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非洲地区裂谷盆地类型及油气成藏特征

发布时间:2021-08-21 00:43
  非洲地区发育多期多类裂谷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为指导非洲地区油气勘探与战略选区,对非洲地区裂谷盆地形成期次、类型及重点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非洲地区主要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期裂谷盆地,形成卡鲁裂谷系、中西非陆内裂谷系、北非陆缘裂谷系及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系;按原型盆地成因,可划分为与热隆拉张有关的主动裂谷盆地以及与走滑或区域伸展应力场有关的被动裂谷盆地;根据盆地所处构造位置及基底特征,可划分为陆内裂谷盆地、陆间裂谷盆地、拗拉谷裂谷盆地和陆缘裂谷盆地。②因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结构的不同,导致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存在差异。北非陆缘裂谷盆地发育海相优质烃源岩,以中—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油气主要富集在差异沉降形成的断垒区;中西非陆内裂谷盆地多期裂谷叠置,主力成藏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油气主要分布在古近系、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不同层系中;东非陆内裂谷盆地形成晚,以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勘探. 2020,2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非洲地区裂谷盆地类型及油气成藏特征


非洲地区主要沉积盆地分布图(据文献[23]修改)

剖面图,裂谷系,盆地,油藏


东非裂谷盆地发育时间较晚,以单旋回断陷为主,现今热流高,油气富集在新生界中。东非裂谷系主要在西支阿尔伯特盆地、东支洛基查盆地有油气发现。阿尔伯特盆地面积为23000km2,沉积厚度超5000m,以古近系和新近系为主。烃源岩为中新统湖相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TOC为1%~3%;储层为中新统—上新统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砂岩,孔隙度为20%~32%,渗透率为200~3000m D;盖层为湖侵期泥页岩;主要为断块型圈闭(图2)。洛基查盆地烃源岩为渐新统—中新统Lokone组泥岩;主要储层为中新统Auwerwer组砂岩,次要储层为Lokone组砂岩,储层厚度可达100m;盖层为中新统—上新统泥岩。已证实该盆地存在陡坡带和缓坡带砂体两类成藏组合。坦噶尼喀盆地勘探程度非常低,仍以双断式地堑结构为主,沉积厚度大,预测存在有效生储盖组合,断鼻、断块及断背斜等圈闭发育,北部Cape Kalamba附近湖底见油气苗,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盖层的厚度与有效性[25]。3 陆缘被动裂谷盆地

剖面图,盆地,裂谷,地质剖面图


泛非运动时期至石炭纪,北非陆缘被动裂谷盆地处于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坳陷,沉积了寒武系—奥陶系石英砂岩,构成了盆地内最早的沉积。海西运动时期,盆地抬升遭受剥蚀,海西运动之后主要发生了3期裂谷活动:晚石炭世—侏罗纪受控于冈瓦纳古陆北缘的裂解和新特提斯洋打开,发生第一期大规模裂谷活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随着大西洋中段裂开及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之间的分裂,发生第二期裂谷活动;古新世受北非与欧洲板块右旋剪切相对运动形成的局部拉张作用影响,发生第三期裂谷活动。锡尔特盆地第二裂谷期白垩纪断陷活动强烈,形成了盆地最主要的沉积中心,沉积厚层白垩纪碎屑岩;第三裂谷期古近纪裂谷持续活动,沉积中心得到进一步强化。渐新世以后,盆地进入被动大陆边缘期,并最终形成现今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26](图3)。3.2 油气成藏特征


本文编号:3354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54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