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抽油机游梁平衡自动调节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发布时间:2017-08-10 22:07

  本文关键词:抽油机游梁平衡自动调节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更多相关文章: 游梁式抽油机 游梁平衡 自动平衡 调节装置 仿真


【摘要】:抽油机是油田上广泛使用的采油设备,但由于抽油机的机械特性和井下工况的不稳定导致抽油机经常处于不平衡的运行状态,这种运行状态会增加能耗,减少抽油机的使用寿命。抽油机的失衡工作状态主要由两种因素导致:一是由于井下工况改变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抽油机失衡,二是由于人为调整平衡块的时候判断失误等人为因素导致的抽油机失衡,在这两种情况下抽油机均不能工作在平衡状态。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研发了一种抽油机游梁自动平衡调节装置,目的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改善抽油机工作时的平衡状态,使失衡的抽油机得到平衡补偿。同时减少人工调节抽油机平衡的难度,增加人工调节抽油机平衡的精度。本文所叙述的设计工作包括了对其尺寸、结构、质量、动力四个方面的设计计算。并通过关键部件的强度校核证明了装置的可靠性。本文所叙述的仿真工作包括对未加装装置前抽油机的动力学仿真、加装装置后抽油机的动力学仿真、自动平衡调节本身的动力学仿真。并通过仿真结果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证明了该装置的有效性。参照抽油机实际井况数据的前提下,在ADAMS中成功建立并优化了应用于平衡计算的抽油机仿真模型,并分别在不同的动液面深度的条件下对抽油机进行仿真,为后续的分析计算提供了所需的基本数据。在Matlab中对游梁平衡自动调节装置进行了质量和位移的设计计算,并对该系统的平衡调整效果进行评估和仿真研究。最后,确定出自动平衡调节装置的质量、最优位移和调整的有效平衡度范围,同时开发了专用于游梁平衡调整系统的仿真算法、软件编制的关键性成果。课题的仿真研究成果,验证了抽油机游梁平衡自动调节装置的可行性和调节效果的可靠性,为后续系统的研制打下了可靠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游梁式抽油机 游梁平衡 自动平衡 调节装置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3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
  • 1.2 国内外抽油机节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9-12
  • 1.2.1 节能型抽油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0
  • 1.2.2 抽油机电机节能的历史与现状10-11
  • 1.2.3 抽油机平衡调解节能的历史与现状11-12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12-14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2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自动平衡调节装置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14-39
  • 2.1 加装调节系统后的游梁式抽油机的几何和动力学分析14-25
  • 2.1.1 平衡调节装置在游梁式抽油机工作的位置14
  • 2.1.2 加装平衡调节装置后的游梁式抽油机几何分析14-17
  • 2.1.3 加装平衡调节装置后的抽油机动力学分析17-25
  • 2.2 抽油机平衡自动调节装置的设计25-33
  • 2.2.1 平衡调节装置的外形尺寸设计25-26
  • 2.2.2 平衡调节装置的传动系统设计26-28
  • 2.2.3 平衡调节装置的质量设计28-31
  • 2.2.4 平衡调节装置的动力系统设计31-32
  • 2.2.5 平衡调节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32-33
  • 2.3 平衡调节装置关键部件的强度校核33-38
  • 2.3.1 蜗轮蜗杆力学模型的建立33
  • 2.3.2 蜗轮蜗杆的强度校核33-38
  • 2.4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调节装置加装前游梁式抽油机的仿真39-48
  • 3.1 确定抽油机、井况参数并进行建模39-40
  • 3.2 仿真前的准备工作40-45
  • 3.2.1 导入模型40
  • 3.2.2 仿真模型的优化40-43
  • 3.2.3 确定游梁抽油机的平衡判断准则43-45
  • 3.3 仿真结果分析45-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调节装置加装后游梁式抽油机的仿真48-66
  • 4.1 仿真实验的影响因素和考察目标48-49
  • 4.1.1 仿真试验中的影响因素48
  • 4.1.2 仿真实验中的考察目标48-49
  • 4.2 仿真准备工作49-60
  • 4.2.1 采集不同井况下的抽油机扭矩数据49-50
  • 4.2.2 实验的计算环境50-60
  • 4.3 仿真与结果分析60-64
  • 4.3.1 分析样例60-62
  • 4.3.2 井况不变曲柄平衡块变化的仿真数据分析62
  • 4.3.3 曲柄平衡块不变井况变化的仿真数据分析62-64
  • 4.4 本章小结64-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71
  • 附录 171-74
  • 附录 2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春艳;为抽油机春检“上保险”[J];中国石油石化;2005年10期

2 刘强;;抽油机设备规范化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11期

3 王勇,张刚,王同占,蔡学兵;抽油机的优化与节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1期

4 孟祥伟;李莲;王宏;尹林辉;于华忠;唐守忠;;抽油机简易卸载工具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机械;2006年04期

5 高艳秋;于永波;高桂红;;抽油机井用电机选配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11期

6 卢东风;徐晓娟;张晓峰;徐宏;;抽油机井智能化组网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12期

7 张杰环;;提高抽油机井有效时率的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02期

8 郭小哲;刘跃忠;孙宝龙;王霞;;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方案优选及因素分析[J];钻采工艺;2008年03期

9 尚志会;;塔架式数控抽油机的应用价值[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06期

10 李璐;;抽油机节能的有效手段[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效科;高长乐;林泉;孙存文;程爱国;;无基础抽油机侧面抗风能力的分析与计算[A];2009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李艳秋;白士平;;抽油机井智能调平衡技术的推广应用[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杨杰;刘晓垒;侯锦丽;胥毅;张自强;;基于功图饱满度的抽油机无线闭环调控技术[A];2013数字与智能油气田(国际)会议暨展会论文集[C];2013年

4 董振刚;李洋;崔海清;;抽油机井抽汲参数优化设计方法[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5 阳忠华;李跃;;浅谈数字化抽油机事故风险与防范[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王涛;汤永;崔海清;;油层压裂后抽油机系统抽汲参数优化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7 唐旭;肖然;吴斌贤;;简析智能滚筒皮带式抽油机在孤东油田的应用[A];第四届胜利油田北部油区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友铁;;细化管理措施 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A];山东石油学会油气储运系统节能降耗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谢朝阳;周好斌;;基于动液面控制的抽油机变频控制系统[A];2009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南北杰;王科;丁金岗;冯永宏;任佩华;;通过抽油机尾平衡改造提高系统效率[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宁海利;抽油机节能装置有较大普及空间[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记者 王志田;大庆油田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全平衡抽油机[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王智玮 记者 幸福;油田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全平衡抽油机[N];大庆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崔英春;大庆采三抽油机降型试验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5年

5 耿爱红;新型抽油机井口居中移机装置甩掉“黑大褂”[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抽油机井成组变频测控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7 记者 陶文忠 通讯员 孙士龙;唱响“三部曲”打好服务牌[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张士维;从“耗能大户”到“节能大厂”[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特约记者 张士维;营造氛围挖掘更大效益[N];大庆日报;2007年

10 顾永强;胜利油田:“创新工作室”让员工创新成效倍增[N];中国矿业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博;动态负荷模拟加载微机自动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王金玉;抽油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叶鹏;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赵启成;抽油机井油管失效机理及事故预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李晓东;偏心柔性抽油系统结构优化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露瑶;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信号源的设计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丁元华;基于抽油机井口电参数的平衡率远程监测系统[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闵可;低渗透油藏抽油机井运行参数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陶琳;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抽油机故障诊断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5 张栋;基于北斗卫星的直井杆式抽油机位移载荷传输及其智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6 孟令凯;聚驱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李杰;基于宏观控制图的抽油机井工况分析与能耗评价方法[D];燕山大学;2016年

8 田金艳;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抽油机自动补偿节能系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9 张玉娥;抽油机磨损件Ni-SiC复合镀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10 田野岑;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的神经网络在抽油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52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52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4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