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北地区储层伤害评价与酸化解堵研究
本文关键词:杏北地区储层伤害评价与酸化解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杏北地区 储层伤害 酸化解堵 粘土矿物 注水杂质
【摘要】:大庆油田杏北地区长期注水开发,由于粘土矿物、注入水杂质和注水井井底结垢等对储层造成伤害,引起注水井视吸水指数下降幅度大,注水井低效、无效的现象,杏北地区储层伤害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杏北地区储层伤害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酸化解堵研究。本文对杏北地区4口检查取心井不同层位、不同岩性的岩心资料进行了X衍射和电镜扫描分析,分别测定了岩心水洗前、后的岩石组成和粘土矿物组成,结合电镜观察结果,重点分析了粘土矿物在水驱油过程中的变化及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并测定了水洗前后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粘土伤害模拟实验和注入水水质伤害模拟实验,分别测定出了不同岩性的速敏临界速度、速敏程度和水敏临界矿化度、水敏程度,确定出由于储层伤害影响杏北地区注水井层吸水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不同围压下岩心的启动压力梯度,为相关计算和理论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最后,对不同酸液解除粘土伤害、注入水杂质伤害、氢氧化铁伤害、泥浆污染伤害、重晶石粉伤害的酸化效果进行了实验评价,优选出了适合不同类型伤害的最佳酸化方法,总结提出杏北地区低注井层主要影响因素和相应的治理对策。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杏北地区储层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杏北地区 储层伤害 酸化解堵 粘土矿物 注水杂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6
- 第一章 杏北地区储层岩性变化分析16-24
- 1.1 实验方案的确定16-17
- 1.2 岩石骨架组分的变化17
- 1.3 粘土矿物组分的变化17-19
- 1.4 粘土矿物变化对孔隙结构的影响19-22
- 1.5 孔隙度与渗透率变化特征22-24
- 第二章 粘土矿物伤害评价24-32
- 2.1 速敏实验25-28
- 2.1.1 实验目的25
- 2.1.2 仪器和流程25
- 2.1.3 实验原理25
- 2.1.4 实验结果25-28
- 2.2 水敏性评价实验28-32
- 2.2.1 实验目的28
- 2.2.2 实验原理及步骤28
- 2.2.3 实验结果28-32
- 第三章 注入水杂质伤害评价32-43
- 3.1 油田注水水质指标32-33
- 3.2 注入水水质分析33-37
- 3.3 固体悬浮物引起的伤害37-39
- 3.4 氢氧化铁引起的伤害39-41
- 3.5 其它因素引起的伤害41-43
- 第四章 启动压力测定实验43-47
- 4.1 实验流程43
- 4.2 实验结果43-47
- 第五章 杏北地区储层酸化效果评价47-58
- 5.1 砂岩酸化基本原理47-48
- 5.2 酸化效果评价48-55
- 5.3 各种酸型的适用性55-56
- 5.3.1 新型土酸55
- 5.3.2 粉末硝酸55-56
- 5.3.3 复合酸56
- 5.3.4 胶束酸56
- 5.4 低注井吸水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56-58
- 5.4.1 低渗透油层连通程度差56
- 5.4.2 低渗透油层存在启动压力56
- 5.4.3 粘土伤害56-57
- 5.4.4 泥浆污染对油层的伤害57
- 5.4.5 注入水杂质对油层的伤害57-58
- 结论58-59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朝晖,耿洪娟,谢建瓴,吴小邦;文南油田储层伤害机理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8期
2 缪飞,赵建华;储层伤害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0年05期
3 王群超,夏欣,赵捧,程盛开,邱利瑞;阿南油田低渗油藏储层伤害分析[J];河南石油;2001年01期
4 胡雪滨,徐永高;油田注入水引起储层伤害的试验评价[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王亚娟,赵立强,刘平礼,刘义刚;油气井酸化中的储层伤害识别诊断技术研究[J];海洋石油;2005年01期
6 卢虎,邹盛礼,吴晓花,杜小勇,瞿凌敏;轮古裂缝性油藏储层伤害评价分析[J];钻采工艺;2005年01期
7 王勇;钟建华;江林;鱼宏珍;;文203断块沙三中储层伤害因素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1期
8 李天太;董悦;张明;张斌;杜小勇;梁红军;;克依构造带储层伤害因素评价实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9 刘玉珍;刘尧文;张书平;;马王庙油田马36井区储层伤害因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10 石红梅;杜殿发;王青;;超稠油油藏储层伤害机理实验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启团;刘素民;陈彩红;;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伤害的微观机理[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正文;低渗气藏生产过程中储层伤害机理及对气井动态规律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杨学锋;高含硫气藏特殊流体相态及硫沉积对气藏储层伤害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庆考;杏北地区储层伤害评价与酸化解堵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吴战勇;乾安油田储层伤害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王亚娟;砂岩储层的伤害诊断技术与伤害解除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雷昊;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储层伤害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5 孔令乐;储层近井带堵塞诊断及防治措施优选软件系统研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高志彬;注CO_2过程中沥青沉淀对储层伤害的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周泓宇;W油田低产低效原因诊断及增产工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8 陈健;冀东高尚堡油田储层伤害机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0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3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