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视角下世界石油流动的竞合态势演变及对中国石油合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9-07 20:44
世界石油流动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加,从复杂网络分析视角考察石油流动中主要贸易国及其所处地缘区之间的相对地位及变动,并分析中国在其中的竞合关系,有利于从与出口地缘区合作和与进口地缘区合作两个方面,全面审视中国石油合作的总体格局、重点合作国家和可能的模式创新。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石油流动仍由主要出口地缘区主导,逐步演变为俄罗斯—中亚、美国—加拿大和中东三足鼎立的出口竞争格局,但出口地缘区的多元化和地位相对变动也为进口国调整合作关系提供了机遇;(2)亚太地区逐步成为世界石油流动的竞合焦点,但由于区内大国缺乏互济交流,降低了地区的整体核心地位和对石油流动的调控力,中国也深陷进口分散化、出口大国博弈和进口大国制衡三大困境中;(3)中国应与核心出口地缘区重点合作,与其他出口地缘区稳定合作并创新合作模式,与亚太其他进口国基于进口份额协调机制、来源错位竞争机制和国际贸易中心分工协作机制,开展区内互济交流合作,以改善中国在世界石油流动格局中的竞合环境,保障石油供需平衡、降低供给风险。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世界石油流动竞合态势
在美国、俄罗斯—中亚、非洲和拉美竞逐亚太市场的过程中,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成为必争之地,而美国作为世界石油流动的调控枢纽,是其中最重要的博弈力量。在中国—拉美贸易关系中,虽然美国对拉美石油的需求正趋减少,但拉美素为美国实施石油大进大出战略、维持中介调控枢纽地位的重要支点之一,因而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拉美的既得份额;并且,美国作为新晋石油出口大国,其扩大对中国出口的意图也与中国—拉美贸易产生一定冲突;此外,美国素来视拉美为“后院”,因而中国扩大与拉美石油合作被看作是对美国地缘政治利益的侵犯,必然受到美国的阻挠;加之拉美资源民族主义深厚,亦增加了中国与拉美合作的政治风险。在中国—非洲贸易关系中,虽然美国与非洲的石油贸易关系已趋减少,但这也触发了美国对在非势力减弱的焦虑,并忌惮中非贸易会扩大中国在非影响力,因而美国已开启重返非洲的战略部署,成为中非扩大石油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与俄罗斯—中亚的贸易关系中,美国对俄罗斯的遏制始终不变,特别是当前美国在石油出口和定价上与俄罗斯的竞争进一步升级,美国会通过对俄制裁等手段影响中俄贸易。(3)进口大国制衡困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能源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与能源竞合关系[J]. 何则,杨宇,刘毅,金凤君. 地理科学进展. 2019(10)
[2]世界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格局及成因分析[J]. 王诺,张进,吴迪,赵伟杰.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3)
[3]2017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田春荣. 国际石油经济. 2018(03)
[4]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国石油流动格局及供应安全分析[J]. 刘立涛,沈镭,刘晓洁,成升魁,钟帅,曹植,张超,孔含笑,孙艳姿. 资源科学. 2017(08)
[5]中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及增长动因分解[J]. 李兰兰,徐婷婷,李方一,焦建玲.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4)
[6]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J]. 马远,徐俐俐. 国际贸易问题. 2016(11)
[7]基于空间视角的资源流动内涵与构成要素的再思考[J]. 张新林,赵媛. 自然资源学报. 2016(10)
[8]“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及演变[J]. 赵媛,沈绿筠,郝丽莎.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5)
[9]基于社会网络的国际原油贸易格局演化研究[J]. 刘建. 国际贸易问题. 2013(12)
[10]国际石油贸易网络的演化规律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J]. 安海忠,陈玉蓉,方伟,高湘昀.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22)
博士论文
[1]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与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优化策略[D]. 程淑佳.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0219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世界石油流动竞合态势
在美国、俄罗斯—中亚、非洲和拉美竞逐亚太市场的过程中,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成为必争之地,而美国作为世界石油流动的调控枢纽,是其中最重要的博弈力量。在中国—拉美贸易关系中,虽然美国对拉美石油的需求正趋减少,但拉美素为美国实施石油大进大出战略、维持中介调控枢纽地位的重要支点之一,因而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拉美的既得份额;并且,美国作为新晋石油出口大国,其扩大对中国出口的意图也与中国—拉美贸易产生一定冲突;此外,美国素来视拉美为“后院”,因而中国扩大与拉美石油合作被看作是对美国地缘政治利益的侵犯,必然受到美国的阻挠;加之拉美资源民族主义深厚,亦增加了中国与拉美合作的政治风险。在中国—非洲贸易关系中,虽然美国与非洲的石油贸易关系已趋减少,但这也触发了美国对在非势力减弱的焦虑,并忌惮中非贸易会扩大中国在非影响力,因而美国已开启重返非洲的战略部署,成为中非扩大石油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与俄罗斯—中亚的贸易关系中,美国对俄罗斯的遏制始终不变,特别是当前美国在石油出口和定价上与俄罗斯的竞争进一步升级,美国会通过对俄制裁等手段影响中俄贸易。(3)进口大国制衡困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能源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与能源竞合关系[J]. 何则,杨宇,刘毅,金凤君. 地理科学进展. 2019(10)
[2]世界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格局及成因分析[J]. 王诺,张进,吴迪,赵伟杰.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3)
[3]2017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田春荣. 国际石油经济. 2018(03)
[4]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国石油流动格局及供应安全分析[J]. 刘立涛,沈镭,刘晓洁,成升魁,钟帅,曹植,张超,孔含笑,孙艳姿. 资源科学. 2017(08)
[5]中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及增长动因分解[J]. 李兰兰,徐婷婷,李方一,焦建玲.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4)
[6]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J]. 马远,徐俐俐. 国际贸易问题. 2016(11)
[7]基于空间视角的资源流动内涵与构成要素的再思考[J]. 张新林,赵媛. 自然资源学报. 2016(10)
[8]“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及演变[J]. 赵媛,沈绿筠,郝丽莎.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5)
[9]基于社会网络的国际原油贸易格局演化研究[J]. 刘建. 国际贸易问题. 2013(12)
[10]国际石油贸易网络的演化规律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J]. 安海忠,陈玉蓉,方伟,高湘昀.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22)
博士论文
[1]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与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优化策略[D]. 程淑佳.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0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9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