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aly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及开发方案调整
发布时间:2017-05-01 14:03
本文关键词:Nuraly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及开发方案调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Nuraly油田隶属于哈萨克斯坦克兹洛尔达州Terenozek区,距克兹洛尔达市中心140公里,属于储层物性非均质较强的中孔中渗砂岩油藏。本文主要研究白垩系M层,主力层为M-II-3。截止2014年10月,主力层M-II-3采出程度14.80%,剩余地质储量624.36×104t;非主力层M-II-1采出程度3.07%,剩余地质储量223.96×104t。目前,该油田白垩系M层自2003年开发至今,已历尽10余年,由于储层物性非均质性较强,层间差异大,目前的生产环境与最初开发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在结合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Nuraly油田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层构造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净毛比模型及含油饱和度模型。并在地质建模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M层系的37口井进行了生产历史拟合,单井拟合率83.8%。通过对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及富集规律的研究,并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分析剩余油生产的原因,其中对于主力层M-II-3层,主要问题为:储层物性非均质严重、注采井网不完善、射开程度不完善以及注采参数的不匹配;非主力层M-II-1层主要问题为:注采井网不完善,井网密度小,综合上述研究,我们提出了优化开发调整方案。
【关键词】:三维地质模型 数值模拟 生产动态分析 开发方案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1.2.1 开发动态分析7-9
- 1.2.2 在开发方案调整方面9-10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0-12
- 第二章 NURALY油田地质概况和开发现状12-17
- 2.1 地质概况12-16
- 2.1.1 地层的划分12-13
- 2.1.2 构造特征13-14
- 2.1.3 储层物性特征14-16
- 2.2 开发现状16-17
- 第三章 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17-22
- 3.1 数据准备17
- 3.2 地质模型建立17-21
- 3.2.1 构造建模17-18
- 3.2.2 岩相建模18-19
- 3.2.3 属性建模19-21
- 3.3 三维地质模型效果评价21-22
- 第四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22-29
- 4.1 模型的建立22-23
- 4.1.1 模拟层的划分22
- 4.1.2 数值模拟所需参数22-23
- 4.2 历史拟合23-26
- 4.2.1 储量拟合23-24
- 4.2.2 压力拟合24
- 4.2.3 油藏开发指标的拟合24-26
- 4.3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26-28
- 4.4 剩余储量丰度特征28-29
- 第五章 剩余油分析与生产动态分析29-62
- 5.1 剩余油分布特征29-33
- 5.1.1 剩余油控制因素29
- 5.1.2 剩余油分布及富集规律29-33
- 5.2 生产动态分析33-62
- 5.2.1 M-II-3 层生产动态分析33-56
- 5.2.2 M-II-1 层生产动态分析56-62
- 第六章 开发方案调整62-91
- 6.1 M-II-3 层开发方案调整62-83
- 6.1.1 Nly26井组开发方案调整63-70
- 6.1.2 Nly28井组开发方案调整70-76
- 6.1.3 Nly8井组开发方案调整76-83
- 6.2 M-II-1 层开发方案调整83-91
- 6.2.1 Nly32井组开发方案调整83-91
- 结论91-92
- 致谢92-93
- 参考文献93-9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6-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汝东 ,张洪庆;动动开发井组核算的脑筋[J];石油企业管理;2001年11期
2 陈少军;赵洪涛;;井组承包亮“高招”[J];中国石油企业;2008年06期
3 张杨;卢江涛;闫君丽;;井组数摸技术在文明寨油田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4年05期
4 刘海翔;刘汪威;陈剑W,
本文编号:339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