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修正毛管数理论及参数优化
本文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修正毛管数理论及参数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驱 驱替特征 混相 临界毛管数
【摘要】:由于注采压差较大,使得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注采井间同时存在混相、近混相和非混相3种状态,因此仅通过传统的最小混相压力来评价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效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综合考虑二氧化碳驱过程中的扩散作用、溶解膨胀作用、粘度降低作用、界面张力降低作用、气油粘度比与密度比变化及润湿性改善作用等,对传统的毛管数理论进行改进,建立了适用于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的修正毛管数理论。运用该理论,结合二氧化碳溶解前、后流体高温高压物性实验和不同条件下的长岩心驱替实验,评价并优化了腰英台油田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的注采参数。结果表明,目标油藏二氧化碳驱的临界毛管数为4.5×10~(-7)~6.0×10~(-7),二氧化碳驱的最佳注入速度为0.4 mL/min,最佳平均注入井底流压为28.84~33.43 MPa。自2011年4月起,将优化获得的注入压力和注入速度应用于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二氧化碳矿场试验,截至2015年3月,累积注气量为16.7×10~4m~3,累积增产原油19 253 t,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所;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驱 驱替特征 混相 临界毛管数
【基金】:国家“863”项目“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封存关键技术研究”(2009AA063406)
【分类号】:TE357.7
【正文快照】: 一般来说,气驱过程被划分为非混相驱和混相驱。非混相驱过程中,注入气通过与油藏流体的相 互作用,使得原油粘度降低,体积膨胀,驱替相与被驱替相的流度比改善,界面张力降低,从而增大了毛管数,降低了残余油饱和度,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在混相驱过程中,注入气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二氧化碳驱油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J];石油化工应用;2010年10期
2 ;使用时移地震来监测二氧化碳驱的进展[J];海洋石油;2012年02期
3 舟丹;;二氧化碳驱油技术[J];中外能源;2012年12期
4 舟丹;;二氧化碳驱油产业化应用前景[J];中外能源;2012年12期
5 张俊;;二氧化碳驱油封存项目的风险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年03期
6 谷丽冰;李治平;侯秀林;;二氧化碳驱引起储层物性改变的实验室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7 王玉晶;林海波;陈海岩;孙梅;;二氧化碳驱油地面工程技术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08年02期
8 王志田;陈庆;;大庆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取得进展[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2期
9 胡杰;何岩峰;李栋;郭立春;崔恒;;二氧化碳驱过程中沥青质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5期
10 姜守华;;二氧化碳驱配套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清;曲作明;王刚;;二氧化碳驱油风险评价技术的筛选与应用[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峰;杨洪潮;;二氧化碳驱参数计算及测试评价[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巧然 通讯员 闫建文;国家863二氧化碳驱油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石油报;2013年
2 记者 刘波 通讯员 闵锐;大庆加快二氧化碳驱油规模化攻关试验[N];中国石油报;2013年
3 记者 张云普;大庆油田二氧化碳驱油快速推进[N];中国石油报;2014年
4 钱伯章;二氧化碳驱油一举多得[N];中国石化报;2007年
5 记者 王志田;为衰竭的油层“打气”[N];中国石油报;2009年
6 王锐 尚绪兰;低透油藏二氧化碳驱多相渗流研究开题[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于银花;二氧化碳驱油试验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记者王巧然;中加中心开展北美二氧化碳驱动技术研讨[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孙清华;二氧化碳驱动低渗油气藏[N];中国石化报;2013年
10 记者 刘波;难采储量二氧化碳驱规模推广提速[N];中国石油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宁;基于光纤传感的二氧化碳驱井下相态分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王俊晔;裂缝对二氧化碳驱注气影响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狄向东;大情字井CO_2输送及注入工艺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4 刘向斌;大庆榆树林油田树101区块二氧化碳驱封窜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1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6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