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湖相油型油的精细划分与油源对比

发布时间:2017-08-11 11:40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湖相油型油的精细划分与油源对比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地球化学 α(H)-重排藿烷 生物标志物 单体烃碳同位素 油源对比 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


【摘要】:含油盆地同一类型原油的精细划分与油源对比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量样品的GC-MS分析资料显示,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湖相烃源岩的17α(H)-C30重排藿烷(C*_(30))相对丰度的变化特征相耦合,原油的C*_(30)相对丰度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与规律性,并且C*_(30)相对丰度的变化与重排甾烷、C29Ts、Ts等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因而,以C*_(30)相对丰度为主要依据,进行C*_(30)/C29降藿烷值-C*_(30)/C30藿烷值、C29Ts/C29降藿烷值-C*_(30)/C30藿烷值等图解分析,可将中生界湖相油型油细分为异常高的C*_(30)相对丰度、较高—高的C*_(30)相对丰度和低C*_(30)相对丰度等3类。在此基础上,开展油岩的甾烷、萜烷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参数、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等的对比,进一步结合烃源岩的发育特征、成藏组合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是盆地中生界的主力烃源岩,长7、长9黑色泥岩是次要烃源岩,长6、长8暗色泥岩对油源的贡献有限。中生界油源供给呈"一源主导、多源参与"的特征。这一认识对于盆地中生界资源评价与进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 α(H)-重排藿烷 生物标志物 单体烃碳同位素 油源对比 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3028,41473046)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大型低渗透陆相油气盆地,中生界低渗透储层(特别是延长组低渗透、致密性碎屑岩储层)含油普遍,油气资源十分丰富[1]。长期的石油勘探揭示,盆地中生界含油层组多,从中侏罗统直罗组一直到上三叠统延长组底部的长10油层组均已发现工业油流(藏),含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剑;吴明;王绪龙;胡文tD;向宝力;孙平安;施春华;鲍海娟;;油源对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09期

2 卢双舫,李泰明,郭庆福,孔庆云,刘跃光;逐步判别分析法在松辽盆地西部地区油源对比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3 卢鸿,冯小杰;油源对比常规方法的使用误区[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李振广,李景坤,宋桂侠;多元统计分析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3期

5 倪春华;包建平;王鹏辉;张宝;;生物降解原油的油源对比研究新进展[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S5期

6 高俊红;芮洪敏;孙志慧;;简述油源对比过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6期

7 周士涛;万光权;刘永康;朱卫国;刘世荣;;离子探针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3年02期

8 陈世加,付晓文,廖前进,王绪龙;中分子量烃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黄第藩;尚慧芸;;试论油源对比各类指标的理论基础及其可比性问题[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年01期

10 李晋超,黄第藩,张大江;南阳和辽河特高含蜡盆地原油中生物标记烃类和油源对比[J];地球化学;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翟常博;丁道桂;刘光祥;吕俊祥;;中扬子区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及油气集聚与油源对比[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2 王军;周心怀;李建平;杨波;;蓬莱9-1油田强烈生物降解原油油源对比方法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3 唐协华;;南鄱阳坳陷东部油源对比浅析[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宋孚庆;任冬苓;张文龙;王汇彤;;严重生物降解原油GC-MS特征及油源对比[A];200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毅;吴拓;杨俊印;;GC/MS技术在牛心坨地区油源对比中的应用[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6 郭艳琴;;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侏罗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张友;周心怀;杨波;王飞龙;王军;王粤川;;沙垒田凸起东段油田群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意义[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辉;柴达木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本文编号:655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55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