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技术在Z地区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20:18

  本文关键词: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技术在Z地区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岩性地层油气藏目前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领域的重点,资料表明准噶尔盆地的岩性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域。Z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该地区构造相对简单,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Z地区主力储层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具有厚度薄、埋深大、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储层预测的难度较大,而且已有地震资料表明目的层段上方存在一套全区稳定发育的泥岩盖层,在地震记录中形成强反射并对下部的储层反射造成了屏蔽作用,使储层的地震反射难以识别。通过常规的储层预测技术难以对Z地区的有利储层进行有效预测,所以需要探索针对性的技术手段对Z地区进行高分辨率的储层预测研究,进而能对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工作提供指导。本论文针对Z地区存在的问题,以地质、沉积、测井、地震信息为指导,深入发掘地震资料的有效信息,首先根据已有测、地质资料通过正演研究了Z地区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提高叠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多子波分解重构技术,在匹配追踪多子波分解重构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多子波分解重构剔除强轴技术并通过模型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消除强反射层对弱信号的屏蔽影响并增强薄储层的弱地震反射能量。本文还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拓频处理技术并优选出适合Z地区的拓频技术,在剔除强反射轴后的地震资料应用表明通过拓频处理能拓宽其有效频带。对Z地区地震资料通过两种方法结合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Z地区地震剖面的时间分辨率,突出目的层段内储层的反射信息。在提高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叠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技术和地震属性技术对储层进行识别预测,落实了Z地区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的砂岩特征,对目的层段内的2层砂沿层进行了刻画,最后预测Z地区的北部是有利储层分布区域。本论文通过对Z地区致密薄储层岩性油藏勘探实例研究,提出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技术,为预测具有类似特点的储层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正演模拟 强轴剔除 拓频技术 波阻抗反演 地震属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63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0
  • 1.2 存在的主要难点10-11
  • 1.3 研究内容及现状11-13
  • 1.3.1 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11
  • 1.3.2 拓频处理技术11-12
  • 1.3.3 储层预测技术12-13
  • 1.4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第2章 地质概况14-18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14-15
  • 2.2 地层特征15-16
  • 2.3 勘探开发历程16-18
  • 第3章 叠后资料提高分辨率18-50
  • 3.1 地震资料分析18-19
  • 3.2 储层地球物理特征研究19-23
  • 3.2.1 叠前波动方程正演模拟19-20
  • 3.2.2 正演模拟分析20-23
  • 3.3 多子波分解重构强轴剔除技术23-40
  • 3.3.1 地震信号分析技术23-28
  • 3.3.2 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原理28-31
  • 3.3.3 多子波分解重构方法31-33
  • 3.3.4 强轴剔除技术33-40
  • 3.4 拓频技术40-50
  • 3.4.1 高频拓展技术40-41
  • 3.4.2 预测反褶积技术41-42
  • 3.4.3 子波调谐反褶积42-43
  • 3.4.4 谱白化43-44
  • 3.4.5 拓频效果分析44-50
  • 第4章 地震属性技术50-58
  • 4.1 地震属性原理50
  • 4.2 地震属性分类50-54
  • 4.2.1 振幅类50-51
  • 4.2.2 频率类51-52
  • 4.2.3 相位类52-53
  • 4.2.4 衰减类53
  • 4.2.5 其它类53-54
  • 4.3 地震属性分析54-58
  • 第5章 叠后反演技术58-70
  • 5.1 波阻抗反演技术58-63
  • 5.1.1 道积分反演59-60
  • 5.1.2 递推反演60-61
  • 5.1.3 基于模型的反演61-62
  • 5.1.4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62-63
  • 5.2 反演应用分析63-70
  • 5.2.1 测井资料分析64-65
  • 5.2.2 精细井震标定及子波提取65-66
  • 5.2.3 初始模型建立66-67
  • 5.2.4 反演结果分析67-70
  • 第6章 结论及认识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君;王金荣;王长生;程林松;;薄差储层预测技术在葡南油田的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董建萍;董国强;勾永峰;;最大似然法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及软件研制[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9年01期

3 张会;;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技术在窄薄砂体油田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5期

4 ;新书介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年05期

5 高刚;桂志先;王晓阳;张伟;;储层预测技术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6 朱定蓉;;渤南地区不同相带的储层预测技术[J];油气地球物理;2014年01期

7 白雪峰;霍进杰;朱明;陈扬;胡婷婷;任军民;;倾角导向体约束下的储层预测技术[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4年01期

8 高建虎;雍学善;刘洪;;频率域储层预测技术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6期

9 陈蓉;王亚;吕亚辉;庞爱兴;王薇;齐秋红;马春英;;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在兴9砾岩体储量复算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3年06期

10 李涛;;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蒙蒙;;储层预测技术发展简史[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航;;储层预测技术在百色盆地那坤地区滚动勘探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胡光义;;分频储层预测技术辅助海上老油田开发方案调整[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曾旺 特约记者 雷振宇;专家学者聚兰州研讨储层预测技术[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李新颜 黄毅;走精确勘探之路[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单超;努力构筑业务发展的技术平台[N];中国石化报;2004年

4 杨卫东 贺国庆;储层预测技术系列:来自天山“七剑客”[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奚震 张杰;解密地层 一路有我[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找到高效开发“金钥匙”[N];中国石化报;2001年

7 杨君;三步走赢大湾高效开发棋[N];中国石化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云银;济阳坳陷第三系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高建荣;陆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预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博文;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技术在Z地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杨阳;克里金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史文娟;储层预测技术及在辽河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杨蒙蒙;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赵春楷;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本文关键词: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技术在Z地区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4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24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