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深层气井APR测试管柱受力分析
本文关键词:川西地区深层气井APR测试管柱受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APR测试工艺是由美国哈里伯顿公司研发的一种能够适用于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等复杂地层的测试工艺技术,在测试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不起下测试管柱的情况下实现多次开关井作业。常规测试工艺与基于APR的测试工艺相比,在测试过程中需反复起下管串,易疲劳失效,不利于测试作业时的井下安全。APR射孔-酸压-测试三联作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测试周期短、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可以用于具有复杂工程地质特征的川西深部地层。本文针对川西地区深层气井APR测试工艺开展了如下研究:(1)川西地区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主力探层为裂缝发育的海相雷口坡组和茅口坡组,埋深5500~7000 m,地层压力系数为1.10~1.90,地温梯度为0.021℃~0.028℃/m,硫化氢含量为0.39%~3.53%;现有APR测试管柱,仅能在功能上满足替喷测试需求。(2)分别建立射孔、酸压和产能测试过程中的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酸压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模型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误差仅为3%;酸压中,井筒温度随着注入时间和注入排量增加而减小,井筒压力随注入排量的增大而减小;产能测试中,井筒温度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大,井口和井底压力差随测试产量的增大而增加。(3)基于不同联作测试阶段时的温度压力预测结果,建立起综合考虑温度效应、鼓胀效应、活塞效应和测试管柱屈曲等影响下的联作测试管柱强度预测模型并编制了测试管柱强度预测计算机程序;并在模型中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的测试管柱轴向力、轴向应力、径向应力、周向应力、合成应力和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4)对川西地区深部地层APR三联作测试作业参数进行了优选(酸压),优选参数结果为:酸液密度1.50 g/cm3,油压95 MPa,井口回压40 MPa;优选三联作测试管串结构为(井口至井底):ΦD88.9mm×7.34 mm×1000 m+Φ88.9 mm×6.45 mm×4000 m+Φ73 mm×5.51 mm×2000 m;测试管串最危险位置为井口(酸压),井口最小屈服安全系数1.33;优选出的三联作测试管柱强度能够满足川西地区复杂深井的测试需求。本文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川西地区深层气井APR测试工艺技术提供指导,还能为类似地层的APR测试工艺提供借鉴。
【关键词】:川西地区 深井测试 APR测试 强度校核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3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国外井下管柱力学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井下管柱力学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技术路线13-15
- 第2章 川西深层气藏工程地质特征与测试工艺15-27
- 2.1 川西深层气藏工程地质特征15-19
- 2.1.1 构造特征16
- 2.1.2 储层特征16-19
- 2.1.3 流体特征19
- 2.1.4 温压系统19
- 2.1.5 气藏类型19
- 2.1.6 气藏产能19
- 2.2 川西深层气井测试工艺现状19-22
- 2.2.1 基本APR测试管柱20-21
- 2.2.2 APR射孔-酸压-测试联作管柱21-22
- 2.3 川西深层气井测试难点分析22-25
- 2.3.1 川西深层工况条件苛刻22-23
- 2.3.2 川西深层施工工艺复杂23-25
- 2.4 小结25-27
- 第3章 井筒压力温度预测模型27-43
- 3.1 酸压作业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27-34
- 3.1.1 酸压作业井筒温度场数学模型27-31
- 3.1.2 酸压作业井筒压力场数学模型31-32
- 3.1.3 酸压作业温度压力计算算例32-34
- 3.2 产能测试(求产)中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34-40
- 3.2.1 产能测试中井筒压力场数学模型34-35
- 3.2.2 产能测试中井筒温度场数学模型35-37
- 3.2.3 热物性参数的确定37-39
- 3.2.4 压力场温度场耦合求解步骤39
- 3.2.5 产能测试温度压力计算算例39-40
- 3.3 其他作业工况温度压力分布规律40-42
- 3.4 小结42-43
- 第4章 测试管柱受力分析与强度设计43-65
- 4.1 测试管柱力学模型建立43-53
- 4.1.1 测试管柱基本效应43-46
- 4.1.2 测试管柱轴向力分析46-50
- 4.1.3 测试管柱应力、变形分析算法设计50-53
- 4.2 测试管柱不同工况变形分析53-56
- 4.2.1 测试管柱作业工况53
- 4.2.2 下管柱作业53-54
- 4.2.3 座封作业54
- 4.2.4 射孔作业54-55
- 4.2.5 酸压作业55
- 4.2.6 关井作业55-56
- 4.2.7 产能测试56
- 4.3 测试管柱强度校核56-57
- 4.4 程序编制及分析57-64
- 4.4.1 软件结构及功能特点58
- 4.4.2 软件的主要模块58-64
- 4.5 小结64-65
- 第5章 测试管柱受力分析应用实例65-79
- 5.1 川西X井测试管柱酸压施工参数优选65-75
- 5.1.1 X井油管、套管基础数据65-66
- 5.1.2 测试管柱在不同工况的变形量66-68
- 5.1.3 酸压施工参数优选68-75
- 5.1.4 现场酸压施工概况75
- 5.2 川西XX井测试管柱强度设计75-77
- 5.2.1 油管尺寸及强度选择75-77
- 5.2.2 强度设计结果77
- 5.3 小结77-79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79-81
- 6.1 结论79
- 6.2 建议79-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中;;浅析发展川西地区开发农业的资源优势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2 刘兴刚;谢冰;金燕;;川西地区南部须家河组测井储层评价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7年01期
3 张发会;何飞;何亚平;樊华;降廷伦;;川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8年06期
4 卫增杰;;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川西地区深层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预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1期
5 史明;李阳兵;林绍文;;应用成像测井分析川西地区现今地应力场方向[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6期
6 曹俊兴;刘树根;何晓燕;赵亮;;龙门山地震对川西天然气聚散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09年02期
7 曾涛;;川西地区钻井提速技术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4年04期
8 展文;王永庆;;川西地区浅中层储层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许红梅;关于川西地区油气地震预测模式的讨论[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3期
10 李智武;刘树根;林杰;汤聪;邓宾;孙玮;;川西坳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机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珍珍;石耀霖;杨长春;吴忠良;张怀;;川西地区强地面运动的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解波;孙泽轩;;川西地区构造—岩浆演化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3 雪冰;;试从板块模式探讨藏东—川西地区二叠系和三叠系划分及对比[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2)——“三江”构造地质[C];1982年
4 李昱;刘启元;陈九辉;姚华建;李顺成;黄慧;郭飚;王峻;齐少华;赵盼盼;;川西地区基于环境噪声的高分辨率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辉;刘杰;刘勉;;断层分布及几何形态对川西及邻区应变分配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程式;杜方;;在川西地震重点防御区跟踪中对某些重要预报依据的反思[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7 ;川西河谷第四纪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效应研究项目进展[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8 蔡振京;;藏东川西及其以南地区深部地质构造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5)——岩石、构造地质[C];1983年
9 严珍珍;张怀;杨长春;石耀霖;;川西地区强地面运动的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仕华;;中国川西地区斧石矿的发现和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诚;两岸记者品味魅力川西[N];人民政协报;2012年
2 罗兴平 陈明泉 邹水平 石磊;川西奋斗之歌[N];中国石化报;2000年
3 陈明泉;川西深层钻获高产天然气[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记者 邹水平;东海川西两井喜获高产气流[N];中国石化报;2000年
5 何勇 杨飞;“绿色”钻井走进川西气田[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记者 郭望;西南油气田部署川西新一轮勘探[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符华勇;察岩观气:洞开川西致密“气阀”[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朱彤 李静;中国石化咨询委为川西深层勘探潜力把脉[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记者 张毅 周昆;大投资提升我市川西交通枢纽地位[N];雅安日报;2009年
10 李祖友 周兴付 何勇;井下节流工艺降本2300万元[N];中国石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志;汶川地震后川西地区温泉水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李书兵;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成藏年代学及流体演化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陈昭国;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许国明;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闻林;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性气藏成藏机制及其勘探目标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玺华;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储层地震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周晓成;汶川Ms 8.0地震后川西地区的气体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钟勇;龙门山前缘大圆包地区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克明;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柯佳;川西衙署园林艺术探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宋梓仪;龙门乡核心场镇4.20震后重建工程项目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加yN;川西职业中学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4 何方舟;川西气田老区集输管网外腐蚀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徐玮;川西地区深层气井APR测试管柱受力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刘伟;川西含硫气井测试管柱及配套工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陈兴帮;川西观光茶业的评价及规划[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方;1940年代川西袍哥团体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肖颖;川西盆景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10 程佳;川西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大地测量观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本文关键词:川西地区深层气井APR测试管柱受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3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