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沉积期湖泊古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证据

发布时间:2017-08-02 00:24

  本文关键词: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沉积期湖泊古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松辽盆地 嫩江组 黄铁矿 硫氮元素地球化学


【摘要】:松辽盆地保存着一套完整的白垩纪湖泊沉积地层,高分辨率的地质记录为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本文从地球化学角度,对硫氮元素分析,探讨嫩江组一段湖泊古环境演化。其中硫元素是氧化还原性质活泼的元素,参与自然界中微生物循环过程。氮元素是有机物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磷、硅一同被认为是有机质生成的重要控制因素。该研究通过对“松科1井”南孔嫩江组一段不同深度泥岩中硫、氮同位素分析,结合反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黄铁矿形态分析,综合探讨沉积环境变化。从矿物学角度和地球化学数据综合论证松辽盆地晚白垩纪嫩江组一段沉积时期古环境演变。研究得出,嫩江组沉积期古环境变化较复杂,期间发生阶段性大规模海侵事件,沉积物源区供给输入发生阶段性改变。嫩江组一段沉积古水体整体变化由耗氧贫氧到静滞缺氧到耗氧贫氧。在该沉积期古水体经历了深浅变化。在1021.86-1029.13米深度区间,莓球黄铁矿粒径较大(7μm),C/N较高,硫同位素值为0.18‰~-29.85‰,处于耗氧-贫氧阶段,此时沉积源区供给陆源输入较多。在1029.13-1043.78米之间,出现浸染状黄铁矿和莓球假晶,此时C/N值为3-8,硫同位素分析结果为正值,该阶段沉积物中氮含量增加,可能由于水生生物生产力加大,生物固氮加强。在1043.78-1097.04米之间,没有莓球生成,同时C/N值增高,处于古水体变浅的耗氧贫氧环境。在1097.12-1113.24米阶段,硫同位素严重负偏,莓球出现,C/N值迅速下降,此阶段湖盆中发生大规模的海水入侵,海水带来丰富的硫酸根离子,湖盆水平面升高,沉积水界面处于缺氧时期。在1113.24-1127.33米之间,C/N值增高,硫同位素变向正偏,古湖泊水体变浅。总结得出,嫩一段沉积环境较复杂,缺氧环境利于烃源岩的形成和保存。
【关键词】:松辽盆地 嫩江组 黄铁矿 硫氮元素地球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92;P618.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前言8-12
  • 1.1 引言8
  • 1.2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持8-9
  • 1.3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9-10
  • 1.4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10
  • 1.5 研究内容和任务10-11
  • 1.6 论文实际工作量11-12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12-17
  • 2.1 松辽盆地地质背景12-15
  • 2.2 松科“1 井”南孔简介及嫩江组一段层位介绍15-17
  • 第三章 黄铁矿标型特征分析17-34
  • 3.1 研究方法17
  • 3.2 黄铁矿形态和微型貌17-23
  • 3.2.1 莓球黄铁矿单体17-21
  • 3.2.2 浸染状黄铁矿和莓球假晶21-22
  • 3.2.3 莓球集合体黄铁矿22-23
  • 3.3 能谱(EDS)分析结果23-26
  • 3.4 黄铁矿成因分析26-29
  • 3.4.1 莓球黄铁矿成因分析26-28
  • 3.4.2 浸染状和莓球假晶形成机理分析28-29
  • 3.5 黄铁矿形态与沉积环境关系29-34
  • 3.5.1 沉积环境对黄铁矿形态粒径的影响29-30
  • 3.5.2 莓球粒径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30-32
  • 3.5.3 黄铁矿分布对松辽盆地古环境指示32-34
  • 第四章 嫩江组一段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34-44
  • 4.1 嫩一段硫同位素分析34-37
  • 4.1.1 分析方法34
  • 4.1.2 实验结果34-35
  • 4.1.3 硫同位素结果分析35-37
  • 4.2 嫩一段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37-44
  • 4.2.1 分析方法38-39
  • 4.2.2 实验结果39-40
  • 4.2.3 数据分析及讨论40-44
  • 第五章 黄铁矿、硫同位素及有机氮综合分析44-48
  •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48-50
  • 6.1 结论48-49
  • 6.2 存在问题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60
  • 附录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启安;黄清华;万晓樵;邓成龙;贺怀宇;;松辽盆地松科1井嫩江组磁极性带及其地质时代[J];地层学杂志;2013年02期

2 高有峰;王璞s,

本文编号:606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06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