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配制稀释聚合物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污水配制稀释聚合物技术研究
【摘要】:目前,聚合物驱已成为减缓油田产量递减及高含水后期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但随着聚合物驱油的区块不断增加,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油田将大规模工业化注聚,配制聚合物用的清水量越来越多,随之含聚采出污水也快速增加,不可避免的将出现采出污水过剩而不能平衡的矛盾。而含聚污水由于含聚高,不适合注入水驱发育较差的表外储层,回注聚驱区块可以有效实现污水平衡调用,避免污水外排。若实现含聚污水全部回注聚驱区块,实现污水平衡的调用,用含聚污水代替清水配制聚合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先决条件,目前油田处理后的含聚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粘度稳定性还较差,90天粘度保留率为17%,达不到污配污稀聚合物的要求。为此需要开展含聚污水污配污稀聚合物技术研究。
【关键词】:聚合物 采收率 污配污稀 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9
- 第一章 项目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9-11
- 1.1 国内外现状9
- 1.2 项目计划研究内容与技术经济考核指标9
- 1.2.1 项目技术研究内容9
- 1.2.2 项目技术经济考核指标9
- 1.3 项目完成的研究内容与达到的技术经济考核指标9-10
- 1.3.1 项目完成的研究内容9-10
- 1.3.2 项目达到的技术经济考核指标10
- 1.4 形成的技术成果、关键技术及创新点10-11
- 第二章 污水配制聚合物技术11-38
- 2.1 研究设计方案11
- 2.2 含聚污水污配污稀聚合物的浓粘关系分析11
- 2.3 含聚污水稀释和配制聚合物粘度稳定性分析11-12
- 2.4 粘度稳定性差原因分析12-13
- 2.4.1 矿化度影响分析12-13
- 2.4.2 细菌影响分析13
- 2.5 含聚污水清配污稀炼化2500万聚合物的粘度稳定性研究13-16
- 2.5.1 不同杀菌方式对聚合物粘度稳定性影响研究13-15
- 2.5.2 不同杀菌剂及杀菌剂浓度选择研究15-16
- 2.6 含聚污水污配污稀炼化2500万聚合物的粘度稳定性研究16-23
- 2.6.1 聚合物浓度小时的杀菌剂类型的选择17-18
- 2.6.2 聚合物浓度大时的杀菌剂类型的选择18-20
- 2.6.3 聚合物浓度小时的杀菌剂浓度选择研究20-21
- 2.6.4 含聚污水污配污稀不同浓度的炼化2500万聚合物稳定性分析21-22
- 2.6.5 结论22-23
- 2.7 含聚污水污配污稀再创700万聚合物的粘度稳定性研究23-27
- 2.7.1 聚合物为小的杀菌剂类型的选择23-24
- 2.7.2 杀菌剂浓度的选择24-26
- 2.7.3 聚合物浓度为 1000mg/l 时紫外杀菌研究26-27
- 2.8 含聚污水污配污稀聚合物对聚驱采收率影响分析27-35
- 2.8.1 污水中含聚浓度对聚驱采收率的影响27-28
- 2.8.2 不同水质及聚合物浓度对炼化聚合物驱影响28-29
- 2.8.3 杀菌剂对炼化聚合物驱采收率的影响29-31
- 2.8.4 不同水质对再创聚合物驱影响31-33
- 2.8.5 等粘度下注入压力的对比33-34
- 2.8.6 聚合物驱+后续水驱采收率34
- 2.8.7 总结34-35
- 2.9 含聚污水污配污稀聚合物对配制系统影响分析35-38
- 第三章 应用情况、效益分析与市场前景38-39
- 3.1 应用情况38
- 3.2 效益分析38
- 3.3 市场前景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42-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婷;炼油厂催化污水经处理后回注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1999年02期
2 刘广博;寻找污水出路 杜绝污染隐患[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3 潘世兵,王忠静,周宏,刘瑞恩;辽河油田污水回注适宜性评价模型[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房殿军;油田采油污水回注系统腐蚀控制技术[J];工业水处理;2004年08期
5 张洪印;;辽河油田污水回注适宜性研究[J];吉林水利;2007年09期
6 张洪印;;辽河油田污水回注适宜性研究[J];吉林水利;2007年S1期
7 刘红磊;张雪松;杨祖贵;;普光地区污水回注选区选层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3期
8 屈撑囤;鱼涛;;采油污水回注可行性评价程序研究—以羊三木采油污水回注处理为例[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12期
9 谢桂君;;过量污水优化回注处理在敖联油田的应用[J];石油石化节能;2012年03期
10 余瑞;陈日东;虎振山;;X污水处理站运行效果分析[J];科技资讯;201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薛晨;王新强;张彩霞;吴新民;;长庆油田艾家湾集输站污水综合处理方法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明哲;;采用含硫污水回注技术降低装置除盐水消耗[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屈撑囤;谢娟;张煜;龙永福;;长庆油二联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书成;王振嘉;王玉富;贾浩民;吕江;乔玉龙;闫昭;虎蕾;张强;刘伟;;靖边气田污水回注系统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探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世荣;岳建平;杨鹏;;污水回注井套管保护液防腐技术研究与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统;夏勇;江伟平;刘亚茹;董军彦;杨军;;气田高压污水回注系统运行分析[A];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宁夏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涛 康树克;江汉采油厂污水实现全部回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通讯员 李海霞 王瑞雪;污水回注须过“三道关”[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通讯员 李孙军 高鹏飞;环境友好的颂歌[N];延安日报;2008年
4 郑干臣;河南油田注重节水带来综合效应[N];中国石化报;2007年
5 王志田邋通讯员 刘大庆;大庆采油十厂五指并拢抓节水[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张可春 王金法 刘宁;胜利滨南厂20年污水零排放[N];中国石化报;2004年
7 本报通讯员 马斌 尹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N];中国石油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田园;自主创新引领永采实现新跨越[N];中国企业报;2008年
9 张彦芳;大庆第七采油厂妙招减排[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10 单朝玉 郑干臣;生产不污染,要让农民看得见[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义刚;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陈颖;AOPs氧化处理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3 吕志凤;聚合物驱含油污水乳状液稳定性及破乳絮凝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配聚污水中亚铁离子和硫化物去除效果及降粘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孙启;含聚污水回注对油层注入能力的影响极其解决对策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周峰;污水配制稀释聚合物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邹晖;杏北油田含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张梅华;油田钻井污水无害化处理应用技术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6 郭志发;含聚污水及地面污水配注聚合物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卢刚;孤岛油田污水综合治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胡海;脉冲电絮凝处理三次采油污水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吕乃欣;长北气田污水回注井堵塞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10 王玉婵;聚驱污水絮凝作用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652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5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