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不同产能状态下龙王庙组的储层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27 02:12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安岳特大型气田的主力产气层,认识和刻画其储层特征对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基于对安岳气田不同产能状态下龙王庙组储层的岩性、类型以及不同类型储层的厚度占比和孔洞发育情况的分析,建立高产井、中产井、低产井和干井中储层特征与油气产能的联系,其结果表明:龙王庙组储层主要发育于颗粒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层段,储集空间有溶蚀孔洞、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和裂缝等,其中,孔洞和孔隙是主要类型;孔洞型储层是安岳气田中龙王庙组高产井的主导储层,其占比、孔洞发育密度、孔洞大小、孔洞段的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等是影响油气产能的主要因素;孔洞型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孔径呈双峰分布,表现为大尺寸(毫米级和微米级)的孔洞和小尺寸(纳米级)的晶间孔、晶间溶孔;孔隙型储层的孔隙分布均匀,孔径呈单峰分布,主要发育微米级孔隙。
【文章来源】:石油学报. 2020,41(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沉积相及岩性特征(据文献[3,9]修改)
受控于沉积相带和高频沉积旋回,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的颗粒白云岩与泥晶白云岩呈韵律分布。其中,颗粒白云岩的厚度占比达61.56%,颗粒以砂屑和鲕粒为主。颗粒白云岩受后期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改造后可转化为结晶白云岩[13-14]。龙王庙组储层主要分布于颗粒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层段,其平均孔隙度分别为3.26%和4.35%,二者总的平均孔隙度为4.28%,平均渗透率为0.096 mD(图2)。泥晶白云岩的平均孔隙度仅为1.52%,储层不发育。3.2 储集空间
不同井中孔洞型储层的占比与单位层段内的产能呈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图5(b)],而孔隙型储层的占比和非储层段的占比与单位层段内的产能呈负相关[图5(c)、图5(d)]。低产井和干井中储层不发育,以非储层和裂缝型储层为主。分析表明,孔洞型储层是安岳气田的高产井中龙王庙组的主导储层,而孔洞型储层的占比、孔洞的发育密度、孔洞大小、孔洞段的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等是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例如,MX23井和MX204井均发育孔洞型,MX23井中孔洞型储层的厚度占比、孔洞段单层最大厚度和累计厚度等均不及MX204井,但其天然气产能却与MX204井相当,主要原因在于MX23井储层的孔洞发育密度为189.7个/m,远大于MX204井的71.9个/m。图4 不同产能状态下不同类型储层的岩性、孔隙度和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中地区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成因机制[J]. 杨威,魏国齐,谢武仁,马石玉,金惠,苏楠,孙爱,沈珏红,郝翠果,武赛军. 石油学报. 2020(04)
[2]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沉积组合及其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J]. 杨伟强,刘正,陈浩如,兰才俊,徐哲航,卢朝进,邹华耀. 古地理学报. 2020(02)
[3]生烃伴生酸性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效应的模拟实验[J]. 丁茜,何治亮,王静彬,朱东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01)
[4]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新进展[J]. 马永生,何治亮,赵培荣,朱宏权,韩俊,尤东华,张军涛. 石油学报. 2019(12)
[5]安岳气田震旦系、寒武系气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杨跃明,杨雨,杨光,宋家荣,文龙,邓传光,夏茂龙,冉崎,段国彬,罗冰,谢冰. 石油学报. 2019(04)
[6]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领域[J]. 魏国齐,杨威,谢武仁,金惠,苏楠,孙爱,沈珏红,郝翠果. 石油学报. 2018(12)
[7]四川盆地东缘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韩波,何治亮,任娜娜,田海芹,马强. 岩性油气藏. 2018(01)
[8]数字岩心结合成像测井构建裂缝—孔洞型储层孔渗特征[J]. 李隆新,常程,徐伟,鄢友军,杨柳,邓惠.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03)
[9]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相与储层分布预测研究[J]. 沈安江,陈娅娜,潘立银,王龙,佘敏.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8)
[10]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碳酸盐缓坡双颗粒滩沉积模式及储层成因[J]. 杜金虎,张宝民,汪泽成,邹才能,徐春春,沈平,张健,张静,周慧,姜华,文龙,单秀琴,刘静江. 天然气工业. 2016(06)
本文编号:3460662
【文章来源】:石油学报. 2020,41(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沉积相及岩性特征(据文献[3,9]修改)
受控于沉积相带和高频沉积旋回,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的颗粒白云岩与泥晶白云岩呈韵律分布。其中,颗粒白云岩的厚度占比达61.56%,颗粒以砂屑和鲕粒为主。颗粒白云岩受后期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改造后可转化为结晶白云岩[13-14]。龙王庙组储层主要分布于颗粒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层段,其平均孔隙度分别为3.26%和4.35%,二者总的平均孔隙度为4.28%,平均渗透率为0.096 mD(图2)。泥晶白云岩的平均孔隙度仅为1.52%,储层不发育。3.2 储集空间
不同井中孔洞型储层的占比与单位层段内的产能呈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图5(b)],而孔隙型储层的占比和非储层段的占比与单位层段内的产能呈负相关[图5(c)、图5(d)]。低产井和干井中储层不发育,以非储层和裂缝型储层为主。分析表明,孔洞型储层是安岳气田的高产井中龙王庙组的主导储层,而孔洞型储层的占比、孔洞的发育密度、孔洞大小、孔洞段的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等是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例如,MX23井和MX204井均发育孔洞型,MX23井中孔洞型储层的厚度占比、孔洞段单层最大厚度和累计厚度等均不及MX204井,但其天然气产能却与MX204井相当,主要原因在于MX23井储层的孔洞发育密度为189.7个/m,远大于MX204井的71.9个/m。图4 不同产能状态下不同类型储层的岩性、孔隙度和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中地区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成因机制[J]. 杨威,魏国齐,谢武仁,马石玉,金惠,苏楠,孙爱,沈珏红,郝翠果,武赛军. 石油学报. 2020(04)
[2]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沉积组合及其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J]. 杨伟强,刘正,陈浩如,兰才俊,徐哲航,卢朝进,邹华耀. 古地理学报. 2020(02)
[3]生烃伴生酸性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效应的模拟实验[J]. 丁茜,何治亮,王静彬,朱东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01)
[4]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新进展[J]. 马永生,何治亮,赵培荣,朱宏权,韩俊,尤东华,张军涛. 石油学报. 2019(12)
[5]安岳气田震旦系、寒武系气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杨跃明,杨雨,杨光,宋家荣,文龙,邓传光,夏茂龙,冉崎,段国彬,罗冰,谢冰. 石油学报. 2019(04)
[6]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领域[J]. 魏国齐,杨威,谢武仁,金惠,苏楠,孙爱,沈珏红,郝翠果. 石油学报. 2018(12)
[7]四川盆地东缘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韩波,何治亮,任娜娜,田海芹,马强. 岩性油气藏. 2018(01)
[8]数字岩心结合成像测井构建裂缝—孔洞型储层孔渗特征[J]. 李隆新,常程,徐伟,鄢友军,杨柳,邓惠.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03)
[9]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相与储层分布预测研究[J]. 沈安江,陈娅娜,潘立银,王龙,佘敏.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8)
[10]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碳酸盐缓坡双颗粒滩沉积模式及储层成因[J]. 杜金虎,张宝民,汪泽成,邹才能,徐春春,沈平,张健,张静,周慧,姜华,文龙,单秀琴,刘静江. 天然气工业. 2016(06)
本文编号:3460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6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