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酯型柴油抗磨剂的合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10-20 05:14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关注,纷纷提高了车用燃油中的硫、氮等元素的含量指标要求。在降低硫含量的过程中,具有润滑性能的组分一起被脱除,导致柴油的润滑性大大降低,当柴油发动机运行时会严重损坏发动机精密部件,甚至会导致油泵漏油,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和开发性能优良的柴油抗磨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油酸和碳数为3的多元醇为原料,考察了各单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选出适合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得到单油酸甘油酯的合成条件为:中间体硼酸双甘油酯与油酸物质的量的比为1:1.5,反应温度为155℃,反应时间为4.5h,固体酸HND-260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的3%,带水剂二甲苯为50 mL,酯化率达到86.1%;混合油酸甘油酯的合成条件为:原料甘油与油酸物质的量的比为1:1.2、反应时间为3.5h、固体酸SQ-Z-G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的0.55%、反应温度为225℃,在此条件下酯化率为99.61%;1,2-丙二醇油酸酯的合成条件为:油酸与1,2-丙二醇物质的量的比为1:1.1,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6h,催化剂HND-260用量为油...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FRR高频往复试验法仪器简图与试验原理图示
图 1-3 四球试验机仪器简图与试验原理图架试验法验法由于其具有设备便宜、方便等特点,是实验室中评价油品及方法。分配类泵台架试验和回转类泵台架试验是使用最多的两泵型适用于不同环境。选择的依据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由存在的二是泵在制造时测试的实验结果制定的。目的及意义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我国规定车用柴油中硫含量由国Ⅳ标低至国Ⅴ标准中的不高于 10 mg/kg。在加氢脱硫的过程中,一些物和硫组分一起被脱除,导致柴油的润滑性大大降低,在柴油机密部件,严重时会导致油泵漏油,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年限严重。柴油抗磨性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铁表面形成吸附膜,起到润滑作用。经过文献查阅,不饱和脂肪酸酯类抗磨剂其本
3-10中产物TG曲线可以看出,N2做载气的条件下,有两个失重区,其内失重明显,说明样品在 400℃~450℃之间发生了剧烈的裂解反应量较低,基本分解完成。通过对产物进行热重分析,可以得出产物比后开始分解,作为柴油抗磨剂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油膜热稳定性好,可高温破坏保护膜的结构从而破裂。油酸甘油酯的抗磨性能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 WFD-C1 来测试柴油的磨斑直径,中海沥柴油,参照标准 Q/SH CG 57-2017《柴油抗磨剂技术要求》,在加量为斑直径小于 420 μm 作为柴油抗磨剂合格的指标。合成 GMO 和市售定结果列于表 3-5 中,实验结果如图 3-11、图 3-12 和图 3-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亚油酸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与性能评价[J]. 花飞. 中国油脂. 2018(12)
[2]研究酸型脂型抗磨剂对柴油质量的影响[J]. 梁超. 化工管理. 2018(21)
[3]中国石化企业柴油抗磨剂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解读[J]. 丁秀瓶,顾培蕾,李爱文,蔺建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04)
[4]柴油抗磨剂的分子结构设计[J]. 王祥,李妍,刘金胜,蔺建民,张建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8(02)
[5]环烷酸酯抗磨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J]. 王娟,郭宝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8(03)
[6]抗氧及摩擦改进剂的发展研究[J]. 林科宇,史永刚,贺越康,王晓娟,林振兴. 当代化工. 2018(02)
[7]柴油抗磨剂对柴油质量影响分析[J]. 尹彤华. 当代石油石化. 2018(02)
[8]低硫柴油润滑性能研究现状[J]. 苏慧君,石锦献,代凤.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6)
[9]几种氨基酸类缓蚀剂在铁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J]. 郭雷,沈珣,KAYA Savas,石维,朱艳丽. 表面技术. 2017(04)
[10]直链脂肪酸酯类抗磨剂对超低硫柴油润滑性能的影响[J]. 胡泽祥,陶志平,李进,赵杰. 润滑与密封. 2017(03)
硕士论文
[1]生物柴油组分的润滑性能及其在铁表面吸附行为模拟探究[D]. 罗演强.江苏大学 2016
[2]柴油抗磨剂清洁化合成技术研究[D]. 杨栩.西安石油大学 2015
[3]柴油抗磨剂的研究[D]. 刘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
本文编号:3446310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FRR高频往复试验法仪器简图与试验原理图示
图 1-3 四球试验机仪器简图与试验原理图架试验法验法由于其具有设备便宜、方便等特点,是实验室中评价油品及方法。分配类泵台架试验和回转类泵台架试验是使用最多的两泵型适用于不同环境。选择的依据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由存在的二是泵在制造时测试的实验结果制定的。目的及意义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我国规定车用柴油中硫含量由国Ⅳ标低至国Ⅴ标准中的不高于 10 mg/kg。在加氢脱硫的过程中,一些物和硫组分一起被脱除,导致柴油的润滑性大大降低,在柴油机密部件,严重时会导致油泵漏油,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年限严重。柴油抗磨性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铁表面形成吸附膜,起到润滑作用。经过文献查阅,不饱和脂肪酸酯类抗磨剂其本
3-10中产物TG曲线可以看出,N2做载气的条件下,有两个失重区,其内失重明显,说明样品在 400℃~450℃之间发生了剧烈的裂解反应量较低,基本分解完成。通过对产物进行热重分析,可以得出产物比后开始分解,作为柴油抗磨剂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油膜热稳定性好,可高温破坏保护膜的结构从而破裂。油酸甘油酯的抗磨性能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 WFD-C1 来测试柴油的磨斑直径,中海沥柴油,参照标准 Q/SH CG 57-2017《柴油抗磨剂技术要求》,在加量为斑直径小于 420 μm 作为柴油抗磨剂合格的指标。合成 GMO 和市售定结果列于表 3-5 中,实验结果如图 3-11、图 3-12 和图 3-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亚油酸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与性能评价[J]. 花飞. 中国油脂. 2018(12)
[2]研究酸型脂型抗磨剂对柴油质量的影响[J]. 梁超. 化工管理. 2018(21)
[3]中国石化企业柴油抗磨剂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解读[J]. 丁秀瓶,顾培蕾,李爱文,蔺建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04)
[4]柴油抗磨剂的分子结构设计[J]. 王祥,李妍,刘金胜,蔺建民,张建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8(02)
[5]环烷酸酯抗磨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J]. 王娟,郭宝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8(03)
[6]抗氧及摩擦改进剂的发展研究[J]. 林科宇,史永刚,贺越康,王晓娟,林振兴. 当代化工. 2018(02)
[7]柴油抗磨剂对柴油质量影响分析[J]. 尹彤华. 当代石油石化. 2018(02)
[8]低硫柴油润滑性能研究现状[J]. 苏慧君,石锦献,代凤.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6)
[9]几种氨基酸类缓蚀剂在铁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J]. 郭雷,沈珣,KAYA Savas,石维,朱艳丽. 表面技术. 2017(04)
[10]直链脂肪酸酯类抗磨剂对超低硫柴油润滑性能的影响[J]. 胡泽祥,陶志平,李进,赵杰. 润滑与密封. 2017(03)
硕士论文
[1]生物柴油组分的润滑性能及其在铁表面吸附行为模拟探究[D]. 罗演强.江苏大学 2016
[2]柴油抗磨剂清洁化合成技术研究[D]. 杨栩.西安石油大学 2015
[3]柴油抗磨剂的研究[D]. 刘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
本文编号:3446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4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