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中上扬子地区海相隆坳格局与油气聚集保存

发布时间:2017-07-30 15:20

  本文关键词:中上扬子地区海相隆坳格局与油气聚集保存


  更多相关文章: 古构造 海相地层 扬子板块 保存条件 古生界 油气聚集 勘探方向 有利区


【摘要】:隆坳格局是海相油气聚集区及其保存条件的早期控制因素。综合地质、钻井、地震、测试等多种资料,编制关键界面埋深图、剥蚀程度图、古地质图、构造叠合图及构造演化剖面等,研究中上扬子地区海相隆坳格局特征,分析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结果表明:加里东期隆坳格局以EW向和NE向为主,出现鄂西坳陷、川南坳陷、黔东南坳陷、江汉盆地北部坳陷等四大坳陷以及江南—雪峰隆起、黔中隆起及乐山—龙女寺隆起等三大隆起;古隆起及扬子板块南、北缘长期稳定的大规模斜坡带控制了以下寒武统为烃源岩的油气运移和聚集;印支期对加里东期的构造反转作用明显,印支期的坳陷基本上位于加里东期古隆起之上;扬子地区的隆坳格局主要呈SN向和NE向,形成泸州隆起、川西坳陷、湘鄂西—黔西南坳陷;此时形成的古隆起控制了以下志留统和下二叠统为烃源岩的油气运移和聚集。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古构造 海相地层 扬子板块 保存条件 古生界 油气聚集 勘探方向 有利区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05-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项目(2012CB214806)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国大陆长期处于全球动力学复合-联合体系,经历了多块体拼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多旋回叠加结构的特色海相沉积盆地[1-5]。随着油气勘探的发展,该领域显示出“更深、更广、更复杂”的特点,油气聚集区及其保存条件成为勘探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环节[6-7]。对于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存志;;营潍断裂西支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J];中国海上油气;1992年06期

2 唐音;;依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油气聚集与断裂带关系[J];勘探家;1998年04期

3 程珑,万继鲁;桥口-白庙地区油气聚集特征与分布规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3年01期

4 许洪东;王朋岩;金曙光;;松辽盆地西斜坡水动力场演化特征与油气聚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6期

5 罗群;庞雄奇;;海南福山凹陷顺向和反向断裂控藏机理及油气聚集模式[J];石油学报;2008年03期

6 ;埃及红海西北部构造对油气聚集的影响[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05期

7 王红漫,温志新,梁运基,余梦珍,刘来民;扭动构造与油气聚集[J];河南石油;1998年03期

8 张珊美佳;王有功;;断-砂配置油气聚集条件及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20期

9 Л.П.Мстиславская,任俞译;滨里海巨型台向斜东南部油气聚集的古构造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4期

10 付广;于丹;;海拉尔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的空间分布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士振;邹才能;高晓辉;杨智;袁选俊;朱如凯;侯莲华;贾进华;公言杰;;连续性油气聚集的地质特征与评价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毅;张仲培;;塔中隆起及邻区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3 陈强路;何治亮;钱一雄;;中央隆起区油气聚集特征与富集关键[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林年添;;构造反转对于油气聚集的利与弊[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吕修祥;;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潜山油气聚集[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6 万玲;姚伯初;李学杰;;南海西部深部动力学特征与天然气聚集区带[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明达;松辽盆地南部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张义楷;鄂尔多斯西缘中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油气聚集[D];西北大学;2007年

3 杨长清;江陵凹陷构造特征形成演化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琳;辽河滩海西部地区构造类型与油气聚集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594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94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