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鄂西地区恩页1井重点层系页岩气成藏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02:24
  近年来,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取得了巨大突破,是我国下古生界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战场,展开对鄂西地区页岩气成藏特征的研究,对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除采用岩石热解、TOC分析、页岩储层扫描电镜、黏土X衍射等常规手段研究了恩页1井下古生界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页岩的烃源岩与储层品质;还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显微测温、真空击碎流体包裹体成分及同位素分析、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等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了恩页1井下古生界页岩气的成藏期次、成藏时间和成藏温压特征。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鄂西地区下古生界泥页岩分布广泛,恩页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厚度为249.50m,岩性主要为泥岩、灰质泥岩、泥灰岩,TOC丰度为4.676.32%,岩石热解峰Tmax值均高于510℃,有机质达到过成熟演化阶段;下志留统厚度较小,其中泥页岩厚度近70m,有机质丰度为1.431.82%,Tmax值为480490℃,有机质成熟度为高熟演化阶段。(2)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恩页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孔隙发育类型主要包括有机质孔、粒内溶蚀孔及粒间孔,孔隙粒... 

【文章来源】: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鄂西地区恩页1井重点层系页岩气成藏特征研究


技术路线图

构造单元,复向斜


前陆盆地四个沉积演化时期。他们分别对应南华-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时期的伸展-聚敛旋回和晚古生代-中生代古特提斯-中特提斯时期的伸展-聚敛旋回。在盆地的改造阶段也可分为三个时期:早燕山期(J3-K1)陆内盆地强烈褶皱变形期、晚燕山 早喜山期(K2-E)盆地伸展改造期和晚喜山期(N-Q)强烈挤压隆升变形演化时期。经历过印支期以来的强烈的改造,海相原型盆地变形、变位强烈、地层剥蚀幅度巨大,成为海相残留盆地。湘鄂西构造带出露的地层以中构造层地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至下三叠统大冶组)为主,且自南东向北西出露地层的年龄逐渐变新。整体上湘鄂西构造带的构造格局是大型宽缓背斜之间夹杂有紧凑狭窄的向斜,并且这些背斜的隆起基本都是受到基底逆冲断层或双指向基底断层系统的控制。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区域内由西北向东南发育一系列隔槽式褶皱,依次为利川复向斜、中央复背斜、花果坪复向斜、宜都鹤峰复向斜、秭归复向斜,每个次级褶皱单元内部又可划分多个次一级的背斜带和向斜带(图 2.2)。

龙马溪期,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图


罗惹坪组(S1lr):下部以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为主,上部为灰岩、生物灰岩夹细粒石英砂岩。灰岩中富含腕足、珊瑚、海百合、三叶虫等,常形成礁体。总体属浅海陆棚环境沉积,与下伏新滩组呈整合接触,厚度为 152~402m。纱帽组(S1s):下部为黄绿色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页岩;上部为灰绿色夹紫红色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属浅海陆棚-滨海环境沉积,与下伏罗惹坪组呈整合接触,厚度为 6~577m。(2)岩相古地理特征受华夏古陆碰撞的影响,志留世早期,处于隆后坳陷的鄂西地区广泛发育深水陆棚相,沉积了一套含炭质、硅质页岩(图 2-4)。早志留世中晚期,前陆盆地进入碎屑物质快速充填时期,沉积了厚达千米的泥页岩和粉砂岩。到早志留世末期中扬子基本整体抬升为陆,除湘西北局部地区外,中志留世以后中扬子区不再接受沉积,前陆盆地的演化也相应结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及孔隙形成演化——以黔南地区下寒武统九门冲组为例[J]. 刘忠宝,高波,胡宗全,杜伟,聂海宽,姜涛.  石油学报. 2017(12)
[2]干酪根及黏土单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差异性[J]. 郭少斌,翟刚毅,包书景,石砥石,胡继林.  石油实验地质. 2017(05)
[3]湘鄂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潜力评价[J]. 张胜蓉,文志刚,赵璐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07)
[4]鄂西地区寒武系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页岩气远景预测[J]. 李海,刘安,危凯,李继涛.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6(02)
[5]湘鄂西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吸附能力主控因素[J]. 陈康,张金川,唐玄,于京都,刘飏,杨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1)
[6]应用包裹体技术恢复气藏古压力[J]. 施伟军,席斌斌.  石油实验地质. 2016(01)
[7]塔北隆起三叠系-新近系的砂岩和粉砂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赵明,季俊峰,陈小明,吴昌志,陈永权,武兵.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6)
[8]鄂西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J]. 杨松平,赵征,谭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5(04)
[9]湘鄂西地区鹤峰区块页岩气勘探前景评价[J]. 王鹏万,邹辰,刘月早,陈子炓,王高成,张润合,张磊.  地质科技情报. 2014(06)
[10]页岩微观孔隙成因类型研究[J]. 何建华,丁文龙,付景龙,李昂,代鹏.  岩性油气藏. 2014(05)

博士论文
[1]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D]. 梁家驹.成都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湘鄂西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生烃地质条件研究[D]. 师天琛.长江大学 2018
[2]鄂西—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预测[D]. 马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3]扬子地区牛蹄塘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黄铁矿的环境指示意义[D]. 孙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4]川东下古生界页岩流变构造与孔隙结构特征[D]. 张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5]湘鄂西、渝东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 王佳.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0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60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6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