡缓水浅拗陷的古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台北凹陷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及其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图1 台北凹陷构造位置

梧桐,台北凹陷,厚度比


台北凹陷梧桐沟组二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只能解释出梧桐沟组的地层厚度,而各个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之下的残留地层厚度在二维地震剖面上难以确定,导致台北凹陷北部无井区域难以进行古地貌恢复。因此,在对台北凹陷南部凸起前缘的井上各个地层厚度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图2),根据各段所占地层厚度比例,对无井区域的地层厚度进行确定。从沉积规律来看,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由于物源供给充足,砂砾岩快速堆积,在凸起前缘,具有可容空间,沉积了巨厚的砂砾岩体,而梧桐沟组二段和梧桐沟组三段沉积期物源供给强度减弱,沉积物以杂色泥岩和薄层砂体为主,沉积厚度较梧桐沟组一段小。因此,根据钻井统计,梧桐沟组一段、梧桐沟组二段和梧桐沟组三段占梧桐沟组厚度比例分别为50%、20%和30%,据此可以利用二维地震资料恢复出台北凹陷北部无井区域梧桐沟组各段残余地层厚度[18](图3)。2.3 古水深校正及古地貌恢复

台北凹陷,梧桐,残余,地层


基准面旋回转换界面之下的残余地层厚度不能直接用于古地貌恢复,因为对于凹陷内部湖盆中心来说,由于物源供给不足,而湖盆可容纳空间较大,处于欠补偿的饥饿状态,沉积物以泥质为主,且相对于前缘位置厚度很小,但实际上其位于古地貌的湖盆中心[19]。因此,还需对基准面旋回转换界面之下的残余地层厚度进行古水深校正。正常来说,盆地的古水深主要依据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化石或遗迹化石来推测[20]。然而台北凹陷钻井分布局限且缺乏古生物相关分析资料,湖盆的古水深可根据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沉积相特征等多方面的标志来确定(表1)。将基准面旋回转换界面之下的残余地层厚度与古水深之和作为古地貌值,并将古地貌值按标志层顶界面拉平,则地层底界面形态可以代表地层沉积前古地貌[21]。按照此方法对梧桐沟组各段进行了古水深校正和古地貌恢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J]. 宋永,周路,吴勇,尤新才,牛志杰,任本兵.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6)
[2]古地貌恢复方法综述[J]. 左丽群.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3)
[3]渤海海域新近纪湖盆萎缩期古水深恢复——以渤东低凸起南端为例[J]. 潘文静,刘士磊,田德瑞,郭龙龙,王晓玲,王立红.  海洋地质前沿. 2019(04)
[4]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白垩纪古地貌及其对沉积的控制[J]. 高盾,杨少春,赵永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9(03)
[5]陆相断陷湖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砂体的控制——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西地区为例[J]. 李跃,李军辉,王子赫,李美芳,娄洪,王琦,孙海雷.  沉积学报. 2019(04)
[6]玛湖凹陷砾岩大油区勘探新突破及启示[J]. 唐勇,郭文建,王霞田,鲍海娟,吴海生.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2)
[7]古地貌对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以青藏高原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为例[J]. 赵帅,解习农,刘中戎,陆扬博,肖苏芸,邓雨恬.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2)
[8]鄂尔多斯盆地富黄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与古地貌恢复[J]. 吴颖,张金功,尹锦涛,孙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9]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高频旋回与古地貌特征[J]. 郭荣涛,张永庶,陈晓冬,张庆辉,王鹏,崔俊,姜营海,李亚峰,蒋启财,刘波.  沉积学报. 2019(04)
[10]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古地貌定量恢复新方法[J]. 乔博,刘海锋,何鎏,蔡明歌,张芳,袁继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04)



本文编号:3327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27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8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