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六段白云岩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7 05:45
  鄂尔多斯盆地马六段在盆地大部分地区被剥蚀,仅在盆地周缘地区分布,因此,有关该盆地马六段白云岩成因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马六段白云岩岩石学特征、阴极发光特征、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马六段白云岩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南部马六段白云岩主要由细—中晶白云岩组成,白云石具"雾心亮边"结构,阴极发光呈暗红色光。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较低的Fe、Mn值,平均值分别为447×10-6和62×10-6,较高的K、Na值,平均值分别为517×10-6和252×10-6,以及中等含量的Sr元素值,平均值为155×10-6。δ13C值平均为-0.617‰,δ18O值平均为-7.6‰,以上特征均反映出海源流体特征。白云石的"雾心"和"亮边"结构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差不大,认为是在相同成岩环境的不同成岩阶段形成,其中"雾心"形成于浅埋藏环境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而"亮边"是在深埋藏环境下对早期白云石的调整和加强。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 2020,47(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六段白云岩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马六段沉积相分布图

岩石学,白云岩,鄂尔多斯盆地,海源


对于典型“雾心亮边”结构特征白云石,为了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形成于同样的流体背景下,对其进行微区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从“雾心”到“亮边”(图3a,b),微量元素含量几乎相等(表1),具有相对高K、Na,低Fe、Mn的海源流体特征,反映出白云石在形成过程中流体未发生变化,以海源流体为特征,是海源流体白云岩化的结果(刘丽红等,2010)。雾心亮边结构的白云岩是在早晚两个成岩阶段形成的:云雾状核心可能是在早期浅埋藏环境中,由富镁孔隙水交代周围灰质所形成,是早期交代成因的白云石,亮边则形成于深埋藏环境,明亮的环边是晚期孔隙水中化学沉淀的矿物晶体和自形加大边。图3 中—细晶白云岩电子探针分析点位,3301.62 m,马六段,旬探1(a—单偏光;b—局部放大)

白云岩,偏光,探针,电子


图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马六段白云岩储层岩石学特征盆地南部马六段白云岩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低Fe、Mn,高K、Na特征(表2,图4),Sr含量高于一般白云岩值,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如下:Fe值分布在92×10-6~794×10-6,平均值447×10-6;Mn含量为9×10-6~152×10-6,平均值62×10-6;Sr含量在94×10-6~262×10-6,平均值155×10-6;K值分布在257×10-6~1189×10-6,平均值517×10-6;Na含量在119×10-6~371×10-6,平均值252×10-6。微量元素这种特征表现出海源流体性质,中等Sr含量值反映出白云岩化过程中Sr元素的流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南部ywb地区中生界小断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 何羽,任丽,邓楠.  西北地质. 2020(01)
[2]四川盆地中南部寒武系白云岩特征及形成机制[J]. 刘丽红,杜小弟,徐守礼,文华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3)
[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成因及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J]. 包洪平,杨帆,蔡郑红,王前平,武春英.  天然气工业. 2017(01)
[4]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J]. 任军峰,杨文敬,丁雪峰,赵伟波,黄正良,魏柳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5]鄂尔多斯盆地苏东地区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白云岩成因[J]. 李凤杰,杜凌春,赵俊兴,李跃刚,向芳,李浮萍.  石油学报. 2016(03)
[6]鄂尔多斯西缘中晚奥陶世大坪阶—艾家山阶岩相古地理[J]. 陈小炜,牟传龙,周恳恳,康建威,王启宇,葛祥英,梁薇.  中国地质. 2014(06)
[7]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碳酸盐微相及其沉积环境分析[J]. 袁路朋,周洪瑞,景秀春,王振涛,传婷婷,房强.  地质学报. 2014(03)
[8]羌塘盆地南部地区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埋藏成因的新证据[J]. 伊海生,陈志勇,季长军,杨晓萍,夏国清,吴驰华.  岩石学报. 2014(03)
[9]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及其储集性能[J]. 苏中堂,陈洪德,徐粉燕,金学强.  海相油气地质. 2013(02)
[10]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 苏中堂,陈洪德,欧阳征健,金学强.  中国地质. 2012(03)



本文编号:3594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94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