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水驱油藏油膜型剩余油形成机理及驱替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4 07:36
  微观驱油主要是研究孔隙中驱替液体与被驱替液体的作用机理及残余油的分布方式,由于岩石孔隙的复杂性,残余油以油滴、油膜等多种形式分布于孔隙中。其中在注水采油的过程中,油膜型剩余油占有较大比例,它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原油组分的不同、孔隙度的大小,孔道的分布等。本文以油藏岩石孔隙内水驱剩余油为研究对象,运用油层物理学、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水驱油藏油膜型剩余油形成机理及驱替效率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性成果如下:(1)分析了导致原油重有机物的悬浮、溶解、沉积、溶解不均衡的原因。原油组分的复杂性、原油与岩石颗粒发生反应、以及胶质沥青质的胶体效应、动电学效应以及极性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2)研究了孔隙尺度下注水驱替油膜型剩余油在孔道中的受力情况。剩余油的受力有重力、浮力、油膜表面界面张力,在毛细管中还受到毛管力,管壁对油的摩擦力,由于油的粘性所存在的粘滞力等。(3)分析了毛细孔隙内水驱油速度对油膜厚度和驱油效率的影响。增大压力梯度后继续驱替,驱替速度会增大,导致驱替相与被驱替相之间存在相对速度差,受到剪切力作用,带动油相运动。(4)建立了毛细管内驱油的概念物理模型,推导了油膜型剩余油...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显微镜下含重质组分的原油组分(Mansoori,1997)

图2-1显微镜下含重质组分的原油组分(Mansoori,1997)

2原油重有机物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2原油重有机物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在剩余油的形成过程中,原油组分有很大的影响。分析原油中重有机物组分的分布、动态特征,得出原油在孔隙中的分布特征,对油膜型剩余油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重质组分一般有胶质、沥青质、石蜡等,这些重质组分在孔隙中会吸附、产....


图2-2原油中重质组分的凝聚(Mansoori,1997)

图2-2原油中重质组分的凝聚(Mansoori,19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多分散效应原油中重质组分的分散程度、原油的化学组分、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比例,轻质分子和重质分子的比例及原油中的微粒都是影响原油体系稳定的因素。图2-1表示重质组分在原油中的分散示意图。在驱替过程中,油层中一些轻质组分由于流动性较好,容易优....


图2-3凝聚效应(Mansoori,1997)

图2-3凝聚效应(Mansoori,19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多分散效应原油中重质组分的分散程度、原油的化学组分、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比例,轻质分子和重质分子的比例及原油中的微粒都是影响原油体系稳定的因素。图2-1表示重质组分在原油中的分散示意图。在驱替过程中,油层中一些轻质组分由于流动性较好,容易优....


图2-4大有机微粒的聚结(Mansoori,1997)

图2-4大有机微粒的聚结(Mansoori,1997)

2原油重有机物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2)凝聚效应原油中成胶物质在有机微粒表面的吸附量与胶质沥青质的浓度有关。浓度下降,就可能会导致有机微粒凝聚、絮凝,如图2-4所示。聚结物的性质和形状影响着原有的特性。由于油相和其表面的化学式能的改变,导致溶剂分子从重有机微粒表面移开,导致重有机....



本文编号:4023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023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