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油田A井区长4+5油层组剩余油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9 16:42
剩余油是指油藏经过一段时间或一定程度的开采,由于地质认识局限、开发方式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尚未被采出的、仍滞留于地下储层的那部分原油。对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是实现原油稳产以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研究的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A井区长4+5油层组经过近九年的开发,目前存在问题主要有注水开发矛盾愈加明显,注入水不均匀推进,油水分布情况复杂;没有形成注采对应关系较为完善的注采系统;地下渗流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状况认识不清等。本次研究以吴起油田A井区长4+52~2小层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油田开发地质学等理论为基本依据,采用标志层、沉积旋回和地层厚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吴起油田A井区长4+5油层组进行了地层划分与对比,在此基础上,运用岩心、测井曲线等相关资料,对研究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并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重新建立了研究区的测井解释模型,实现了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使得储层属性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在原来解释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最后,采用建模软件建立长4+52~2小层的构造模型、岩相模型及属性模型(Porosity、Perme...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1.2.2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层特征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3 构造特征及其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第三章 测井资料二次解释
3.1 测井资料预处理
3.1.1 测井曲线标准化
3.1.2 岩心归位
3.2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3.2.1 泥质含量计算
3.2.2 孔隙度计算
3.2.3 渗透率的计算
3.2.4 含油饱和度计算
3.3 测井资料二次评价
第四章 沉积相
4.1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2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
4.3 沉积相划分标志
4.3.1 岩心相标志
4.3.2 测井相标志
4.4 沉积相分析
4.4.1 沉积相类型
4.4.2 单井沉积相分析
4.4.3 沉积相平面展布与砂体展布
第五章 储层非均质性
5.1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5.2 层内非均质性
5.2.1 砂层内部的韵律特征
5.2.2 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5.3 层间非均质性
5.3.1 砂岩密度和分层系数
5.3.2 隔层厚度及分布
5.4 平面非均质性
5.4.1 砂体的平面分布
5.4.2 物性平面非均质变化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6.1 建模方法的选择
6.2 建模步骤及数据准备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6.3.1 构造模型
6.3.2 岩相模型
6.3.3 属性模型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7.1 模拟区选择
7.2 模拟区开发现状
7.3 油藏数值模拟
7.3.1 模拟区网格划分
7.3.2 资料及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7.3.3 油藏历史拟合
7.4 剩余油分布预测
7.4.1 剩余油分布特征
7.4.2 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
7.4.3 剩余油挖潜对策
认识及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为例[J]. 代婷婷,何文祥,车桥,毛俊,吴晓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6)
[2]趋势面分析在YD油田测井曲线标准化中的应用[J]. 李星,杨斌,王少龙,赵倩. 国外测井技术. 2017 (04)
[3]M油藏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J]. 周芸,张烈辉,罗建新,许明扬. 非常规油气. 2017(02)
[4]我国石油储量形势解析及增储对策[J]. 白振瑞,张抗. 石油科技论坛. 2017(02)
[5]微观剩余油研究现状分析[J]. 闫伟超,孙建孟.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05)
[6]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在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 杨宗霞,王聚高,李爱军. 内江科技. 2014(02)
[7]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测井资料标准化研究[J]. 张世一,段方,庞心强,杨胜刚,应华伟. 国外测井技术. 2014 (01)
[8]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J]. 付金华,李士祥,刘显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06)
[9]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测井资料标准化方法研究[J]. 姜爽,王志章,吉伟平,曾经. 国外测井技术. 2013 (05)
[10]海相碎屑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影响[J]. 孙廷彬,林承焰,崔仕提,张曙振,王平,王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8)
博士论文
[1]陕北地区特低渗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郭顺.西北大学 2011
[2]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机理研究[D]. 高辉.西北大学 2009
[3]安塞油田长2河流相砂岩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戴亚权.西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子长油田老草湾区精细油藏描述[D]. 刘育才.西安石油大学 2014
[2]安塞油田高52区长10油藏储层三维地质建模[D]. 陈小娟.西安石油大学 2011
[3]胡尖山—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相研究[D]. 朱静.西北大学 2008
[4]安塞油田谭家营油区长2油层组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康胜松.长安大学 2008
[5]鄂尔多斯盆地后期改造及其对油气赋存的影响[D]. 桂小军.西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7464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1.2.2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层特征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3 构造特征及其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第三章 测井资料二次解释
3.1 测井资料预处理
3.1.1 测井曲线标准化
3.1.2 岩心归位
3.2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3.2.1 泥质含量计算
3.2.2 孔隙度计算
3.2.3 渗透率的计算
3.2.4 含油饱和度计算
3.3 测井资料二次评价
第四章 沉积相
4.1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2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
4.3 沉积相划分标志
4.3.1 岩心相标志
4.3.2 测井相标志
4.4 沉积相分析
4.4.1 沉积相类型
4.4.2 单井沉积相分析
4.4.3 沉积相平面展布与砂体展布
第五章 储层非均质性
5.1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5.2 层内非均质性
5.2.1 砂层内部的韵律特征
5.2.2 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5.3 层间非均质性
5.3.1 砂岩密度和分层系数
5.3.2 隔层厚度及分布
5.4 平面非均质性
5.4.1 砂体的平面分布
5.4.2 物性平面非均质变化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6.1 建模方法的选择
6.2 建模步骤及数据准备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6.3.1 构造模型
6.3.2 岩相模型
6.3.3 属性模型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7.1 模拟区选择
7.2 模拟区开发现状
7.3 油藏数值模拟
7.3.1 模拟区网格划分
7.3.2 资料及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7.3.3 油藏历史拟合
7.4 剩余油分布预测
7.4.1 剩余油分布特征
7.4.2 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
7.4.3 剩余油挖潜对策
认识及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为例[J]. 代婷婷,何文祥,车桥,毛俊,吴晓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6)
[2]趋势面分析在YD油田测井曲线标准化中的应用[J]. 李星,杨斌,王少龙,赵倩. 国外测井技术. 2017 (04)
[3]M油藏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J]. 周芸,张烈辉,罗建新,许明扬. 非常规油气. 2017(02)
[4]我国石油储量形势解析及增储对策[J]. 白振瑞,张抗. 石油科技论坛. 2017(02)
[5]微观剩余油研究现状分析[J]. 闫伟超,孙建孟.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05)
[6]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在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 杨宗霞,王聚高,李爱军. 内江科技. 2014(02)
[7]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测井资料标准化研究[J]. 张世一,段方,庞心强,杨胜刚,应华伟. 国外测井技术. 2014 (01)
[8]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J]. 付金华,李士祥,刘显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06)
[9]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测井资料标准化方法研究[J]. 姜爽,王志章,吉伟平,曾经. 国外测井技术. 2013 (05)
[10]海相碎屑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影响[J]. 孙廷彬,林承焰,崔仕提,张曙振,王平,王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8)
博士论文
[1]陕北地区特低渗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郭顺.西北大学 2011
[2]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机理研究[D]. 高辉.西北大学 2009
[3]安塞油田长2河流相砂岩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戴亚权.西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子长油田老草湾区精细油藏描述[D]. 刘育才.西安石油大学 2014
[2]安塞油田高52区长10油藏储层三维地质建模[D]. 陈小娟.西安石油大学 2011
[3]胡尖山—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相研究[D]. 朱静.西北大学 2008
[4]安塞油田谭家营油区长2油层组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康胜松.长安大学 2008
[5]鄂尔多斯盆地后期改造及其对油气赋存的影响[D]. 桂小军.西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5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