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多期成藏机制
发布时间:2021-08-21 08:29
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广泛分布,伴有稠油、正常油和天然气,具有多期成藏与多期改造混合的特征,油气富集规律异常复杂。针对志留系沥青、残留原油(抽提物)和包裹体油,分别从显微红外光谱、分子地化和包裹体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区复杂的油气充注、混合和被改造过程研究,总结顺9井区和顺10井柯坪塔格组上段(S1k3-3和S1k3-1)和下段(S1k1)烃类聚集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地层已进入成岩作用晚期,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等。根据烃类包裹体岩相学分析、荧光和冷阴极发光等特征,总结出顺9井区成岩序次为石英颗粒内裂纹→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穿石英颗粒裂纹(未穿石英加大边)→晚期方解石胶结物/穿石英颗粒裂纹(穿过石英加大边);顺10井成岩序次为石英颗粒内裂纹→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穿石英颗粒裂纹。论文首次应用储层沥青–单个油包裹体–原油显微红外光谱系统分析辅助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实验发现设定噪音目标在...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多期成藏机制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构造特征顺托果勒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北部斜坡区,是在加里东中期形成并在海西早期、晚期以及印支运动中加强改造的继承性古隆起,北侧紧邻沙雅起,西侧为阿瓦提坳陷,西南侧与卡塔克隆起相接,东侧与满加尔凹陷紧邻,南侧为古城墟隆起(图 2.1)。
中昆仑地体与塔里木板块南缘碰撞拼接,引起塔中东南部强烈的逆冲褶变形(图 2.2d)(黄太柱,2014)。塔中北坡志留系从顺托果勒低隆向古城墟隆西段逐层上超,古城墟隆起高部位志留系遭受严重剥蚀,并缺失整个泥盆系。南方向的挤压应力使塔中北坡地区 NE 向走滑断裂重生并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成一系列雁列构造、羽状构造等(黄太柱,20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成藏期差异性分析[J]. 王倩茹,陈红汉,赵玉涛,唐大卿. 地球科学. 2018(02)
[2]珠江口盆地深水区CO2成因、分布规律与风险带预测[J]. 陈红汉,米立军,刘妍鷨,韩晋阳,孔令涛. 石油学报. 2017(02)
[3]单个油包裹体和微区沥青显微红外光谱分峰拟合技术及应用[J]. 王倩茹,陈红汉,胡守志,赵玉涛,陈慧钦. 地球科学. 2016(11)
[4]库车坳陷迪北气藏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历史[J]. 李峰,姜振学,李卓,刘建良,王赢,罗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5]塔里木盆地深层原油热演化特征——热模拟实验的证据[J]. 孙浩,李素梅,庞秋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06)
[6]K-Ar法与Ar-Ar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的适用性[J]. 李军杰,刘汉彬,张佳,金贵善,张建峰,韩娟. 地质学报. 2015(S1)
[7]K-Ar法和Ar-Ar法两种定年方法的差异性对比及讨论[J]. 卢磊勋,杜萌,邵瀚石. 辽宁化工. 2015(08)
[8]聚集型高演化天然固体沥青成因——以湘西脉状碳沥青为例[J]. 王崇敬,曹代勇,陈健明,张鹤,周荣洲,周济,杨光. 科技导报. 2014(24)
[9]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J]. 黄太柱. 石油实验地质. 2014(03)
[10]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性与热成熟度评价[J]. 陈红汉. 石油学报. 2014(03)
博士论文
[1]走滑断裂带深成岩溶作用机制[D]. 李培军.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储层流体包裹体技术研究与应用[D]. 潘雪峰.西南石油大学 2013
[3]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台地结构特征及其对烃源岩的制约[D]. 肖莹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硕士论文
[1]塔中北坡三顺地区古生代断裂构造特征[D]. 燕同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贾存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335525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多期成藏机制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构造特征顺托果勒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北部斜坡区,是在加里东中期形成并在海西早期、晚期以及印支运动中加强改造的继承性古隆起,北侧紧邻沙雅起,西侧为阿瓦提坳陷,西南侧与卡塔克隆起相接,东侧与满加尔凹陷紧邻,南侧为古城墟隆起(图 2.1)。
中昆仑地体与塔里木板块南缘碰撞拼接,引起塔中东南部强烈的逆冲褶变形(图 2.2d)(黄太柱,2014)。塔中北坡志留系从顺托果勒低隆向古城墟隆西段逐层上超,古城墟隆起高部位志留系遭受严重剥蚀,并缺失整个泥盆系。南方向的挤压应力使塔中北坡地区 NE 向走滑断裂重生并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成一系列雁列构造、羽状构造等(黄太柱,20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成藏期差异性分析[J]. 王倩茹,陈红汉,赵玉涛,唐大卿. 地球科学. 2018(02)
[2]珠江口盆地深水区CO2成因、分布规律与风险带预测[J]. 陈红汉,米立军,刘妍鷨,韩晋阳,孔令涛. 石油学报. 2017(02)
[3]单个油包裹体和微区沥青显微红外光谱分峰拟合技术及应用[J]. 王倩茹,陈红汉,胡守志,赵玉涛,陈慧钦. 地球科学. 2016(11)
[4]库车坳陷迪北气藏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历史[J]. 李峰,姜振学,李卓,刘建良,王赢,罗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5]塔里木盆地深层原油热演化特征——热模拟实验的证据[J]. 孙浩,李素梅,庞秋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06)
[6]K-Ar法与Ar-Ar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的适用性[J]. 李军杰,刘汉彬,张佳,金贵善,张建峰,韩娟. 地质学报. 2015(S1)
[7]K-Ar法和Ar-Ar法两种定年方法的差异性对比及讨论[J]. 卢磊勋,杜萌,邵瀚石. 辽宁化工. 2015(08)
[8]聚集型高演化天然固体沥青成因——以湘西脉状碳沥青为例[J]. 王崇敬,曹代勇,陈健明,张鹤,周荣洲,周济,杨光. 科技导报. 2014(24)
[9]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J]. 黄太柱. 石油实验地质. 2014(03)
[10]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性与热成熟度评价[J]. 陈红汉. 石油学报. 2014(03)
博士论文
[1]走滑断裂带深成岩溶作用机制[D]. 李培军.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储层流体包裹体技术研究与应用[D]. 潘雪峰.西南石油大学 2013
[3]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台地结构特征及其对烃源岩的制约[D]. 肖莹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硕士论文
[1]塔中北坡三顺地区古生代断裂构造特征[D]. 燕同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贾存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3355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5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