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特高温油藏增粘型乳液驱油体系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7-08-18 18:13

  本文关键词:特高温油藏增粘型乳液驱油体系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热稳定性 乳化增粘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摘要】:针对特高温油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化学驱油方法——增粘型乳液增效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研制具有耐高温、乳化增粘和强洗油性能的增粘型乳液驱油体系,用于特高温油藏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为此,设计研发了以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羧酸盐为主剂、以乳化增粘为主要功能的乳液表面活性剂CH-13,适用于90~130℃的高温油藏。实验结果表明:当乳液表面活性剂CH-13质量分数为2%~5%时,增溶水率随乳液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增大而迅速增大;当水相体积小于总体积的55%时,乳液表面活性剂CH-13可以促使油水两相形成以油包水型为主的增粘型乳液,其乳化增粘率达到300%。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多轮次交替注入乳液表面活性剂和低张力表面活性剂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5.8%~20.2%。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热稳定性 乳化增粘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高盐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ZX05011-004) 中国石化重大先导试验“纯17-1块低渗透油藏井网适配乳液表活剂驱提高采收率”
【分类号】:TE357.46
【正文快照】: 聚合物驱和复合驱对85℃以下的Ⅰ类和Ⅱ类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1-3]。1992年针对胜利油区Ⅰ类和Ⅱ类化学驱油藏条件,在孤岛油田中一区Ng3单元开展了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并获得成功;而 后聚合物驱在孤岛油田和孤东油田得已广泛应用,矿场实施效果显著[4]。刘坤等针对高温高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佐军;单存龙;王磊;伍晓林;刘晓艳;;大庆原油与水的乳化作用相行为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5期

2 于涛;刘红娟;唐红娇;;(1-丁基)辛基(对乙基)苯磺酸盐合成及性能[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高玉生;吴本芳;高晋生;凡江丽;;浊度法用于高凝稠油乳化剂的配方筛选[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田玉芹;陈雷;张冬会;郭宏伟;赵玲胜;;一种新型活性高分子驱油体系的研制与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2期

5 姜小明,徐志成,史福强,安静仪,赵濉,俞稼镛;高纯度支链三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与表面活性[J];精细化工;2004年11期

6 史福强,姜小明,徐志成,安静仪,赵濉,俞镓镛;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表征及表面性质的测定[J];精细化工;2005年02期

7 宫清涛,王琳,王东贤,杨震宇,赵金生,王宜阳,张路,安静仪,赵濉,俞稼镛;双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及其界面活性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5年03期

8 黄玉萍;严峰;曹绪龙;宋新旺;李振泉;赵濉;安静仪;俞稼镛;;2-羟基-3-辛基-5-长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及表面活性[J];精细化工;2007年02期

9 周朝辉;徐志成;张路;赵濉;俞稼镛;;辛基-[ω-烷氧基-聚(氧乙烯)]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及表面活性[J];精细化工;2009年02期

10 王立成;王旭生;宋新旺;曹绪龙;蒋生祥;;直链烷基萘磺酸钠的合成及界面活性研究[J];精细化工;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生;几种高凝稠油及高凝原油的乳化降凝降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洪;油气开采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3 杨捷;系列烷基苯磺酸盐异构体纯化合物的合成、界面性能及构-效关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杜玉洪;弱凝胶-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应用基础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兰玉波;化学驱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6 杨晓焱;单链和gemini表面活性剂的NMR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7 孙灵辉;化学剂在多孔介质中传输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8 王晓春;泡沫复合驱模拟体系的表面性质及泡沫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9 张磊;驱油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界面扩张流变性能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10 李伟;三采用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动态界面张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华英;双烷基二苯甲烷双磺酸盐的合成与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2 李静;系列均三嗪类无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淑伟;马20块化学驱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俞淇竣;界面张力特征对复合驱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于立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行为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舒炼;聚表二元体系色谱分离特征[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7 王晶;定边油田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8 朱森;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金发扬;调与驱及组合调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10 孙琳;大港羊三木油田碱/聚二元体系粘度稳定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真,徐为宏;橡胶涤/锦织物浸渍增粘工艺的研究[J];纺织学报;1995年01期

2 张国基;;挤出复合用的增粘涂布剂[J];塑料;1987年01期

3 郝兴武;彭华峰;;回收瓶片液相增粘聚合工艺的开发[J];黑龙江纺织;2011年03期

4 蒋建新,徐嘉生,朱莉伟,张卫明;半乳甘露聚糖胶物理增粘技术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年05期

5 蒲启君,,赵忠礼,李花婷,齐玉娥,许春华,薛仕嫒,魏述章,李建忠,赵先,郝玉鑫,曹俊群;橡胶增粘剂TKB系列的特性及增粘作用[J];橡胶工业;1994年11期

6 曹绪龙;赵海娜;马骋;马宝东;张继超;严兰;黄建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对原油的乳化及增粘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14年07期

7 陈华珍;;第三代高分子材料PEN的增粘[J];广东化工;2013年09期

8 魏斌;;OMSS的增粘功能[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7年03期

9 赵虹;聚酯的增粘技术[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8年04期

10 朱志学,刘莉;增容对PET固相增粘的影响[J];合成纤维工业;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国利;李嘉禄;李学明;;增粘纺织预成型工艺优化设计[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本文编号:696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96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7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