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管道微小泄漏内检测近场声信号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07:15
  声学内检测法有较高的管道泄漏检测灵敏度,而目前对泄漏声源附近近场声信号研究较少。基于Lighthill声类比的流场-声场混合的仿真方法,计算了不同泄漏孔径、不同管道内压下整个近场计算域的声场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泄漏声源是一种宽频噪声,在大于特征频率的频段,信号衰减,之前则保持稳定;管内声信号是泄漏声源在管壁束缚下的频散传播,在小于一阶模态频率内,传播平面波,大于一阶模态频率有多个模态的反射波。根据仿真分析结果,选取13.1 k Hz频段作为泄漏信号特征识别优选频段,得到泄漏量与该频段内能量呈正相关关系。搭建模拟泄漏测试平台,测试球形内检测样机,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可检测0.15 L/min泄漏量,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可较好的吻合。研究结论对近距离听声内检测方法在声传感单元选型设计、声信号处理等方面有理论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6,3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管道微小泄漏内检测近场声信号特性研究


基于Lighthill声类比的混合声场仿真步骤Fig.1Hybridaero-acousticcalculationprocess

云图,物理模型,边界条件


肅FD软件Fluent进行非定常的CFD仿真计算,得到声源域各网格点的各个瞬态的流体参数,比如,密度ρ以及速度v等(对于不可压缩流,则仅提取流速数据),然后通过ACTRAN软件的ICFD模块依照式(4)将流体域的结果变量积分插值到声学网格上,然后通过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最后在整个声学计算域进行声传播的计算,最终得到整个声学计算域的声学参数。图1基于Lighthill声类比的混合声场仿真步骤Fig.1Hybridaero-acousticcalculationprocessbasedonLighthill’ssimulation2.2CFD与CAA模型首先进行流体计算域的瞬态仿真。图2给出了计算的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管道长度为250mm,管道直径为油气管道最常见的8inch即200mm管径。考虑到管道壁厚,在管道上方的中间部分有一个6mm高的小支管,孔径为d。左侧为流速入口,初始平均流速为z方向,大小为2m/s,右侧为压力出口1,设置为管道内压,大小为P1,泄漏口出的压力设置为大气压,其值为0Pa。图3是利用ICEM对计算域划分的三维六面体网格,为了在泄漏孔处得到更好的计算精度,对泄漏孔处进行的20个小区域的划分,整个计算域有400000个网格单元,网格整体质量大于0.7。图2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Fig.2Physicalmodelandboundarycondition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ES)进行湍流计算,泄漏孔径d=1mm,管道内压P1=5MPa,管内流体设置为水。选用PISO作为压力-速度耦合器的算法,采用PRESTO!离散化方法将单元格压力数据插值到面网格上。时间步长Δt=1×10-6,整个计算在1000步后达到收敛,残差值在10-5以内。图3CFD计算的三维六面体网格Fig.33DCFDmeshofthephysicalmodel图4给出了在1mm泄漏孔径附近的压力以及流速云图。图中可以看出,在泄漏“小支管”与主管道的交叉点附近

云图,六面体网格,泄漏口


3是利用ICEM对计算域划分的三维六面体网格,为了在泄漏孔处得到更好的计算精度,对泄漏孔处进行的20个小区域的划分,整个计算域有400000个网格单元,网格整体质量大于0.7。图2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Fig.2Physicalmodelandboundarycondition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ES)进行湍流计算,泄漏孔径d=1mm,管道内压P1=5MPa,管内流体设置为水。选用PISO作为压力-速度耦合器的算法,采用PRESTO!离散化方法将单元格压力数据插值到面网格上。时间步长Δt=1×10-6,整个计算在1000步后达到收敛,残差值在10-5以内。图3CFD计算的三维六面体网格Fig.33DCFDmeshofthephysicalmodel图4给出了在1mm泄漏孔径附近的压力以及流速云图。图中可以看出,在泄漏“小支管”与主管道的交叉点附近出现了负压(-4MPa),在泄漏孔处产生大量的湍流流动,在负压区域流速高达140m/s。根据Lighthill的理论,湍流脉动产生声,图4(a)泄漏口附近的压力云图(Pa);(b)泄漏口附近的流速云图(m/s)(P1=5MPa,V=2m/s,d=1mm)Fig.4(a)Zoom-inviewofpressurecontoursaroundleakhole(Pa);(b)Velocitycontoursaroundleakhole(m/s)(P1=5MPa,V=2m/s,d=1m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虚拟仪器的清管器内检地图标记测试系统[J]. 赵弘,苏鑫,黄涵宇.  电子测量技术. 2015(01)
[2]基于ARM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 袁雪,张志文,司庆丹.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4(11)
[3]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靳世久,杨晓霞,陈世利,黄玉秋,郭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4(09)
[4]基于改进EMD的输油管道泄漏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 赵利强,王建林,于涛.  仪器仪表学报. 2013(12)
[5]输油管道微小泄漏球形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J]. 刘渊,陈世利,郭世旭,赵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2(06)
[6]基于相关分析和近似熵的管道泄漏声信号特征提取及辨识方法[J]. 杨进,文玉梅,李平.  仪器仪表学报. 2009(02)
[7]瞬态负压波结构模式识别法原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J]. 靳世久,王立宁,李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1998(01)



本文编号:3446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46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d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