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煤层气排采中的“灰堵”问题应对技术——以沁水盆地多分支水平井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30 08:10

  本文关键词:煤层气排采中的“灰堵”问题应对技术——以沁水盆地多分支水平井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煤层的性质决定了煤层气在排水采气过程中"出灰"(产出煤粉)是一种必然现象,在煤层气低能量开采及关井后再次开井条件下,煤粉的产出对产能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逆转的。为此,通过分析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排采特征以及该区多分支水平井实钻井眼轨迹特征,找出了多分支水平井产气量达不到预期目标,以及关井实施维护性作业后难以恢复到关井前产量的2个原因:煤粉沉积堵塞了储层的运移通道,水平井段的波谷处形成的地层水和煤粉沉积加大了气体流向井底的阻力。进而提出了应对"灰堵"问题的关键技术:①煤层气水平井的井眼轨迹应在保证一定煤层钻遇率的前提下,以井眼光滑、总体上倾为原则,避免出现"波浪状"井眼;②排采井洞穴具有"沉沙"功能,便于气、液、固三相分离,是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主支在稳定的煤层顶板或底板的仿树形水平井为疏灰提供了稳定的洗井通道。该研究成果为解决煤层气排水采气过程中的排灰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煤层气 排采 煤粉 多分支水平井 煤层钻遇率 仿树形水平井 轨迹控制 洞穴完井 沁水盆地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水平井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1ZX05061)
【分类号】:TE37
【正文快照】: 煤层气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赋存于沉积盆地煤层中且与地层水共存的天然气+2]。煤层气藏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藏,其赋存特征、储层特征的特殊性,决定了煤层气的排懫特征与常规天然气有着质的差别。 煤层气储层与常规天然气储层具有不同成分组成,常规天然气储层的成分组成主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迎春;曹代勇;袁远;朱学申;姚征;周济;;韩城区块煤层气井产出煤粉特征及主控因素[J];煤炭学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魏迎春;张傲翔;姚征;张晓玉;王安民;邸潇菲;;韩城区块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规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2期

2 程乔;胡宝林;徐宏杰;刘会虎;郑凯歌;刘兵昌;;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排采伤害判别模式[J];煤炭学报;2014年09期

3 陈文文;王生维;秦义;赵文秀;赵俊芳;杨健;李瑞;;煤层气井煤粉的运移与控制[J];煤炭学报;2014年S2期

4 姚征;曹代勇;熊先钺;魏迎春;王孝亮;张傲翔;;基于示功图监测的煤粉相关井下故障预警[J];煤炭学报;2015年07期

5 姚征;曹代勇;魏迎春;张晓玉;张傲翔;李翔;;煤层气开发中煤粉防治措施综合分析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8期

6 刘春花;刘新福;周超;;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粉运移规律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年05期

7 张芬娜;陈波;李明忠;綦耀光;孟尚志;;煤粉颗粒在垂直井筒沉降规律试验研究[J];石油机械;2015年06期

8 张晓玉;王安民;张傲翔;姚征;李翔;邸潇菲;;韩城区块构造煤类型及其产出煤粉特征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4年08期

9 陈立超;王生维;何俊铧;张业畅;胡奇;吕帅峰;;煤粉源集合体对水力压裂效果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先钺;韩城区块煤层气连续排采主控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2 郑志红;美国Stratton油田构造解释及成因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3 马飞英;JL煤田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升贵;贺小黑;李惠芳;;煤层气水平井煤粉产生机理及控制措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公社;田文涛;陶杉;白建梅;石惠宁;程浩;;煤层气储层煤粉运移规律试验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9期

3 郑重;韩城矿区煤的煤岩特征及煤层气生储因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5期

4 陈振宏;王一兵;孙平;;煤粉产出对高煤阶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及其控制[J];煤炭学报;2009年02期

5 杨宇;郭春华;罗陶涛;;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在煤粉上的吸附性能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01期

6 薛光武;刘鸿福;要惠芳;李伟;;韩城地区构造煤类型与孔隙特征[J];煤炭学报;2011年11期

7 刘升贵;胡爱梅;宋波;李惠芳;;煤层气井排采煤粉浓度预警及防控措施[J];煤炭学报;2012年01期

8 曹代勇;姚征;李小明;魏迎春;胡爱梅;宋波;;单相流驱替物理模拟实验的煤粉产出规律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04期

9 崔长春;;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诱人[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8年03期

10 柳迎红;刘强;刘春艳;;煤层气解堵实验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晏海武;煤层气井管内环空中煤粉排出条件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陆武,孙茂远,胡爱梅,潘军;适合中国煤层气藏特点的开发技术[J];石油学报;2002年04期

2 朱志敏;杨春;沈冰;崔洪庆;;煤层气及煤层气系统的概念和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6期

3 严绪朝;郝鸿毅;;我国的煤层气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J];石油科技论坛;2007年05期

4 才思斯;许浩;汤达祯;赵俊龙;彭己君;孟金落;于明杰;;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类型及地质意义[J];中国煤层气;2011年02期

5 张文昭;煤层气──我国未经开发的能源[J];特种油气藏;1996年03期

6 查尔斯 R·纳尔逊,蓝晓梅;煤层气藏储量分析方法的评价[J];中国煤层气;1999年01期

7 王生维,段连秀,张明,陈钟惠;煤层气藏分析的参数与流程[J];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8 饶孟余,冯三利;煤、气一体化开采煤层气方法的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2年01期

9 欧成华,李士伦,杜建芬,邓奎;煤层气吸附机理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孙斌,王宪花,陈彩虹,张继东;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龙;;煤层气参数测试及其意义[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2 刘炎昊;张苗;刘传喜;;河南省煤层气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前景评价[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3 张文忠;周尚忠;孟尚志;赵军;莫日和;;山西省柳林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影响[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潘一山;唐巨鹏;李成全;石强;;煤层气渗流的核磁共振成像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赵靖舟;时保宏;;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及其特征[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陈振宏;王一兵;张亚蒲;王宪花;杨焦生;;煤层气藏储层研究的新方法[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孟艳军;汤达祯;许浩;曲英杰;张文忠;刘一楠;;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理论的建立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俊乾;刘大锰;姚艳斌;蔡益栋;张百忍;;郑庄区块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及开发前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亚蒲;杨正明;鲜保安;;煤层气开采发展趋势及其增产技术[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赵孟军;宋岩;苏现波;柳少波;秦胜飞;洪峰;;煤层气聚气历史研究及其地质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启孝;商业开发为煤层气建设提速[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马军;压裂技术成功应用于煤层气开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孙利民;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基础研究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宋时飞;首条跨省煤层气输送管道项目批准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程宇婕;十年再造一个“煤层气大庆”[N];中国能源报;2011年

6 潘伟尔;煤层气开发利用为何难成“气候”?[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7 通讯员 黄延兵;渤海钻四首口煤层气藏评价井交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莲莲;“西气东输”工程 山西搭乘西部大开发快车的站台[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9 张怀发邋马军;煤层气二氧化碳压裂技术取得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巧然;“煤海穿针”让低渗煤层“扬眉吐气”[N];中国石油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燕燕;煤系多层叠置含水系统及煤层气合排水源判识[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王凤林;矿区煤层气综合开采模式判识系统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杨新乐;低渗透煤层煤层气注热增产机理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马东民;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方志明;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机理及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郭林霞;煤层气钻井工程风险及监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刘保民;煤层气开采的水文地质控制和产能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8 白培中;西山煤田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多煤层段压裂技术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9 陈德民;红菱矿区煤层气藏开发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陈进超;煤层气富集区非地震综合物探技术及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陶阳;黑龙江东部地区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条件与有利区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董洁;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聚煤规律与煤层气富集规律[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钱斌;煤层气产出水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张毅楠;煤层气开发风险因素及量化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康宇;温度影响下煤层气运移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6 刘杰;低渗透煤层煤层气注热开采中注热过程的温度场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7 高秋红;煤层气开采流入动态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牛雪;煤层气吸附解吸性能评价及渗流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李小冬;山西煤层气技术的开发利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章丽娜;煤分子结构与外界环境对煤层气生成及运移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煤层气排采中的“灰堵”问题应对技术——以沁水盆地多分支水平井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01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