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波测井边界远探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2 20:40
随钻地质导向钻井的关键在于对边界的探测,为提高仪器探测深度,时谐源激励的电磁波测井方法通常采用降低频率、增大源距的方式.瞬变电磁波测井信号源的突然关断产生会产生感应涡流,涡流随时间向地层深部扩散,与时谐源激励方式相比,其探测深度更大且测量过程不受信号源的干扰.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时间域瞬变电磁波测井边界远探测方法,采用余弦变换的数值滤波算法,模拟层状地层同轴发射接收线圈的瞬变电磁波测井响应,结果显示,地层电导率越大,电磁波传播速度越慢,测量晚期感应电动势与地层电导率线性相关;通过定义层状介质总场与线圈系所在当前层背景场的差值可方便提取界面信息,对界面的探测距离可达数十米;瞬变电磁波测井响应受源距的影响很小,为利用短源距实现远探测提供了可能.瞬变电磁波测井与时谐源电磁波测井相比优势明显,在电磁波测井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引言
1瞬变电磁波测井理论基础
1.1时谐磁偶极子源的电磁场
1.1.1沿z方向的垂直磁偶极子源
1.1.2沿水平方向的水平磁偶极子源
1.2瞬变磁偶极子源的电磁场
2均匀介质的瞬变电磁波测井响应
2.1二次场分布及测量信号
2.2时域测井响应敏感性分析
3层状介质的瞬变电磁波测井响应
3.1余弦变换数值滤波算法正确性验证
3.2瞬变电磁波测井边界远探测测量信号
3.3倾角影响
3.4电阻率对比度影响
3.5源距影响
4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等值反磁通原理瞬变电磁法探测薄层能力[J]. 龙霞,席振铢,周胜,侯海涛,王亮,薛军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02)
[2]瞬变电磁法在江西罗塘石膏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J]. 张红权,陈国玉,陈辉,刘敏,张华,杨海燕.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5)
[3]瞬变电磁法探测浅海掩埋未爆物的三维仿真研究[J]. 赵越,许枫.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3)
[4]电性源瞬变电磁地空逆合成孔径成像[J]. 李貅,张莹莹,卢绪山,姚伟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1)
[5]瞬变电磁测井原理研究Ⅲ:电磁波[J]. 臧德福,朱留方,张付明,沈建国,沈永进,王振雷. 测井技术. 2014(05)
[6]地-井瞬变电磁响应特征数值模拟分析[J]. 孟庆鑫,潘和平.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3)
[7]正余弦变换的数值滤波算法[J]. WANG Hua-jun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College,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11, China).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04)
[8]G-S变换的快速算法[J]. 罗延钟,昌彦君. 地球物理学报. 2000(05)
[9]电偶源瞬变测深—维正演及视电阻率响应研究[J]. 李吉松,朴化荣.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1993(02)
博士论文
[1]生产井瞬变电磁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宋汐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2]基于矢量有限单元法的大回线源瞬变电磁法三维数值模拟[D]. 李建慧.中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00231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引言
1瞬变电磁波测井理论基础
1.1时谐磁偶极子源的电磁场
1.1.1沿z方向的垂直磁偶极子源
1.1.2沿水平方向的水平磁偶极子源
1.2瞬变磁偶极子源的电磁场
2均匀介质的瞬变电磁波测井响应
2.1二次场分布及测量信号
2.2时域测井响应敏感性分析
3层状介质的瞬变电磁波测井响应
3.1余弦变换数值滤波算法正确性验证
3.2瞬变电磁波测井边界远探测测量信号
3.3倾角影响
3.4电阻率对比度影响
3.5源距影响
4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等值反磁通原理瞬变电磁法探测薄层能力[J]. 龙霞,席振铢,周胜,侯海涛,王亮,薛军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02)
[2]瞬变电磁法在江西罗塘石膏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J]. 张红权,陈国玉,陈辉,刘敏,张华,杨海燕.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5)
[3]瞬变电磁法探测浅海掩埋未爆物的三维仿真研究[J]. 赵越,许枫.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3)
[4]电性源瞬变电磁地空逆合成孔径成像[J]. 李貅,张莹莹,卢绪山,姚伟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1)
[5]瞬变电磁测井原理研究Ⅲ:电磁波[J]. 臧德福,朱留方,张付明,沈建国,沈永进,王振雷. 测井技术. 2014(05)
[6]地-井瞬变电磁响应特征数值模拟分析[J]. 孟庆鑫,潘和平.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3)
[7]正余弦变换的数值滤波算法[J]. WANG Hua-jun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College,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11, China).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04)
[8]G-S变换的快速算法[J]. 罗延钟,昌彦君. 地球物理学报. 2000(05)
[9]电偶源瞬变测深—维正演及视电阻率响应研究[J]. 李吉松,朴化荣.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1993(02)
博士论文
[1]生产井瞬变电磁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宋汐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2]基于矢量有限单元法的大回线源瞬变电磁法三维数值模拟[D]. 李建慧.中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00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70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