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克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本文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克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沉积相 沉积模式 风城组 二叠系 克夏地区 准噶尔盆地
【摘要】: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风城组是一套海退背景下的沉积产物,发育扇三角洲相、海相和火山碎屑岩相,并可进一步划分为6种亚相和8种微相。其中,扇三角洲相主要分布在克百地区,夏子街地区则主要发育火山碎屑岩相,浅海相集中在哈山和风城地区,滨海相发育在扇三角洲侧翼。风城组沉积期,海水不断退出,扇三角洲相沉积范围不断扩大,哈山东部地区也由浅海相逐渐演化为扇三角洲相,说明哈山作为和什托洛盖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是后期构造运动的结果。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模式 风城组 二叠系 克夏地区 准噶尔盆地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规律与勘探方向”(2011ZX05002-002)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紧邻玛湖生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1 ̄2],根据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该区资源量达49.7亿多吨。经过50多年的勘探,该区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但二叠系的勘探程度还很低[3]。自20世纪80年代初,风3、风5和风7等井在下二叠统风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继渝;风成城地区风城组岩矿及储层特征探讨[J];新疆石油地质;1985年03期
2 王卓飞,常秋生,白新民;风城地区风城组储层及潜在敏感性特征[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刘敏;张顺存;孔玉华;史基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相研究[J];新疆地质;2013年03期
4 尤兴弟;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沉积相探讨[J];新疆石油地质;1986年01期
5 宫博识;文华国;李丛林;王亮;郑荣才;祁利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风城组沉积环境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4年02期
6 易远元;毛丹凤;武赛军;董文波;韩宝;;克拉玛依油田中拐-五八工区克81井区风城组火山岩圈闭识别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7 何园;张天翔;袁峰;蔡卓林;;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储层压裂改造实践[J];新疆石油科技;2010年03期
8 王俊怀;刘英辉;万策;朱筱敏;王小军;葛家旺;张昕;;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特征及成因[J];古地理学报;2014年02期
9 刘英辉;朱筱敏;朱茂;廖宗宝;王小军;王俊怀;;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4年04期
10 孙玉善;白新民;桑洪;罗新霞;刘新年;;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生储系统分析:以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早二叠世风城组为例[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鸾沣;曹剑;王绪龙;唐勇;阿布力米提;胡文tD;;准噶尔盆地风城组致密油成藏机理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宜勤;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类特征与成因及储层控制因素[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斌;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盐类矿物特征及成因[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宫博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湖相云质岩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潘晓添;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湖相热液白云岩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阮彪;新疆油田乌夏地区二叠系地层岩石特性及钻井提速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5 李连民;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区南油田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662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62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