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太阳区块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规律
发布时间:2021-08-07 15:35
针对川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太阳区块浅层页岩气藏埋藏浅、地层能量低和返排率高的特点,准确掌握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规律,制定针对性的试气制度,对提高单井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借鉴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规律,结合研究区已试气井排采规律,根据气液两相渗流理论和应力敏感分析方法将研究区水平井试气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总结出每个阶段的试气返排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排采制度。结果表明:以日产气量、日产水量和井口压力作为评价标准,选择最优焖井时间、油嘴直径和调整油嘴时机,可大大降低应力敏感带来的储集层伤害,充分释放单井产能,达到准确求取试气产能、提高单井采收率的目的,同时也为投产初期配产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套针对研究区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标准图版,用以指导现场生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太阳区块井位分布
太阳区块岩性剖面
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排采过程表现为“低压、低初产、高返排、慢递减”4大特点(图3),试气初期平均井口压力为7.7 MPa,仅为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的36%;试气平均日产气量为10.7×104m3,是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的51%,试气最大日产气量对应返排率为12.7%,是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的117%;投产后执行控压生产方式,表现为慢递减生产特征(图4),前6个月平均日产气量为3.4×104m3,年递减率为36%,最终采收率为20%。3 试气返排阶段划分和规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密切割分段压裂工艺在深层页岩气Zi2井的应用[J]. 范宇,周小金,曾波,宋毅,周拿云,陈娟.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2)
[2]涪陵页岩气田压裂后闷井工艺适应性初探[J]. 马莉,张驰,刘敦卿,廖如刚. 特种油气藏. 2019(01)
[3]川南威远地区W201井古生界海相页岩矿物特征[J]. 田兴旺,胡国艺,苏桂萍,孙奕婷,洪海涛,山述娇. 新疆石油地质. 2018(04)
[4]页岩气井返排规律及控制参数优化[J]. 韩慧芬,王良,贺秋云,杨建. 石油钻采工艺. 2018(02)
[5]涪陵页岩气井焖井时间与产能关系分析[J]. 张寅,李世恩.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05)
[6]关井时机对页岩气井返排率和产能的影响[J]. 张涛,李相方,杨立峰,李靖,王永辉,冯东,杨剑,李沛桓. 天然气工业. 2017(08)
[7]长宁区块页岩气井排液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探讨[J]. 韩慧芬,贺秋云,王良. 钻采工艺. 2017(04)
[8]页岩储集层岩心水化作用实验[J]. 钱斌,朱炬辉,杨海,梁兴,尹丛彬,石孝志,李德旗,李军龙,方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4)
[9]压裂液返排试验及返排制度优化研究[J]. 尹国君,许庆双,范传雷. 当代化工研究. 2016(10)
[10]页岩储集层脆性研究进展[J]. 张晨晨,董大忠,王玉满,蒋珊,管全中. 新疆石油地质. 2017(01)
本文编号:3328062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太阳区块井位分布
太阳区块岩性剖面
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排采过程表现为“低压、低初产、高返排、慢递减”4大特点(图3),试气初期平均井口压力为7.7 MPa,仅为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的36%;试气平均日产气量为10.7×104m3,是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的51%,试气最大日产气量对应返排率为12.7%,是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的117%;投产后执行控压生产方式,表现为慢递减生产特征(图4),前6个月平均日产气量为3.4×104m3,年递减率为36%,最终采收率为20%。3 试气返排阶段划分和规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密切割分段压裂工艺在深层页岩气Zi2井的应用[J]. 范宇,周小金,曾波,宋毅,周拿云,陈娟.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2)
[2]涪陵页岩气田压裂后闷井工艺适应性初探[J]. 马莉,张驰,刘敦卿,廖如刚. 特种油气藏. 2019(01)
[3]川南威远地区W201井古生界海相页岩矿物特征[J]. 田兴旺,胡国艺,苏桂萍,孙奕婷,洪海涛,山述娇. 新疆石油地质. 2018(04)
[4]页岩气井返排规律及控制参数优化[J]. 韩慧芬,王良,贺秋云,杨建. 石油钻采工艺. 2018(02)
[5]涪陵页岩气井焖井时间与产能关系分析[J]. 张寅,李世恩.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05)
[6]关井时机对页岩气井返排率和产能的影响[J]. 张涛,李相方,杨立峰,李靖,王永辉,冯东,杨剑,李沛桓. 天然气工业. 2017(08)
[7]长宁区块页岩气井排液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探讨[J]. 韩慧芬,贺秋云,王良. 钻采工艺. 2017(04)
[8]页岩储集层岩心水化作用实验[J]. 钱斌,朱炬辉,杨海,梁兴,尹丛彬,石孝志,李德旗,李军龙,方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4)
[9]压裂液返排试验及返排制度优化研究[J]. 尹国君,许庆双,范传雷. 当代化工研究. 2016(10)
[10]页岩储集层脆性研究进展[J]. 张晨晨,董大忠,王玉满,蒋珊,管全中. 新疆石油地质. 2017(01)
本文编号:3328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2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