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稠油井井口含硫化氢产出液密闭取样装置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稠油井井口含硫化氢产出液密闭取样装置模拟研究
【摘要】:辽河油田稠油具有高密度、高黏度、高凝固点、高胶质沥青质含量的特点。其开发方式以蒸汽吞吐为主。但在这种开发过程中会出现高浓度硫化氢气体,这些硫化氢气体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污染环境给,取样工作带来了困难。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所使用的井口取样器多为开放式,其存在着取样不准确、浪费原料、难清洗、对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有威胁以及污染环境等多种弊端。另外,欧美国家生产的取样器价格不菲,并且不符合我国油田实际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急需设计一款新型的、取样准确的、密闭环保的取样装置,这对油田现场的取样工作、经济节约以及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油田现场实际情况的充分调研,深入地剖析了目前国内取样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总结了其存在的缺点,针对这些缺点合理地设计出了新型稠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绘制出装置的二维图,继而进行三维建模得到取样器的三维模型;将取样器进内部结构简化,建立取样装置的内部三维流场模型;对所得流场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编写UDF程序;根据多相流理论,运用FLUENT实现取样器取样的仿真动态模拟。通过对取样器非定常流的数值模拟,得出在含水率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流体流速、原油粘度、硫化氢含量、取样阀旋转速对所取油样中各组分含量的影响。将计算最终得出的含气率和含油率与设定值做对比得出误差曲线从而验证所设计密闭取样器的取样准确性。此外还可根据取样器内部压力场、速度场等对取样器结构以及材质进行优化。本研究可为所设计取样器未来在现场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取样装置 硫化氢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9-12
- 1.1.1 稠油井井口取样逸出气体问题9
- 1.1.2 硫化氢气体的产生性质以及危害危害9-11
- 1.1.3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2.1 取样器国外发展现状12
- 1.2.2 国内取样装置的发展现状12-13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6
- 1.3.1 设计取样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特点13-14
- 1.3.2 本文主要工作14-16
- 第二章 油气水多相流基本理论16-23
- 2.1 油气水三相流动的基本参数16-19
- 2.1.1 流量16-17
- 2.1.2 流速17-18
- 2.1.3 滑动比和滑差18
- 2.1.4 密度18-19
- 2.2 气液两相流动模型19-20
- 2.2.1 均相流模型19-20
- 2.2.2 分相流模型20
- 2.3 管线中油气水三相流动的基本方程20-23
- 2.3.1 连续性方程20-21
- 2.3.2 动量方程21
- 2.3.3 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21
- 2.3.4 实际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21-22
- 2.3.5 管道轴向温降基本公式22-23
- 第三章 基于SOLIDWORKS的模型建立23-31
- 3.1 SOLIDWORKS软件简介23-25
- 3.1.1 Solid Works软件介绍23
- 3.1.2 Solid Works软件特点23-24
- 3.1.3 全动感用户界面和配置管理24
- 3.1.4 协同工作和装配设计24-25
- 3.1.5 工程图25
- 3.2 取样装置模型的建立25-31
- 3.2.1 取样器的结构25-26
- 3.2.2 主阀体的建模26
- 3.2.3 卡箍头的建模26-27
- 3.2.4 换向球的建模27
- 3.2.5 芯轴、螺母、手轮、顶针的模型27-28
- 3.2.6 连接套与中间轴体的模型28
- 3.2.7 球座和密封圈的模型28-29
- 3.2.8 扳手与螺钉的模型29
- 3.2.9 模型零部件的装配29-30
- 3.2.10 取样装置的工作原理30-31
- 第四章 简化模型的建立与计算31-45
- 4.1 简化模型的建立31-32
- 4.1.1 用Solidwo rks软件建立简化模型31-32
- 4.2 用ANSYS ICEM CFD软件进行网格划分32-38
- 4.2.1 ANSYS ICEM CFD软件基本功能32-34
- 4.2.2 ANSYS ICEM CFD的操作界面34-35
- 4.2.3 简化模型在ANSYS ICEM CFD中的网格划分35-38
- 4.3 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38-45
- 4.3.1 FLUENT软件简介38-39
- 4.3.2 动网格技术39-41
- 4.3.3 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的编写41-43
- 4.3.4 FLUENT相关参数设定43-45
- 第五章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45-72
- 5.1 不同取样速度对取样结果的影响45-55
- 5.1.1 不同取样速度下取样器的内部流场分析45-52
- 5.1.2 不同取样速度对取样结果的影响52-55
- 5.2 不同入口流速对取样结果的影响55-62
- 5.2.1 不同入口流速下去取样器的内部流场分析55-59
- 5.2.2 不同入口流速对取样结果的影响59-62
- 5.3 不同原油粘度对取样结果的影响62-69
- 5.3.1 不同原油粘度下取样器的内部流场分析62-66
- 5.3.2 不同原油粘度对取样结果的影响66-69
- 5.4 较高硫化氢含量情况下取样器取样的准确性69-72
- 5.4.1 硫化氢含量为 0.1% 时取样器内部流场分析69-70
- 5.4.2 硫化氢含量为 0.1% 时取样器取样的准确性70-72
-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8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78-79
- 致谢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瓶式取样器的容量杆[J];水文工作通讯;1958年02期
2 ;简易管式取样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6年09期
3 龚介明;张隆枝;刘恩祥;;水泥装包自动取样器[J];水泥;1977年04期
4 曹国良;密封取样器[J];劳动保护;1979年06期
5 王正容;酱醅取样器[J];调味副食品科技;1981年10期
6 孙孝;;对几种取样器的初步探讨[J];水泥;1984年09期
7 李治昌;李虹;杨雪珍;尹恩华;;金属浓缩取样器的研制[J];低温与特气;1984年01期
8 施跃明;;定氢快速取样器研制成功[J];大型铸锻件;1984年02期
9 赫淑芝;;原油在线自动取样器[J];油田地面工程;1984年02期
10 李明声;;简易的蒸球取样器[J];纸和造纸;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涛;张一羽;赵天浩;孙金锋;赵丹星;;低剪切取样器的研制与应用[A];2009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武山;张昌云;陈莉云;张海涛;张利兴;;大气氙取样器样机的取样效率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李国民;刘宝林;桂暖银;;冰冻取样器的结构设计[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昌云;武山;王亚龙;陈莉云;张利兴;;大气氙取样器样机的研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李世伦;叶瑛;顾临怡;吴能友;陶军;余平;耿雪樵;盛堰;;重力活塞式保压取样器及其对水合物勘查的意义[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阮锐;;重力取样技术及其发展[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7 武山;张昌云;陈莉云;曾宝珠;解峰;刘龙波;;适用于氙取样器的氡去除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王茜;卞直上;王红侠;李伟;;Xe核查空中取样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9 邢伟;;用LOGO!设计智能粉料取样器[A];水泥生产关键检测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媛;;插入非线性网络对扩展取样器带宽特性的分析[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丽娜;我国自主研制成功深水随钻取样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2 李艳静 张剑;煤粉取样器的改造[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记者 陈惠玲;我水合物取样器主要指标国际领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刘承军;白灰自动取样器性能优越[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郭庆洋;悬浊物取样器及其沉淀厚度换算装置[N];今日信息报;2006年
6 刘成刚 左朝胜;我自主研制成功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器[N];科技日报;2006年
7 李新正;与“蛟龙”号在一起的日子[N];中国海洋报;2013年
8 钟欣;香港“理大”研制岩芯取样器五月将赴太空探索火星[N];北京科技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左朝胜 国土资源报记者 陈惠玲;日记中的科考故事[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国土资源报记者 陈惠玲 本报记者 左朝胜;深海搭载留心愿 科考完胜踏归程[N];大众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军;深海静水压力驱动沉积物取样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湛;深海重力活塞取样器冲击取样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潘金伟;深海热液多腔取样器的开发设计[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3 何承霖;新型稠油井井口含硫化氢产出液密闭取样装置模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陈毅章;深海悬浮物浓缩保真取样器保压性能及薄膜过流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魏双丰;海底沉积物静水压力驱动取样器机理及其效率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民刚;40米重力活塞取样器设计及仿真[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涛;散粮卡车取样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8 吴迪;土壤与水下采挖机具的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94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9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