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油井健康性评价与监测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数字化油井健康性评价与监测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健康性 综合评价 优化运行 JavaFX2.0
【摘要】:当前我国石油需求量大,大部分油田又处于开采中后期,原油储量的降低,含水率升高,以及措施生产费用的增加都直接影响了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益水平。油井可能处于无故障生产运行,但是产能没有发挥到最佳状态,甚至产生亏损却不被管理者知晓。因此建立油井生产运行综合评价体系对提高效益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类比人体健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性等概念,提出了油井健康性评价的概念。油井的健康运行状态是指综合考虑从井底的供排关系、井筒中抽油泵的无故障运行再到地面上电机与传动部分的高效率运行等多方面因素的安全平稳无故障运行和生产参数达到最优匹配的状态。本文采用系统的评价方法,从油井的采出类、油井的工况类和油井的效率类三个方面选取对健康性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评价指标,进行油井的健康性综合评价。首先,本文针对目前采用最多的有杆泵抽油系统,进行经济运行和优化运行的分析。经济运行分析是利用盈亏平衡点法将油井按照效益分类,建立了经济界限模型,并进行了不确定分析。优化运行分析对油井的举升能力和油层的渗油能力分析,阐述了采油过程中合理动液面高度的意义并讨论了基于示功图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开井后沉没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沉没度与泵效的关系,确定了沉没度的合理区间范围。考虑到关井后动液面的恢复过程可以间接反映油井供油能力,根据井底流压与渗油量的关系和井筒内液体的分布状态,建立了动液面恢复模型。为合理供排关系的确定和优化运行分析提供了基础。其次,在评价指标计算方面,讨论了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泵效的计算方法,采用电能法计算平衡度,避免了极不平衡现象无法判断的问题。根据历史数据和指标的合理范围,考虑到油田系统的复杂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单因素指标评价,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做多指标融合的综合评价,得出最终的评判结果。最后,介绍了数字化油井监测与评价系统,并采用javaFX2.0技术进行上位机软件的界面设计和编程,实时展示采集到的数据和油井运行状况,并可以在监控平台上进行故障分析与预警处理,使生产技术人员可以直观和及时的了解到油田的真实生产状况。
【关键词】:健康性 综合评价 优化运行 JavaFX2.0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10-11
- 1.2 数字化油井健康性评价研究现状11-14
- 1.2.1 健康性概念的提出11
- 1.2.2 综合性评价的发展现状11-14
- 1.3 本文主要工作14-15
- 2 油井运行系统组成与原理15-22
- 2.1 油田采油方式和原理15-16
- 2.2 油梁式抽油机井的组成16-18
- 2.2.1 地上部分16-17
- 2.2.2 井下部分17
- 2.2.3 工作机制17-18
- 2.3 油井运行工况监测参数与测量方法18-22
- 2.3.1 电机参数的测量19
- 2.3.2 悬点载荷的测量19
- 2.3.3 示功图的采集和处理19-21
- 2.3.4 动液面的测量21-22
- 3 健康性评价技术要求与分析22-41
- 3.1 经济运行分析22-27
- 3.1.1 经济性评价指标22-24
- 3.1.2 经济效益模型24-25
- 3.1.3 经济界限模型25-27
- 3.2 优化运行分析27-34
- 3.2.1 合理动液面高度的意义27-28
- 3.2.2 油层渗油能力的分析28-31
- 3.2.3 油井举升能力的分析31-34
- 3.3 指标的计算方法34-41
- 3.3.1 系统效率34-36
- 3.3.2 泵效36
- 3.3.3 平衡度36-37
- 3.3.4 动液面37-41
- 4 油梁式抽油机井系统健康性评价41-56
- 4.1 健康性概念的提出41
- 4.2 健康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数学依据41-47
- 4.2.1 评价的步骤41-43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43-46
- 4.2.3 多指标融合综合评判法46-47
- 4.3 健康性评价指标体系47-48
- 4.4 指标的确定与权重计算48-51
- 4.4.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48-49
- 4.4.2 构造判断矩阵49-50
- 4.4.3 总层次排序50-51
- 4.5 原始数据的筛选与指标处理51-53
- 4.6 实施评价53-56
- 4.6.1 单因素指标评价53-54
- 4.6.2 多指标融合综合评价54-56
- 5 数字化油井监测系统的设计56-68
- 5.1 物联网体系结构图56-57
- 5.2 油井远程监测系统总体方案57-60
- 5.2.1 系统设计目标和功能57
- 5.2.2 系统结构组成57-58
- 5.2.3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任务58-60
- 5.3 用户层的技术实现60-64
- 5.3.1 富客户端编程60
- 5.3.2 技术选择60-61
- 5.3.3 编写界面61-64
- 5.4 系统展示64-68
- 结论68-69
- 参考文献69-71
-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孙中震;美国的环境核算:综合评价[J];统计教育;2000年06期
2 马兆有;王彩霞;;公路工程自然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J];路基工程;2008年04期
3 陈传康;孙秀萍;;北京自然条件的综合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4 张玉衡;;矿床开发的四大效果综合评价初探[J];地质技术经济研究动态;1984年28期
5 朱宝玉;李洪兴;;利用模糊数学对学生体质进行综合评价[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6 杨勤德,梁柯丽,赵立本,李欣;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综合评价库尔勒市饮水现状[J];干旱环境监测;1987年01期
7 郑兴蓉;梁恩廷;;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几个问题[J];地质与勘探;1988年04期
8 徐忠;;大气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J];电力环境保护;1988年04期
9 刘晖,王飞越;用计算机模糊综合评价环境质量[J];环境科学;1990年02期
10 庞素珍;三种双针筒圆纬机的综合评价[J];上海纺织科技;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妙颜;;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王亚军;刘道永;滕桃居;郭跃明;;结构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杜树新;韩绍甫;;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食品安全状态综合评价[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书祥;;体育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焦辉东;;综合评价中权的级别稳定区间[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周仁郁;;统计软件完成配对比较的综合评价[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召敏;李涛;宋光兴;;网络营销中顾客信任的建立途径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劲;王如富;;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9 艾时钟;杜荣;陈新;;企业知识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实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晓东;;建立工作负责人综合评价制度[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有虎;我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启动[N];金昌日报;2008年
2 记者 解悦;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评价启动[N];南京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庆国;我市综合评价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骆逸群;实施综合评价工作 推进工业强县建设[N];浙江日报;2013年
5 李大航 魏书慧;黑龙江县域发展综合评价最新成果出炉[N];中国信息报;2014年
6 刘跃华;物有所值是多种效益综合评价[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4年
7 记者 王晓伟;切实做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N];白银日报;2006年
8 曾珊 陶贵彬;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要过综合评价关[N];光华时报;2007年
9 记者 杨碧蓉;自治区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组圆满结束对我市检查[N];桂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张洁、通讯员 苏顺泰、徐文林;省五部门将作综合评价[N];湖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平;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定量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彭张林;综合评价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宝玲;水污染环境风险分区综合评价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孙薇;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5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6 庄峗;大学综合评价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励;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朱丽;广州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孙利荣;基于函数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云虹;分销商对制造商关系承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强;保定市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D];河北大学;2015年
2 向歆夷;基于开源GIS的交通应急诱导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蔡久艳;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梓涵;基于因子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算法改进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张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党军强;某微型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的综合评价[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寅龙;云南省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8 张健华;火电厂能效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段翔颖;甘肃某风电场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马彪伟;船舶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符合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31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3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