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页岩储层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

发布时间:2022-02-04 23:29
  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以其低摩阻、低伤害等特点,在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其自身黏度较低导致携砂能力较差,为达到施工设计的加砂量就需要大幅增加滑溜水压裂液的用量,从而增大了压裂施工的成本。为解决滑溜水压裂液携砂能力差的问题,开发出一套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该体系主要由高效低分子量减阻剂FJZ-2和新型聚合物乳液增黏剂FZN-1组成,体系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在室温还是80℃条件下,体系均具有良好的降阻效果;在80℃、170 s-1条件下剪切90 min后,体系的黏度仍在20 m Pa·s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能力;在一定的应力和频率扫描范围内,体系的储能模量G’一直高于耗能模量G",说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能;支撑剂在该压裂液体系中的沉降速度明显低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而不同砂比条件下支撑剂的沉降时间均远远高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说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另外,该压裂液体系的其他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滑溜水压裂液的技术指标要求。矿场应用效果表明,S-1井压裂施工过程顺利,最高砂比可达25%以上,最大降阻率达到70%以上,压裂施... 

【文章来源】:钻采工艺. 2020,43(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页岩储层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


压裂液体系频率扫描曲线图

沉降速度,温度,水压,沉降


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85-2016《砾石充填防砂水基携砂液性能评价方法》中的携砂能力测定方法,室内测定了支撑剂在压裂液体系中的沉降速度,并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进行了比较。实验用支撑剂为粒径在0.425~0.500 mm之间的陶粒,实验温度为25℃~80℃,实验结果见图5。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支撑剂陶粒在常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中的沉降速率不断增大,而在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中的沉降速率变化幅度则较小,当温度为80℃时,支撑剂在X-1中的沉降速率为0.516 mm/s,而在Y-1中的沉降速率则达到了4.208 mm/s。说明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的携砂性能远远优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这是由于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具有一定的黏弹性能,属于黏弹性流体,其形成的稳定网状结构对支撑剂的沉降起到了一定的阻止作用,从而使其悬浮时间延长,沉降速率较小。

液体,性能,流量,摩阻


室内使用多功能管路摩阻测试仪对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降阻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仪器管径为8 mm,实验流量为10~50 L/min,实验温度为室温和80℃,实验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实验流量的不断增加,压裂液体系的降阻率逐渐升高,在室温实验条件下最大降阻率可以达到70%以上,而在80℃下最大降阻率也能达到65%以上。说明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降阻性能,能够满足页岩储层压裂施工对高排量以及低摩阻的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页岩气开发用耐高矿化度滑溜水技术研究[J]. 熊颖,刘友权,梅志宏,张亚东,龙顺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9(03)
[2]一种功能型滑溜水体系开发及应用[J]. 王改红,李泽锋,高燕,张冕,兰建平,安子轩.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9(02)
[3]水力振荡器与井眼清洁工具集成缓解托压技术研究[J]. 王建龙,陶成学,王志玲,胡安智.  钻采工艺. 2019(01)
[4]川西地区钻井盐水侵危害机理及其应对措施[J]. 李诚,米光勇,高德伟,王强,罗乐,袁和义.  钻采工艺. 2019(01)
[5]综合物探在新疆恰勒什海地区的应用[J]. 胡尊平,李延清,薛晓峰,陈实.  新疆地质. 2018(04)
[6]滴南凸起石炭系油气勘探再突破条件分析[J]. 赖世新,李艳平,宁良.  新疆地质. 2018(04)
[7]东天山路北铜镍矿地质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李大海,田江涛.  新疆地质. 2018(04)
[8]一种基于返排水的新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J]. 周东魁,李宪文,肖勇军,郭兴午,丁飞,余维初.  石油钻采工艺. 2018(04)
[9]清洁滑溜水压裂液在长宁H26平台的应用[J]. 范宇恒,肖勇军,郭兴午,余维初.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8(02)
[10]耐高温清洁压裂液体系HT-160的研制及性能评价[J]. 毛金成,杨小江,宋志峰,张俊江,王雷,赵金洲.  石油钻探技术. 2017(06)

硕士论文
[1]新型滑溜水压裂液研究[D]. 黄趾海.西南石油大学 2014
[2]延长陆相页岩气储层滑溜水压裂液及其携砂能力研究[D]. 胡菲菲.西安石油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14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14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